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大竹县:种业强“芯”绘丰年

发布时间:2022-04-18 10:42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公开公示等程序,全国96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我市大竹县名列其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大竹县为何能发展成为国家级制种大县?近日,记者前往大竹县制种核心示范区所在地高明镇一探究竟。

专注制种 匠心谋发展

临近谷雨,土膏脉动,高明镇水稻制种核心示范区内,一片农事繁忙景象。

水稻制种的母本刚刚下地,高明镇同心村的范天成便接到了大竹县周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通知,他在合作社登记预定的化肥到了。

“我搞制种有十多年了,在村里算大户,水稻制种面积约140亩。”在同心村,像范天成一样制种面积超百亩的大户,该村还有6个。

栽插水稻制种母本

说起村里的水稻制种产业情况,同心村党委书记汤继尧如数家珍:“全村有800余户发展水稻,总面积达2500余亩,占全村人口和稻田面积三分之一,每亩可增收3000元。”

产业收益高,村民积极性也不低,但种植风险却让不少村民望而却步。“我们这是丘陵地带,田块小,许多工序机械化条件不成熟,插秧、扬花等关键步骤必须要人工进行,人工成本就上去了,要是遇上天气不好,辛苦一年可能拿不回半分投入。”汤继尧说。

农户权益如何保障,成了高明镇推动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合作社每年都会跟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对产值、收购价等约定保底数值,并为农户提前垫付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待收购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扣除垫支部分,每亩成本约为280元,同时我们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周庆全是大竹县周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1980年接触水稻制种至今,他和制种已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深知其中各种“门道”。

“阳光要充足,冷浸田、浅脚田不要,扬花我们也是依照传统模式,手持竹竿、木棍等人工授粉。”周庆全说,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全镇的水稻制种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的“公本一行、母本五行”进行栽种。

近年来,大竹县农业农村局与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大力开展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如水稻母本机插秧、机直播、无人机辅助授粉等。目前,无人机施药技术已全面推开,其它技术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振兴乡村 “稻种”变“金种”

在专业合作社推动水稻制种技术与时俱进的同时,高明镇党委政府也在为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水稻人工扬花

为了将水稻制种产业做大做强,高明镇党员干部们深入院坝田间与群众拉家常、谈方向、话未来,邀请水稻制种专合社、大户以及有丰富经验的村民参会,并以“我为水稻制种建言献策”“水稻制种怎么看、怎么干、干成什么样”为题开展大讨论。

高明镇党委书记陈雪梅认为,要破解水稻制种发展难题,必须得结合实情整合多方力量,积极依托水稻制种专合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水稻制种产业提档升级步伐,支持产业上规模提质量,鼓励“社转企”、升规入统,探索发展“水稻制种+文化旅游+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模式,积极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制种稻、大竹造”成为享誉全市、全川、全国的名片。

高明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水稻制种产业与市场相融合,积极引进和推广机械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种农户还可获得水稻制种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政策补贴。

从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到农户主动要求栽种,一粒粒“稻种”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金种”。

如今,水稻制种产业已成为高明镇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该镇现有水稻制种面积10000余亩,年均制种产量180万公斤,年总产值3600余万元,现有水稻制种企业2家,园区内有专业合作社13家,专业技术员17位,种植大户47户,常年种植户达1246户。

规划布局 打造种业大县

因气候温和、雨热同步等先天优势,大竹县一直是杂交水稻制种黄金区,拥有40多年的杂交水稻制种历史。

如今,水稻制种产业迈入“国家队”,离不开大竹县委、县政府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高度重视。大竹县坚持规划编制“一盘棋”,深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常年水稻制种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覆盖10个乡镇58个村,年产优质种子500万公斤以上、产值1亿元以上。

满载希望的田野

大竹县通过订单生产、基地就业、土地流转等方式,让农民获得制种收益金、就业薪金、土地租金,全县累计培育3个较大的制种专合社、125个制种大户,带动基地2100户5000余人从事制种,基地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1年杂交水稻制种再创近5年单产新高,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大竹县先后引进仲衍种业、四川绿丹、四川宜字头等8家企业,其中“育繁推”企业3家,加强基地融合共建;与仲衍种业、中种集团四川宜字头、合肥丰乐等签订合作备忘录,大力开展新品种试制、新品种示范及育种基础性研究,实现做优基地与做强企业同步发展。

“到2025年,力争引进国家级种业龙头企业2家,制种面积达5万亩,年产种子1000万公斤,全程机械化率达80%以上,推动全县种业高质量发展。”大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大竹县将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工程、物质技术装备提升工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现代管理体系构建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五大工程”,推动全县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形成“核心引领区、协同示范区、带动辐射区”的空间布局,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五化”水平全面提升,大力开展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全力推进种业振兴,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图片由大竹县委宣传部提供)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