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2 10:13
2021年,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聚焦“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发展定位,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川新征程。
这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与新时代同行、为新时代鼓与呼,凝聚奋进之力、昂扬奋进之志。
这一年,“达川故事”声名远播,“达川声音”润心致远,“达川形象”美丽绽放。
深化理论武装
把稳思想之舵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达川区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全年共组织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00余次。全区“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和供稿工作持续位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为全区党员干部赠阅百年党史四本“指定教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辅导读本3万余册。一场接一场的座谈会、报告会、学习研讨会,让全区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次精神洗礼、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凝聚力量。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全区组建5个区委宣讲分团和24支“乡村喇叭”宣讲小分队,精心打造“乡村喇叭”和“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宣讲品牌,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院坝、社区楼院开展百年党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1100余场,覆盖受众达50万人次。各种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礼赞百年风华
唱响时代之歌
历史的回响在2021年激荡,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新征程中续写达川红色热土新的时代荣光。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达川全域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百台钢琴奏响新时代”演出活动圆满举办,“红领巾学党史树初心”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让“红船”精神真正在青少年心中“起航”。陈伯钧、杨超等将军亲属来达川区讲述革命历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让人民的江山永不变色。”这是老党员们发自肺腑的深情感叹。
2021年,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讲好党的奋斗故事,百部红色故事诵读、百场红色电影放映、百首红色歌曲连唱、百场红色文艺演出、百篇红色主题征文、百部红色作品展览“六个一百”主题活动,不断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在全区上下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赓续红色基因
筑牢信念之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石桥列宁街,讲解员正在向青少年学生讲述红军在达川区浴血奋战的故事。
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处革命遗址、3条红色旅游线路川流不息、人头涌动,参加现场教学研学的党员群众累计达75.3万人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年来,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奏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昂旋律。
达川区委第一时间成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实行集中办公、专班推进。区委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区委常委班子带头上好理论大课、专题党课、基层夜课“三堂课”,引领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400余场。
线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网络培训班、青年大学习等学习平台,开展学习培训2.6万余场次。利用石桥列宁街、杨超故居等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180余场次,全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全区上下掀起了“学党史、悟‘三新’、应‘七问’、作表率”的热潮。
与此同时,坚持把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清单+台账”工作机制,项目化办结党员领导干部挂包“我为群众办实事”91件。安排资金4.83亿元,完成重点民生实事27件。全区2.53万名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院坝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4.54万条。“达川代办”品牌不断擦亮,老旧小区换上新颜,城市公园披上绿装,停车场、垃圾站、学校、医院等大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建成,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壮大主流舆论
汇聚磅礴之力
知向何处则方向不惑,明所从来则动力充足。
达川区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奋进达川主旋律,讲好奋进达川好故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励全区上下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地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高质量策划新闻宣传,准确把握节奏节点,围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开设专题专栏,开展全媒体宣传报道,为达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组织开展“主流媒体达川行”采访活动,让主旋律有高频率、正能量有大流量。过去一年,市级以上报刊台网发布达川区新闻信息2500余篇,其中省级主流媒体刊发600余篇,《看着乡亲们脱险,满是安慰》等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四川达川:10万亩青花椒成熟 助力农户增收》在央视财经频道《乡村振兴看一线》栏目播出。
中央媒体不断发声、省内媒体持续发力、新媒体平台集群聚焦,融合传播形成集束效应,以主流舆论之强势,在推动内外宣传报道持续泉涌、量质齐升的同时,也推动着奋进达川新形象行稳致远、迈向未来……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区委常委会全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4次,常态化开展暗访督导,定期分析研判、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积极稳妥打好网络意识形态主动仗,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联合公安、经信等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扎实开展网络领域乱象整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做大文旅品牌
满足群众之需
过去一年,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文培元、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改革创新释放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深入实施“三百”“三万”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流动舞台进基层”、送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精心打造“奋进达川·艺术有约”文化惠民品牌和“川阅之声·州河听涛”全民阅读品牌。“指尖上的图书馆”优秀案例入选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达州钢琴博物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石桥镇(烧火龙)被省文旅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艺术之乡”。
一年来,达川区文艺工作者积极践行文艺初心,紧扣时代脉搏,一大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变化的精品力作井喷式呈现,原创歌曲《红色记忆》入围2021年“听见中国听见你”优秀歌曲展演决赛,小品《进军号》入选全省戏剧小品大赛。2021年,实现文旅企业营业收入7.35亿元,完成文旅固定投资14.18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1个,文化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文化事业普惠精准,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稳步推进“一张网”农家书屋工程,对全区455个农家(社区)书屋补充更新纸质图书4.96万册、电子图书45.5万册;全面完成34个贫困村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重塑文明新风
彰显精神之美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底色。
这一年,达川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从城市到农村,从村组社区到街头巷尾,深耕厚植文明沃土,浸润城市灵魂,惠及广大市民。
压紧压实创建责任,探索实施“点位长”责任制和“街路巷长”制,创新开展“一把手跑现场、区局长抓整改”专项行动。2021年,共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8个、车行道29条、人行道20条,修建公厕14座、养老服务设施13处、垃圾中转站3座。
加快推进市容市貌亮化工程,大力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拉乱挂等行为,取缔流动摊点2000余处,增(补)划停车位13000余个,新增和维修路灯1500座,清理“牛皮癣”万余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积极营造创建氛围,投放创文公益广告3000余块,向市民发放《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10万余册,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进社区和创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活动300余场次,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用,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举行“达川好邻里·和睦一家亲”毗邻活动周系列活动,指导各地开展亲情结对、邻里聊吧等活动24场次;不断强化示范引领,推选第七届省道德模范候选人1人、第六届市道德模范3人,指导村组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1000余户,双庙镇二东村等两个村(社区)创建为省级文明村。
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民夜校等阵地,加强绿色环保、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教育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指导各村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农村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赌博吸毒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攀登。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悄然间培育和提升了达川各项事业发展的“软实力”,积蓄了蓬勃向上的新动力。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更加饱满的干事创业热情,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市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贡献达川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桂丹倪 通讯员 宋卓霖 郑利娜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