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生

全国第3747555号器官捐献志愿者 宣汉红军后代千里返乡登记

发布时间:2022-04-08 11:1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日,宣汉48岁男子秦某林在宣汉县红十字会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成为全国第3747555号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千里返乡登记捐献意向

秦某林是宣汉县蒲江街道人,常年在福建省莆田市从事建筑行业。今年3月,秦某林在福建莆田荔城区,看见人体器官捐献公益园陵纪念碑上的一个个名字,随后又看到烈士陵园无数烈士的名字,顿时深受感动。在他心中,捐献人体器官是另一种形式的“烈士”。

“我的外祖父王文松就是一名红军,战争年代他为国牺牲。父亲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我心中,他们都是英雄。”秦某林告诉记者,他多年前就开始义务献血,时常在想为这个社会做些有益的事,了解到可以捐献器官后,他当时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

3月底,他从福建返乡,第一时间来到宣汉县红十字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秦某林完成了网上志愿者注册登记,光荣地成为全国第3747555号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生命消逝 爱心永远延续

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上,镌刻着我市捐献者的名字。每年都有市民来到这里为捐献者们献花、默哀,向离世后依然造福他人的生命致敬。

据统计,截至4月6日,中国累计实现器官捐献3.9万余例,捐献器官11.7万余个,挽救了11万余人的生命;实现角膜捐献4.2万余例,遗体捐献4.5万余例。

“大爱义举,让爱延续,遗体器官捐献道路是一条让爱永恒的伟大之路。”达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我市遗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人数逐年增长。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7400余人登记成为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者,成功捐献器官23例、遗体10例、眼角膜7例。

不过,目前我国器官捐献短缺状况仍然十分严重,很多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去世。据统计,每年约有30万名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供需比例非常低。

据介绍,在我国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有遗体器官捐献意愿,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登记;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进行登记;前往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书面登记。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乙斯 见习记者 陈鑫园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