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灯信息

“双减”政策后首次高考:语文新变化挺“意外” 数学强化思维考查

发布时间:2022-06-08 11:1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随着语文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考生陆续走出考场

昨日,2022年全国高考启幕。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次高考。四川考生考的是全国卷。就语文考题来说,记者在成都市多个考点了解到,今年作文题目令许多考生“出乎意料”,引得网友直呼“没有思路”。此外,语文语言运用的一些新变化也让部分考生“措手不及”。考生有何感受?这些“变化”透露出了什么信号呢?

考生:

新变化挺“意外” 基础很重要

语文考试结束后,在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考点,川师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黄同学告诉记者:“除了作文,对两篇关于红军的阅读印象深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的杨同学回忆说:“另外还有关于袁隆平的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是传达杂交水稻发明过程和成功带来的意义。”

在石室中学文庙校区考点,多位考生提到了有点“意外”的“新变化”:一是语言运用从日常练习的选择题变为了成语填空,二是病句修改也从日常练习的选择题变为了修改病句。“难度上来说,会比选择题难度更大一些,但是整体看影响不大。”该考点一位考生表示,考试中并没有遇到“偏怪难”的题目,“基础还是很重要。”

评析:

减少“机械刷题” 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2022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的首次高考,命题在教考衔接上精耕细作, 充分释放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相关命题专家表示。昨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分别发布了语文与数学的权威评析,其中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语文方面,此次试题最显著特征是:创新形式,减少“机械刷题”。据悉,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其中试题设问更加开放了。如语言文字应用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考点也相应从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为侧重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数学方面,此次试题加强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深入考查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设计,发挥数学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如全国甲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考查了直线、抛物线、三角函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中,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方法。

名师解析:

作文题目和《红楼梦》有关,如何写?

名师这样“破题”

昨日,每年热议的高考作文题目终于出炉。四川考生使用的是全国甲卷,作文试题将《红楼梦》的内容纳入题目素材。那么如何“破题”呢?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正高级教师赵清芳认为,题目“意外”但也“不意外”。

“大家为何‘意外’?一是写作材料不是近几年大家熟悉的时政等热点素材;二是写作主题也不是近几年大家熟悉的家国情怀、社会意识、人文精神等方向。所以,乍看题目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不适应。”赵清芳表示,静下心来细读题目,可发现题目“意外”之下的“不意外”。

她谈道: “首先是材料的文化性。这则材料出自《红楼梦》,具有很浓厚的文化意蕴。以近年作文为例,2020年全国Ⅰ卷引用《史记》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材料,2021年全国乙卷引用扬雄之语,均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质。”

“其次是主题的育人性。高考作文命题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还要涵养学生的德性成长,也就是‘立德树人’。细读题干,要求考生将‘这个现象’迁移至其他‘更广泛的领域’‘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提示非常明显。”赵清芳说:“移用、借鉴、独创这三种方式,不但是学生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方法路径,也是学生未来人生之路的选择可能。”

“第三是写作的主体性。高考作文的任务情境,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文化经验、生活经验和时代特征。这样才可能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和表达力。《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的巅峰之作,这一文化背景,每位高中生都具备。”她补充道,尽管不是每位高中生都读完过《红楼梦》,都熟悉这则材料,但有了材料下面的提示语,并不影响考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更广泛的领域”“学习和生活经验”,这些提示话语,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名著的世界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或联系自身学习,或联系生活经验,如此,就让学生与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了联系,构建了一个并不陌生的写作空间。再联系当下,移用、借鉴、独创这三种方式,并非只针对文学创作,而是存在于“更广泛的领域”,深刻影响着当下社会与未来世界,有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高考首日

成都2825个考场顺利开考

昨日上午,四川省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工作调度视频会议在国家教育考试四川省指挥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我省普通高考报考共77.57万人,高职单招录取后,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57.56万人。

记者从会上获悉,昨日成都62个高考考点、2825个考场顺利开考。

在疫情防控方面,成都对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实行14天健康监测,考生考前48小时全员核酸检测,考试工作人员考前“三天两检”。

在防止违规行为方面,成都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仪3000余套,对高考考场及考点测试实现全覆盖。成都还组织了389名视频监考员,对考生参考行为、监考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督。

在应急准备方面,成都准备了医院考点1个,隔离考点23个,备用考点27个,常规考点的备用隔离考场248个,备用考务人员900余名,63名防疫副主考在考前、考中、考后全程进行专业指导。

在特殊考生服务方面,成都在考前安排专车接回2名滞留在广安邻水的高考考生,为2名居家健康观察的考生单独提供隔离考场,组织19名生病考生在备用考场参加高考,按照考录规定为45名残疾人考生提供便利。

昨天,成都交警组织警力全力为考生“逐梦之路”护航,高考首日,无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

记者 赵子君 杨升涛 何良 摄影 魏麟潇

来源:成都日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