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田城开江“制造链”借势先行

发布时间:2021-12-10 10:0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12月1日,四川·开江光电材料产业专题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70余名企业代表到会,签约总金额逾120亿元,再次为开江的“百亿级光电材料产业集群”目标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开江抢抓发展机遇,积蓄发展动能,越来越多的投资创业者选择了开江,选择了开江的光电材料产业。

◀发挥田城潜力

培育“田城制造”

开江是四川唯一与重庆万州、开州接壤的县,也是万达开“两区一市”同城转换、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交通优势明显,营商环境优良,享有“成渝远方·田城开江”的美誉,是创新创业、建功立业的投资洼地。

产业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是开江光电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改革发展中的开江,已独具“魅力”、充满“活力”、蕴藏“潜力”。

境内“三山微水七分田”,万亩荷塘、黄金花海,造就了开江“城在田中融、田在城中依”的独特风光。森林覆盖率达44%,是省级卫生城市和环境优美示范县,“中国西部虾蟹之都·鱼米之乡”享誉全国。

开江周边200公里半径辐射3000万人,500公里内辐射人口达3亿,尤其是成渝两地万亿级的光电产业和日趋旺盛的光电材料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除此之外,开江经开区作为省级经开区,与开州浦里新城一道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开开园区”中发展“光电材料产业园”恰逢其时,培育“田城制造”顺势而为。

◀主动延链壮链

跑出“田城速度”

“铁公水联运”交通优势在开江日益凸显。开江“两高铁三高速”贯穿全境,“两机场一港口”1小时抵达,“重庆1小时、成都2小时、西安3小时、上海4小时、北京5小时”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抢占朝阳产业“高地”,链条越长越好。不只是“火车跑得快”,更应从思想上“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出内陆成渝“双城圈”与沿海乃至世界的“制造链”。

用开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学海的话来说,他们把招商平台搭入深圳,看中的不仅仅是其生产要素的优势,更值得学习的是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

开江鲜明提出“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将光电材料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奋斗目标,全县上下思想统一、路径清晰、行动有力。

为营造亲商、爱商、重商、护商的良好环境,开江专门组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县级领导挂包和定期调度推进机制。大力推行全程包办、不见面审批模式,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了投资创业者的热土乐园。

廷江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创造了“签约时间最短”“投资金额最大”“项目建设最快”“技术含量最高”四项纪录,全面做到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控制在10天之内,施工许可控制在30天之内,不动产登记控制在5个工作日之内,已跑出新时代的“田城速度”。

◀撬动金融生态

发挥“乘数效应”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说,今年以来,开江县坚定把“工业再造”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工程,加速发展以四川廷江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为载体,以3D车载盖板玻璃、超薄电子玻璃等“卡脖子”产品为代表的光电材料产业集群,量身定制出台《促进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发展十条措施》,成立产业“链长制”推进工作专班,力争通过3到5年的时间,建成川渝最大的光电材料生产基地,为成渝双核万亿级光电产业提供上游支持。

为迎接企业入驻,他们特地出台了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入驻或购买政府投资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创新创造和营销上市等方面,均予以政策扶持或资金鼓励。

聚焦企业用地、能耗、资金等发展瓶颈,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金融保险资本、债券证券资本等相互加持撬动的金融生态。

今年以来,开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3%,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在深圳的专题推介会上,他们围绕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光电核心零部件生产、光电智能终端生产和光电精密模具生产进行精准招商,目的就是为光电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壮链,培育光电材料产业集群。

从近期签约的项目上看,OLED载板玻璃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占地面积200亩,年产1500mmx1850mm规格OLED载板玻璃430万片,预计年产值26亿元,利税总额超11亿元。再如彩色滤光膜生产、背光模组生产、偏光片生产、蓝宝石衬底加工、膜切加工、UTG柔性玻璃生产等7个项目,累计投资近7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直逼200亿元。

四川廷江现代产业园,其超薄车载盖板光学材料生产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作为开江引进“500强”重点产业项目的“一号工程”,整个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00亿元、年利税约20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科 特约记者 何努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