首页>> 时事

迎接新机遇:达州—南充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09 11:0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傅忠贤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不仅标志着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而且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支撑进一步具体和明确。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为南充和达州、为川东北经济区迎来重大、宝贵的发展机遇。

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蕴含着什么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7个城市作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备选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转折。在贯彻落实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进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较为突出,此次构建起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三个经济增长极共同拱卫省级中心城市成都的“三极拱卫”体系,进一步增强省级中心城市成都的辐射力、牵引力和带动力,既是对区域经济版图的重塑,也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这一转变会极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四川省城市圈层结构进一步调适和完善。成都市城市群作为第一圈层,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三个经济增长极作为第二圈层,其余地级城市作为第三圈层的圈层轮廓逐渐明晰,这对四川省城市体系建设有重大深远影响。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省内若干大中城市加快发展,通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辐射带动广大区域,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

南充—达州组团面临更重大的“责任担当”。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要求南充—达州组团不仅要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中心,辐射、引领、带动整个川东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还要达到“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规模和要求,成为货真价实的“省域经济副中心”,成为拱卫成都首位城市,支撑、带动、引领、辐射省域其他地方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南充—达州为什么是“组团式”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大趋势所致。2021年四川省GDP总量居全国第六位,在全国前九名中(上海市排第十名,而上海市是直辖市,是大都市,不可比),除四川省和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规模平均达到6507亿元,其中浙江省舟山市因为特殊情况虽然经济规模不大但也列入“省域副中心”,江苏省城市水平发展最高,除省会城市南京,所辖12个地级市,有3个城市经济规模超万亿,排名倒数第一的宿迁市经济规模也达到3719亿元。考虑到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属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一些,“省域副中心”规模也要大一些。撇开这个因素,即使在河北、河南、湖南、湖北这些属于中西部地区的省份,“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平均也达到4377亿元。参照最近两年内,国家先后批准的7个国家级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洛阳、襄阳、长治、赣州、延安、遵义(都是地级市)的情况,其经济规模平均为3908亿元。可见,就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规模的基本趋势而言,将4000亿元设立为入门门槛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竞争对手的实力使然。在四川省“省域经济副中心”七城竞争格局中就总体经济实力而言,2021年GDP总量只有绵阳和宜宾超过3000亿,其余都在2400—2700亿区间。按照中西部地区“省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规模4000亿标准衡量,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即使降格到3500亿规模,也只有绵阳一个城市相对接近。既然难以单独支撑起“省域副中心”这面大旗,而设立“省域副中心”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又是大势所趋,因此采用“组团式”建设就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

南充—达州“组团”如何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强化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思想认识。南充、达州任何一个单独的城市都与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构成要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育省域经济中心意味着要把南充—达州组团培育成全省性的经济功能和城市综合功能的经济区域,这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面临更加艰巨的使命担当;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必须科学处理竞争与合作、统筹与分工、主角与配角、主导与跟随等复杂关系,这些都是极为现实、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从省域经济副中心这个战略高度,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认识的及时到位才能有效引领行动上的理性自觉。

把握关键:统筹规划协调,切实搞好顶层设计。就省域经济副中心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所应担负的功能而言,我赞同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教授提出的“三担理论”,即主担、分担、共担。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主担”职责是成为全省某些经济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和核心功能区。就是要迅速增强自身经济总量,支撑全省经济总量的提升,增强南充、达州两个城市与巴中、广安、广元、遂宁等地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达州还要担负起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支撑、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分担”职责是发挥辅助作用,分担全省某些方面的经济功能。对南充—达州组团来讲就是要分担全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压力,加强与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以及渝北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加快融入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中,还要代表四川,加强与陕南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担”职责是共同担负某一职能,就是要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实现和扩展“1+1>2”效应。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在“共担”职责上,就是要实现南充和达州的整体联动,共同构建综合立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科学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川东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这就需要南充和达州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切实搞好顶层设计,各行其是、单打独斗是极为有害的。

突出重点: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大的产业支撑是提升区域经济总体实力的保障。2021年南充GDP总量2601亿元,列全省第五位,达州GDP总量2351亿元,列全省第七位,达州落后绵阳、宜宾、德阳、南充、泸州经济总量分别为999、797、305、250、5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4.9%,先进材料产业增长18.2%,能源化工产业增长47.6%;宜宾支柱产业中动力电池增长7.7倍,新材料增长20.7%;德阳通用航空产业增长16.6%,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产业增长10.6%,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0.5%;而南充、达州规上企业鲜有亮眼的成绩。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基石,是支撑川东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优势;要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打造成南达万沿线经济走廊,推进嘉陵江—渠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构筑未来发展优势;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要加快打造西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能。

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经历艰辛探索、开拓进取,我们坚信南充—达州组团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南充—达州组团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为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