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耕耘结硕果 奋斗迈新程

——万源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1-24 10:5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发展和幸福相伴而来。

巴万高速建成通车,重大项目相继开工,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乡村振兴持续加速;居民收入再创新高,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幸福生活节节高……

把握新机遇,奋进新时代。2021年,万源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新使命,砥砺再出发,精准擘画未来蓝图,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加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路径更加优化、动力更加强劲、内涵更加丰富,实现了“十四五”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转化生态价值 助力产业提质

一年来,万源市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建设大秦巴生态产业绿城”目标,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功纳入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同比增长7.3%、两年年均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7.8%。

聚力发展生态工业,依托石头、木头、山头、地头“四头”,有序推动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中国西部石材城(二期)基本建成,万源林业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罗文铁山坡天然气综合开发、四川青花煤碳储配及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开工工业项目19个、竣工24个,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

因地制宜发展“4+N”特色优势农业,新建茶叶基地5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5120亩,蓝润集团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培育认定达州市级园区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5.58万亩,整治撂荒地1万余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2.4万吨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6%。

金融业稳步发展,存款余额超234亿元、贷款余额超143亿元,分别增长13.4%、18%。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项目,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78亿元;富硒美食城、“太平记忆”民国风情街、华森时代商业综合体等业态日益丰富,大巴山茶贸城加快建设,秦巴二手车交易市场建成投用,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7亿元、增长17.2%。

聚势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后劲

2021年,万源市坚持改革闯关、开放探路、创新活市,由内而外、从上至下聚势赋能,不断畅通生产要素大循环,加快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出台改革方案13个,自行探索改革试点2个,累计审定销账改革方案45个,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划转行政许可事项及其关联事项228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一网通办”能力提升,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76项,下放(委托)乡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2项,梳理“零材料事项”100项,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756户、企业504家。

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新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成立向上争取和投资促进委员会,组建11支招商专班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西4个驻外招商工作组,设立招商顾问员、招商代言员、招商专员“三员”队伍,建好用好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产业信息库,加大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赴北京、成都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全年累计签约项目13个、实际到位资金44.63亿元。

深化区域合作,举办“城(口)宣(汉)万(源)”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第三次党政联席会;向友好城市西安市莲湖区捐赠价值100余万元抗疫物资,获得社会各界关注点赞。

坚持项目引领,精准掌握上级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及方向,有的放矢做好项目包装,扎实开展项目申报工作,累计向上争取资金36亿余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0个,66个万源市本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2亿元、增长11.2%。


巩固脱贫成果 衔接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面小康成色更足。抢抓五年过渡机遇期,被纳入“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成功争取达州市出台支持万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21条措施”。

坚持“四个不摘”,选派4名党政班子成员分别担任4个乡村振兴任务较重乡镇党委“第一书记”;科学制定“1+26”工作方案,谋划五年滚动项目库,储备项目158个;全覆盖排查摸底,确定重点帮扶村184个,按程序新增防返贫监测对象408户1167人,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完成易地掉边掉角农户搬迁193户635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66户,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深入开展“消薄清零”攻坚行动,策划包装“一村一项目”282个,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97个,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0余万元;强化“头雁”引领效应,培育专业合作社297家、家庭农场369家、新型职业农民1360人,3名返乡创业者入选“四川省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加强“源妹子”“源工匠”等特色劳务品牌建设,用好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模式,实现就业4.15万人。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接受普陀区协作资金5000万元,实施项目19个,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600余万元。

在万源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牛卯坪村、大地坪村、青龙嘴村和番坝村、猫坪村、老洼坪村分别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万源拟被表彰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配套城乡基础 建设宜居环境

紧盯“建设川东北生态宜居优城”目标,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补短,完善功能配套,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

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第二轮试划工作。大力实施“东进、北延、中提升”城市发展战略,加快“一河两岸三山五公园”城市园林布局,全面完成铁路桥段、滨河路段、太平路段等老旧小区改造,金缔三期、城市东区、罗家湾小区加快建设,依法拆违1000余平方米。普光——万源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全线贯通,新改建5G基站137个。巴万高速建成通车,万八快速通道主体完工,启动S101线鹰背至康乐段升级改造,通用机场变更支线运输机场即将获批,建成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7条81.8公里;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369个,配备客运车辆50台,实现农村客运“响应式”服务全覆盖。

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固军水库、李家梁水库、黑宝山水库加快建设,完成沙滩、大沙等6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完成营造林6.8万亩,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推进,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7%,位居达州市第一;实施1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10个;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厕所1455户,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质感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70%。

投入资金2.6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3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风险防范,圆满完成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县各项监测工作,被教育部评为“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万源市中心医院迁建、争创三甲医院工作加快推进,传染病医院、中医院医养综合业务用房加快建设。常态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举措,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5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超70万剂次,实现本地“零病例”,守好了全省疫情防控“东北大门”。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退役军人以及低收入人群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2%以内。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新风培塑活动,万源市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省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评选“和美市民”10个、“和美家庭”10个、“和美乡村”7个、“和美企业”3个、“和美社区”1个。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人民防线组织实现重点单位全覆盖,完成260个“雪亮工程”点位建设。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妥善处置“9·4”“9·12”等12轮强降雨天气,实施避险转移2.2万人次,无一人伤亡;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禁毒防艾、反诈反邪有力有效,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满意指数稳步提升。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航 特约记者 马发海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