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生

达川区赵家镇:坚持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18 17:3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达州日报网消息   近年来,达川区赵家镇坚持党建统领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思路,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炒好“农家菜”装进“城市碗”,着力建设达川区后花园,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完善机制,系统化构建阻断返贫长效机制

1.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坚持就业拉动。疫情期间,开展达州市第一次“春风行动”,为163人开辟绿色通道,免费返岗复工;依托达川百马产业开展招聘会4场,提供173个就业岗位;开展砖匠、柑橘、香椿、葡萄种植技术等实用技能和产业培训15场次培训758人次,增强脱贫户“造血”功能。二是坚持助学减负,“金秋助学”,近两年共筹集资金40余万元,帮助300名优秀、困难学子圆上学梦。

2.“四个平台”深化返贫监测。每季度对在家群众进行全覆盖点对点“走访”,每月逢十一在场镇和村委面对面“接访”,开通网上群众路线用微信、电话等互联网形式“听访”,针对监测户、边缘户进行专题性“约访”,有效解决了预警信息搜集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全年入户走访群众35400余人次、集中面访1200余人次、网络听访780余人次、专题约访70余人次,共建立监测问题账单385条。

3.围绕兜底保障,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每月梳理动态监测情况,分类交办相关责任人核实办理,将相关社会救助政策向农村低收入家庭倾斜,其中低保对象1042人275万元,特困人员76人4万元,临时救助80人9万元、特病救助42人18万元,冬令款623人18万元。

二、强化治理,全方位营造发展软环境

1、强化乡村治理。一是抓实易地搬迁后续安置,3个搬迁点均成立党支部,坚持三治融合,解决搬迁群众在产业发展、服务管理、文化融入等方面问题。二是强化综合治理力度,成立治安巡逻队伍16支227人,专项制定8大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预案,采取“白+黑”机制常态化巡逻,网格化动态管理重点场所和人员。三是探索“能人治村”机制,村党组织牵头,邀请党员、村民、企业代表参与村级发展大事要事商议,收集镇村发展意见建议28条。

2、完善乡村建设。一是强化基础建设,整合资金5000余万元,硬化道路180余公里,安装波形护栏近10公里,镇村主干道实现全油化、入户路户户通,形成了镇域路网环线。二是完善配套设施,修建健身广场2个,污水处理站4处,中心村治安室4个,垃圾中转站1个,建设卫生站、停车场等,安装摄像头500余个。三是实施田地改造,2个村全覆盖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整治农田3000余亩,硬化生产路近100公里,新建整治山坪塘26口,修建灌溉渠道20公里。

3、塑造乡风文明。一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将彭力人文化墙-彭立人故居-利群商号-帝源农场誓师馆-达州市瑜美雕塑馆等串连,打造“学党史·寻乡城记忆”红色旅游线路。二是建立“双卡双带”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制作“党员联系群众明白卡”和“党员履行义务记实卡”,672名有劳动力党员全覆盖联系服务全镇群众。三是创办“品德银行”,将50余项善行义举、公益事业纳入积分项目,鼓励群众向上向善挣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品。

三、因地制宜,多元化推动发展硬实力。

1、推进三园建设。出台《赵家镇2021-2025年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着力建设赵家镇“优质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三大产业园区,共培育相关专业合作社25个。近年,共整合各类专项资金8000余万元,吸纳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为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形成强力资金保障,已形成11000亩的万亩香椿产业示范带,16000亩的万亩柑橘产业园,15000亩的万亩川凤大米种植基地。

2、强化产业管理。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依托5家龙头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形成产品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将农业园区与各类创建同规划、同建设、同推进,高品质打造乡村特色旅游,让园区变景区、让村民变股民、让业主变导游,成功创建帝源农场国家AAA级景区、桂花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举办精品柑橘采摘节、打造“巴山红”香椿交易中心,利用淘宝、邮乐网等在线销售,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创收2000万元,农产品年销售额达9000余万元。

3、发展集体经济。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利用村级活动阵地、村小等闲置集体资产,采取联合经营、入股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等业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截止目前,累计盘活村级闲置资产37宗,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余万元。发挥中省财扶持资金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托管服务+农户”模式,发展葡萄、柑橘种植,肉牛养殖,实现年总产值200万余元、纯利润80万余元,集体经济分红达8万余元,成为市级集体经济示范点,相关发展经验在全市推广。

作者:刘国 朱模帆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