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这些销售行为违规,我们应引以为戒

发布时间:2022-06-18 19:5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李小平

图片

近日,陕西铜川体彩管理站开展了实体店销售合规专项治理培训,以《彩票管理条例》《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行业法规及相关警示案例为主要内容,开展针对机构工作人员、专管员、代销者、销售员等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工作。

在面向全市代销者及销售人员的培训会上,培训师结合近期实体店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典型违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归类案例中的风险点及违规销售给实体店、代销者带来的巨大危害,告知代销者遇到此类问题应怎样避免,切实提高代销者和销售人员的合规意识、法治意识。

绝大多数的彩票代销者都会规范经营,因为这关乎彩站的收入,关乎彩站的长远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违规经营的现象存在,扰乱了彩市秩序,给彩站经营者和购彩者造成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警钟长鸣。

销售非法彩票

据《三明日报》2019年2月报道,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一男子林某原本经营着一家体育彩票店,由于县内彩票店越来越多,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林某与店员许某便开始销售「外围彩票」,以正规福建体育彩票「31选7」「36选7」的开奖结果接受投注。

图片

2017年2月24日,被告人许某、董某在彩票店内被公安民警抓获。经公安民警调查,截至案发,林某等人共销售「外围彩票」数额计人民币197470元,从中获利31245元。经明溪法院当庭判处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四万元;判处被告人许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根据《彩票管理条例》,擅自发行、销售非法彩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刑法》第303条对赌博罪做出「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规定。

违规兑奖

2019年12月,家住江苏昆山的周先生购买的一张彩票中了三等奖,奖金有3000元,高兴之余,他给彩票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想炫耀一下。

图片

但等他去领奖时却发现自己的奖金竟然被人冒领了。民警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就出在他拍的那张照片上。兑换了这张彩票的店主孙女士回忆,前一天她在自己站点的微信兑奖群里看到一名网友发了这张彩票,考虑到群里网友比较多,怕被别人冒领,她出于好意主动联系了对方,在对方表明自己就是彩票得主后,孙女士通过微信转账了3000元奖金给他。

冒充周先生的尤某被抓后称,自己在看到周先生发的朋友圈后,就将中奖彩票的照片保存了下来,本来只是想假借中奖炫耀一下,没想到却引来群里店主的询问,心生贪念的他就谎称彩票是自己的,跟老板兑现了。到案后,尤某归还了冒领的奖金,因行为已经涉嫌诈骗被警方行政拘留。

诸如此类的案件经常会发生,而店主孙女士的「违规」之处就在于,她并没有亲手验证中奖票的真伪,仅凭网络上的一张截图就进行了兑奖操作。这不但与现行彩票法规相违背,也助长了冒领事件的发生率。所以要提醒站主和销售员,兑奖时一定要按规操作,别给见利忘义的人留下可乘之机。

向未成年人售彩及兑奖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增加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等内容。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彩票销售员也出现过违反上述规定的现象。

图片

在实际操作中,辨别购彩者的年龄有时有一定的困难,也不排除销售员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但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沉迷于购彩。因此,包括彩票销售者和未成年人家长在内的全社会都应该尽责,对禁止未成年参与彩票购买进行有效的监督。

图片

《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8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在难以判断彩票购买者或者兑奖者是否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彩票购买者或者兑奖者出示能够证明其年龄的有效身份证件。

赊销彩票

所谓赊销,是指购彩者先获得彩票所有权,而后按照约定在规定日期付款或者分期付款形式逐步付清购买彩票的钱款的销售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主要依靠信用来实现,会增加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留下隐患,严重者则会引发法律纠纷或违法违纪案件。类似案件时有发生,代销者们应引以为戒。

图片

根据相关规定,彩票代销者若有赊销行为,由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除此之外,常见的违规销售彩票行为还包括进行虚假性、误导性宣传;以诋毁同业者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跨区域销售彩票;私自转让或二次委托代销等。彩票机构和代销者们应不断强化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实体店销售工作中每个环节的合规监管,为建设负责任、可信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保驾护航。

来源:四川体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