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大竹县杨通乡:能人回归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5-10 10:2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年来,大竹县杨通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行“党建+”新模式,把招引能人回乡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鼓励和引导回归能人租赁撂荒地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乡已建成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60个,近2.2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满栽满插。

盘活“沉睡地” 乡村焕发生机

在该乡春光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株株大豆苗长势喜人,一株株玉米苗郁郁葱葱,到处一派生机盎然。

“这里土质好,适合栽种大豆玉米,荒了实在可惜。目前我流转了土地4000亩,其中撂荒地1000亩,涉及春光、阳光、大庙、东升4个村,主要发展有大豆、玉米、油菜、苎麻等粮经作物,期待今年能有好收成……”大竹萱竹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大川娓娓道来:“我能回到家乡创业,离不开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乡村干部与业主一道查看大豆苗长势

杨通乡有近2.2万亩耕地,其中40%是坡耕地。由于种植效益不高、劳动力不足等原因,造成近1000亩坡耕地撂荒。为此,该乡以点带面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大力推广“专合社+农户”“自耕自管”“代耕代管”等模式,推进复耕复种。去年5月,在外地从事土建工程长达10年之久的徐大川,回到家乡看到耕地撂荒严重,便萌发了回乡发展的念头。他的想法与乡党委、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很快得到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撂荒耕地整治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了解,目前,杨通乡已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1000亩,并积极引导专合组织联农带农,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打好“组合拳” 提振发展后劲

杨通乡是革命老区乡,红色资源丰富。为此,该乡党委、政府抓住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落的机遇,将“红色”与“绿色”有机融合,着力发展水桥柚子、大庙葡萄、生态土猪等本地主导产业,以红色文化旅游带动人气,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效地将绿色产业融入“红色+”产业链当中。

在该乡阳光村1组的太阳花专业合作社,稻田、鱼塘、鸡场、猪场掩映在绿树果林之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去年以来,合作社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结合撂荒地整治种植油菜200亩,栽种荷花50亩,建设红色广场、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等,推动农旅文商深度融合。”正在忙碌的返乡女能人唐小佩告诉记者,合作社常年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创造就业资金100余万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深加工+销售”模式,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固定分红5万元。

“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使本土能人回得来、留得住……”县人大代表、杨通乡党委书记陈小刚对未来的发展成竹在胸,“我们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000亩,计划在大庙、阳光、春光、东升等村发展‘苎麻+大豆’‘油菜+玉米+大豆’‘蔬菜+大豆’‘中草药+大豆+玉米’3800亩,全力建好‘文星—杨通—童家’乡村振兴示范带。”  

□文/图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王晓林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