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明月山间白茶香

发布时间:2022-04-07 09:44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千山初醒,晨露未晞,3月22日早晨,69岁的李忠芬带着竹篓,坐了近一个小时的班车,从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碑梁子赶往达州市大竹县观音镇高河村白茶基地,采摘最新鲜的白茶。

“这边采茶挣钱,我们那边好多人过来摘茶挣工钱。”到观音镇采茶的茶农,来自周边好几个乡镇。

“采茶期间,基地务工可达近千人,其中重庆梁平过来的就有200余人。为了让大家安心采茶,我们还提供免费住宿和餐食。”据高升堂白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任明介绍,观音镇高河村于2016年引进浙江安吉白茶品种,成立大竹高升堂茶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茶1400余亩,并建设占地50余亩的茶叶加工厂,专合社年产值约1600余万元,常年用工200余人,茶农人均增收8000余元。

生机盎然的茶山 (李相芬 摄)

“茶厂现在每天制茶约2000斤,都是当天的茶当天制,除了观音本地,还有大竹朝阳、广安邻水的茶,都是送到我们这里制。”王任明说,随着近年来“大竹白茶”声名鹊起,重庆市梁平区也准备发展白茶产业,曾多次派人前来学习。

观音镇地处大竹县和重庆市梁平区交界处,独特的区位优势遇上了发展的新机遇——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涉及到川渝东北毗邻七个区县。

如何牵手合作?观音镇作了探索。“我们把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重头戏和主阵地,利用区位优势,与毗邻乡镇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在基层组织合作、基础设施共建、旅游开发连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观音镇党委书记欧琴说,白茶产业,便是观音镇众多探索成果之一。

经过近六年的发展,白茶已经成为观音镇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优势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有效整合山地资源,破除撂荒难题,观音镇现有白茶2500余亩。在欧琴看来,明月山发展示范带究竟怎么建,白茶产业可以成为一块敲门砖:“将白茶基地作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毗邻乡镇协同发展的‘连接带’,观音镇带动了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种植白茶500余亩,初步形成观音镇—七星镇产业连片发展示范带。”

白茶叩开了观音镇、七星镇发展的“大门”,两地携手探索起了更多深度合作的可能性。2020年,两镇签订了《关于深化川渝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毗邻乡镇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包括基层组织合作、生态环境保护等7个专项协议。2021年,双方再次签订《七星镇—观音镇川渝合作发展工作推进会备忘录》,为两镇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

为切实解决观音、七星两镇在示范带建设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双方轮流召开联席会,及时形成解决方案或发展规划。据观音镇镇长何小刚回忆,仅2021年,双方就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问题召开了4次联席会议。

“利用两地优质人文自然风光,我们将共同打造真佛山—万家银杏谷—大树九龙湖—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梁平百里竹海风景区—七星七彩池旅游环线—观音九龙湖水利风景区—佛立山—高峒岩瀑布旅游环线文旅产业带。”何小刚说。

小小一叶茶,架起了观音镇与七星镇沟通的“桥梁”,也为大竹县主动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成渝“双城圈”建设找到了新路径。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与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等地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打造践行“两山论”样板区。紧跟市委、市政府的步伐,大竹县决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大竹作为四川东向出川的“动脉窦”、达州融入重庆的“桥头堡”优势作用,将曾经阻隔川渝两地交流互通的明月山,变成区县携手发展的纽带,绘就了明月山白茶产业带的发展蓝图。

“在未来五年里与重庆共同打造一个川渝白茶结合示范带,在梁平、垫江、大竹三个地区发展白茶20万亩,年产值达60个亿。”对白茶产业入驻“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前景,大竹县茶叶中心主任王飞信心十足。

“待到春风二三月,明月山间漫茶香。”以“明月山白茶产业带”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大竹已经找到了融入“双城圈”的新路径。横跨川渝两地,日渐壮大的白茶产业将成为川渝合作的一张闪亮新名片。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特约记者 程一凡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