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一张蓝图绘到底 释放改革新活力

——达州市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述

发布时间:2022-05-21 09:5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通川区磐石镇金龙村生态园中,菜绿鱼欢。“鱼菜共生”创新项目落地即营收,村民们喜笑颜开;

下棋、看书、健身……在达州高新区幺塘乡阁溪社区,由原达县化工总厂旧址改建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里,居民三五成群、自得其乐;

宣汉县南坝片区聚焦群众关切,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一大批改扩建民生工程项目应运而生,群众交口称赞……

五月的达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着改革的热潮,乡村治理开出新花朵朵。

迎难而上,破局开路。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做好两项改革“前后两篇”文章,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取得明显成效,释放改革红利。

整合资源要素

催生改革成效裂变

过去,因责任分工不明、执法资格欠缺,乡镇需要面对许多“看得见管不了”的重点、难点问题……“小马拉大车”难有作为。

改革关头勇者胜。在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过程中,为破解“资源配置”难题,达州实招、妙招频出。

“亲们,这是我们万源市的特产,今天下单有优惠,赶快点开小黄车购买吧!”在万源市八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内,两名直播人员热情地向线上观众推介万源特色农副产品,直播间订单量不断刷新。另一边,服务中心的匠师工作室内,乡村律师正在为群众耐心解答法律知识。目前,匠师工作室已接受咨询62起,提供服务20余件次。

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稻鱼种植基地 (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集群促发展。万源市八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内,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匠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农资企业等已实现集中式一体化办公,有效解决了乡村规划专业力量不足、村级财务运行不够规范、学生心理疏导介入不够等乡镇、村社区想做又做不了的事情。

这源于作为两项改革专项工作试点镇的万源市石塘镇针对两项改革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治理资源分散等问题,在机构设置、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努力推动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转换。

行政区域的“缩减”催生改革成效的“裂变”。石塘镇的华丽转身,折射的正是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我市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自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达州市紧紧扭住“发展、服务、治理”三个关键,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抓住关键重点,着力优布局、打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将全市200个乡镇划分为43个片区,分三批次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前第一批次11个片区已初步形成规划方案,呈现出“面上推进、点上突破”的良好态势。同时,在全市76个乡镇开展“1+4”扁平化管理试点,推动乡镇党政和事业机构有效整合,明确乡镇法定权力事项117项,下放县级部门权力事项67项,全市机构设置更加合理,运行体系更加精干。

抓好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检验改革成效,最终要看发展实效。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搭起了发展新框架,“后半篇”文章则为乡村振兴注入“造血”新动能。

走进通川区磐石镇金龙村,生态园中“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全生态循环种养殖技术,让人耳目一新。

随着两项改革不断推进,金龙村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项目”,通过与达州市憬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签订500万元的投资协议,凝聚全村合力,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产业”的发展模式,规模发展“鱼菜共生”新型生态农业20亩。项目运转成熟后,年收益达50万元。不仅如此,该村还积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整合资源,以集体资金、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农民资金,通过改造精品民宿和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方式,盘活闲置村小和老旧活动阵地,推动实现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和乡村民宿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村级特色产业布局,按照“乡有统筹、村有特色、户能稳收”的要求,全市众多乡村的集体经济都在积极寻求改变。

据了解,去年来,我市改造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5.5万亩,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6万亩,建设畜禽养殖标准场35个,新增农机总动力2.5万千瓦,新建农产品粗加工设施12个,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开展“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活动,策划包装乡村特色项目1700余个,不断吸纳优质社会资本涌入乡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提供强大动能。

人才引进“注能”

破解基层治理瓶颈

2019年,方艳拿到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凭后,通过人才引进“十百千”工程,成为达州高新区的一员,目前在斌郎街道工作。

“她做群众工作很有见解和创新,解决问题雷厉风行,很值得大家学习。”提及方艳,同事们连连点赞。

在达州,像方艳这样扎根基层的年轻人才还有很多。随着两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升级更加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融入和支持。让人才在基层岗位上“淬火”,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力量作用,是破解基层治理瓶颈、为乡村振兴不断“注能”的关键。

我市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大力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进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选派20名市直部门“85后”科长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的乡镇担任“一把手”,通过实施“农民工回引工程”留住2.1万余名乡村人才在乡创业就业。创新“市招、跟学”模式,强队伍、聚合力、长本领。市级统一调剂事业编制,设置优厚条件,完成33名乡村规划师引进。新进人员统一定岗到县(市、区)局规划业务股室,以“集中办公、对应到片”的形式开展工作,累积参与集中办公23次。统筹调配新进人员到第一批次片区跟班学习,累计50余人次参与调研座谈、意见征求,在边走、边看、边问、边学中提升乡村规划业务本领。

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次次成功的探索,一项项可喜的成绩……达州上下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和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勇气,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海涵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