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走上乡村振兴路 村民日子抿抿甜

——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达川区赵家镇石垭村

发布时间:2022-03-23 10:3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初春时节,走进达川区赵家镇石垭村,道路两旁的香椿吐出红绿相间的嫩芽,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香椿树下,村民们忙着采摘香椿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石垭村如何从昔日的“后进村”,一跃成为今日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记者带你探其逆袭之路。

A 昔日打工仔 如今“领头雁”

石垭村曾是达川区出了名的“穷村”。该村离城虽近,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全村4000余名群众的致富增收成了难题。

石垭村党总支书记肖力铭,是土生土长的石垭村人,曾在城里从事建筑行业。2012年,肖力铭毅然放弃城里的舒服日子,回到家乡,决心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刚开始回来的时候,村里道路不通,村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肖力铭说,当时连村委班子开会,都是“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地方。

帝源农场

在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修建村委会办公室后,肖力铭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托管服务+农户”模式,采取股份合作方式,与辖区内帝源家庭农场合作种植特色葡萄、有机草莓等水果,发展休闲观光项目,村集体以财政补助资金入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023年进入盛产期后,将实现年总产值200余万元、集体经济分红达15万余元。

同时,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级资金150余万元,发展青花椒40亩、长叶香橙30亩、香椿20亩,肉牛养殖场1处,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6.1万元。

B 家门口务工 腰包“鼓起来”

“村里变美了,好风景带来了发展好前景,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在达川区赵家镇石垭村帝源家庭农场内,务工村民吴琪镁喜笑颜开地说。

虎年春节后,吴琪镁来到石垭村帝源家庭农场,在这里找到了一份活儿干。往年这时候,吴琪镁早已提起行李外出打工了,但今年,她留在了村里务工:“在家就能找到工作,收入也不少,还能照顾家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和吴琪镁有同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家住帝源家庭农场周边的石垭村11组村民冯仁英也是帝源家庭农场的长期务工人员。

美丽乡村一景

“这里离家近,每个月能挣2000余元,还能照顾家里面。”正在农场里清理杂草的冯仁英满意地说。

据帝源家庭农场经理周科介绍,该农场成立于2013年,总占地1270亩,分为特色种养殖、餐饮住宿、户外拓展、休闲观光四大板块,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户外拓展为一体,是全市闻名的乡村旅游3A级景区。农场每年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近30场,参训群众近1500人次,培育新型农民近30人,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

C 户户种香椿 尝到“致富甜”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吸引人才是核心。

石垭村地处深丘。过去,村民除了种地外,就只能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村里极少见到个年轻人。“没人还谈什么乡村振兴?要留住人就要有产业。”肖力铭说。

在经过多方市场调研考察后,肖力铭决定在村里大力发展香椿产业。

村民在农场务工

起初,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和将信将疑的观望态度,肖力铭自掏腰包给予村民补贴,让大家尝试种植香椿。

“多亏了肖书记!这个路子我们走对了。”石垭村4组村民李美碧笑着说,她家里有4亩多香椿地,每年3月份就开始采摘,一个月时间就能有3万余元的收入。

据了解,在肖力铭的发展带动下,村里香椿种植面积从几亩到几十亩,再到成百上千亩,村民户均年增收上万元。如今,石垭村家家户户都尝到了种植香椿的甜头。

“下一步,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龙头产业,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标杆镇。全面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工程,规划建设立人村、桂花村、石垭村乡村旅游环线,推出春尝香椿夏赏荷、秋品柑橘冬观梅的四季游,打造周末休闲旅游打卡地。”赵家镇党委书记庞韬表示。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桂丹倪 罗烽烈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