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强“芯”扩“地” 助力达州打造“川渝粮仓”

发布时间:2022-05-11 09:4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仓廪实,天下安。”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同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渠县李渡镇金锣村 (李成渠 摄)

作为四川省农业大县之一,渠县牢固树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中”思想,2021年,全县粮食播面稳定在178.8万亩、居全省第3,粮食总产量达到66.1万吨、居全省第4,实现“十五连增”,8次获得省政府粮食“丰收杯”。今年以来,渠县控种源、调结构、扩规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80万亩、产量67万吨以上,力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2万亩,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扩增量

筑牢粮食安全线

“下着雨,书记、镇长带领着村干部在田头开会,陪我们一起栽秧,给了我们把事情做好的信心。”说罢,宝城镇和平村1组村民王菊又低头插秧,不一会儿,又一亩水田里,嫩绿的秧苗已经迎风挺立。

不远处的田块里,该镇春耕生产推进会正在召开。穿上红马甲、挽起长裤脚,鼓劲加油的喇叭声和旋耕机“突突突”的轰鸣声形成和谐的田间交响乐,绘就一幅干群同心助春耕的美好画卷。

抢晴天、战雨天,宝城镇每天有21支红马甲助耕队战斗在春耕第一线,协调出动130余台机械,翻耕撂荒土地1200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育苗移栽5150亩,3450亩高标准农田如火如荼建设,全镇12000余亩水稻插栽快速推进。

同样繁忙的还有渠南街道小山社区1组的唐家沟,红马甲助耕小分队正协同农民在一片新翻整的水田里插种秧苗,浑黄的水田很快穿上“绿衣”。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原来是一片10多亩的撂荒田。向撂荒土地要增量要效益,渠南街道整治撂荒土地720亩。目前,大豆“中黄39”已播种511亩,300亩“南豆24”正在播种。2100亩油菜丰收后已机耕翻犁,玉米苗持续下地,5460亩水稻插栽每天以5%-10%的进度推进。

渠县宝城镇村民在田间插秧 (图片由宝城镇提供)

立足于“早”,渠县全力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出台《耕地撂荒治理确保粮食安全十条措施》,截至4月底,全县已整治5.1万亩撂荒地,供给化肥3万吨、双杂种子120万公斤、农药150吨,采购发放水稻种子8.35万公斤、玉米种子22万公斤、大豆种子89万公斤;水稻插栽31万亩、玉米播栽35万亩、播种春大豆9.5万亩。同时,以壮大经营主体、建强农业园区为引领,投入1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5.5万亩,培育现代农业园区21个,引进融通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动种粮大户、专合社,大力推广“玉+豆、果+豆、林+豆、埂+豆”种植模式。

增存量

科技赋能延链条

“老吴,平台提示土壤锌元素缺乏,注意肥田。”近日,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渠县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的监测数据,向有庆镇太阳村种植大户吴小华发出提示。

在该智慧农业平台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遥感监控、天气预警、病虫测报、巡田指导、作物长势、品控溯源等数据,可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一站式服务。

“刚开始,农民也不信任我们,仍按传统方式种植。”该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蒋正龙介绍,“我们直接种了一百亩的示范田,麦穗大,亩产约高10%,群众见了纷纷主动邀我们上门。吴小华就是我们的金牌用户,我们去年2月开始合作,面积为600亩,种植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和油菜。”按照技术服务中心方案,每亩总成本减少60元,亩产增加11.3%,每亩可多收入188元。目前,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为渠县3万亩农田提供服务。

渠县大米品牌 (严衡玬 摄)

走进有庆镇龙头村,成片的青翠秧苗生机盎然。作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四川国沃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周边种植大户建成“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现已形成“研、种、产、销”的完整产业链,并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研发了“国沃”牌富硒大米产品,该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如今,公司已拥有烘干设备10台、存储仓库4个,大米加工设备、机械化农业耕种设备20台,带动周边村集体种植水稻万余亩,企业年产值达200余万元,整个农业园区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渠县不断加强农业装备招商。截至今年4月,渠县建成农产品冷藏、烘干设施752座,纳入全省烘干冷链物流示范县和全国储备库,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达70%。同时,大力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在川渝开展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题招商会,引进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打造200亿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渠香园”入围“全国十大菜籽油品牌”,国沃农业“古賨贡米”、绿明食品“生态香米”供不应求,帮豪农业“谢谢米”抢占高端市场,年产大米蛋白8万吨加工园区加快建设中。目前,已经认证“三品一标”51个。此外,渠县还积极融入“双循环”“双城圈”,建成中农联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蜀道智慧物流港、中铁铁路物流园,打造“川渝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示范地”。

提质量

携手院士抓种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3月,中科院谢华安院士再次来到渠县。他深入田间地头,对渠县粮食生产和种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竖起大拇指。

在渠县渠江街道前锋社区,以谢华安院士为领军人物的渠县院士科创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该中心由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配套建设基因检测实验室、无菌实验室、分子育种实验室,着力开展水稻制种研发、食用大米蛋白精深加工、应用前沿农业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依托该中心,帮豪农业开展水稻种子“芯片”技术攻关,建成水稻育种基地1000亩,稻种抗氧性强,可实现淹水直播,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力投入。目前,帮豪农业正以蛋白高、适口性好、耐储存为目标,打造“水稻渠成”杂交稻品牌。

种业安全不止在于水稻。在中滩镇花园村,帮豪农业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望无垠。该公司总经理李明明介绍:“玉米严格按照一行父本、三行母本种植,采取天然扬花的方式进行授粉,玉米种子亩产可达200公斤,大豆种子亩产可达150公斤。别小看这数量,一公斤玉米种子,可推广一亩地,套种情况下,一亩地则需要3公斤大豆种子。”目前,该公司在渠县中滩、定远、丰乐等乡镇流转万亩土地研发大豆、玉米优质良种,已在渠县推广种植5000亩,预计今年可生产玉米种子2000吨、大豆种子500吨,完全满足渠县22万亩大豆种植的需要,实现从“买种”向“制种”的历史性跨越。

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全市大春生产暨大豆扩种工作会议上,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掷地有声:“我们将时刻胸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奋楫争先、担当作为,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为助力达州打造‘川渝粮仓’、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