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凛然英雄气 激荡天地间

发布时间:2021-09-30 17:4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引言

今年9月30日,是国家第8个烈士纪念日。

历史沉淀,精神不朽。达州曾是川东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发源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爆发了震惊全川的固军坝起义和宣达战役、万源保卫战等影响和决定川陕苏区生死存亡的重大战役,并取得了伟大胜利。唐伯壮、李家俊等2.4万余名达州英雄儿女为捍卫国家尊严、保护人民利益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满腔热血铸就“巴山魂”,凛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把古老的巴人故土染成了红色达州。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崇尚英雄、捍卫英雄,更没有理由不去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为此,我们选编了达州21位英烈事迹,让我们汲取英雄伟力,弘扬英雄精神,接续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唐伯壮

唐伯壮(1899~1929),四川达县黄都乡人。

为了寻求革命真理,1926年冬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结识了周恩来、陈延年等共产党人,并参加学生军,随师北伐,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在黄埔军校清查共产党人,唐伯壮被列为重点清理对象,他抢先行动,赶赴武汉,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秋末冬初回到家乡,在大树、南岳、梁平县虎城一带联络回乡大中学生,组织文工团演文明戏,传播革命思想。自己出钱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

1929年4月27日建立川东第一路游击军,李家俊任司令员,唐伯壮任党代表。5月12日,唐伯壮率队参加白羊庙之战,7月,唐伯壮奉中共四川省委指示,到虎南组织农民武装接应旷继勋起义队伍。7月31日回到黄都。不料被坏人告密,8月1日凌晨在家中被捕。

在狱中,敌人劝降失败后,便施以酷刑,但他仍忠贞不屈,对革命抱定必胜信心,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命诗《狱中月夜感怀》:“昔年仗剑骋中原,对月曾誓尸裹革。革命潮淹鹦鹉洲,戴月西征奋杀贼……!”

1929年9月20晚,被敌人秘密杀害于达县监狱,时年30岁。

李家俊

李家俊(1903~1931),四川万源固军坝人。1922年秋赴上海,考入同济医学院学习,因病返回家乡,创办厚坪小学,实施新文化教育。

1925年秋,万源县举办师资训练班,李家俊被聘为教习(教员)。利用此机,历数时弊,主办新学,当局视为离经叛道,停发经费,解散学员。李家俊带领学员直赴县署公堂,慷慨陈词,县知事以“哄闹公堂”罪将其逮捕。

1926年春,李家俊被释放出狱后,往来达县、宣汉、成都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李家俊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中共万源特别支部建立,李家俊任书记。在万源固军、白羊、旧院、井溪等地宣传革命理论,培养进步青年,建立农民协会,发展党的组织,组建农民武装,筹划武装起义。

1929年初,李家俊任起义领导小组组长兼总指挥。4月27日,起义队伍300余人汇集固军坝龙潭河边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宣布川东第一路游击军正式成立。5月12日,李家俊率领起义军在白羊庙突袭军阀刘存厚部第六连,打响了固军坝起义第一枪。

1931年10月,因叛徒告密于重庆被捕,11月18日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徐永弟

徐永弟(1904~1932),四川大竹县杨通乡人。

1924年考入大竹县立初级中学,写诗作文,抨击黑暗社会,抒发救国激情。

1927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大竹县委选定五区杨通乡为武装暴动据点,派徐永弟到五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领导农民抗租抗粮。

1928年初秋,徐永弟入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在读书时参加学生中的革命活动,并参加团省委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共青团自贡特支书记,中共郭家坳区委书记,中共自贡中心县委工运负责人。

1931年,先后担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中共江巴县委宣传部长。受命到又新丝厂开展工人运动,不久,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秘密发展党团员十余名,及时组建了党支部并兼任支部书记。

1931年秋,接任中共江巴中心县委组织部长。领导工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罢工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成立了“反日团”,筹备发动中心城市武装起义。1932年1月9日黄昏,在凤凰台街茶馆与军支书记李惠康研讨工作时被国民党特务抓捕。第二天即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28岁。

张鲤庭

张鲤庭(1887~1933),四川达县县城大北街(今通川区大北街)人。出身书香门第。早年任小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与戴治安、陈慕勤等一起,在学生和民众中散发《极乐地》、《改造社会》等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同戴治安等组织群众集会,带领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向群众进行反帝爱国宣传。

1921年,与戴治安一道,以达县县立中学、开明小学、蒲家“五高小”等校为据点,在学生中大张旗鼓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建立“青年读书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戴治安、牟永正、赵孟明、李冰如等在达城秘密成立达县“中山青年团”,组织进步师生,辗转城乡,积极进行革命宣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任中共达县城区支部负责人。是年秋,任中共绥定(达县)县委委员。1929年春,中共绥定县委改组,任县委宣传部长。

1933年10月,红军解放达县后,即刻与中共地下党员一道,主动接受红军分配的任务,积极开展工作。1934年冬,被张国焘“左”倾错误路线所害。

1951年,中央慰问团对张鲤庭亲属进行慰问和抚恤,达县人民政府根据张鲤庭的革命事迹,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戴治安

戴治安(1894~1934),四川达县蒲家场人。

1921年,任达县教育局视学兼蒲家“五高小”校长,与进步教师一道,以达县县立中学、开明小学、蒲家“五高小”为据点,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新文化,传播新思想。

1926年秋,与张鲤庭在达县中学组织张爱萍、魏传统、王荣澍等学生骨干成立革命文学团体“烂漫社”。年底,以“烂熳社”为掩护建立了“绥定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吸收张元昌、张爱萍、魏传统等积极分子入团。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戴治安联合进步教师和学生秘密组建“中山青年团”,将赵孟明、江仁安、张爱萍等数十名团员分配到蒲家、罗江、东岳、河市、金垭、马家、兴隆、黄都等场镇学校和达城明达公学,以教书为掩护,举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转移重庆,是年夏不幸被捕,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和达县旅渝同乡出面保释,于1933年10月出狱。红四方面军解放达县城后,戴治安任中共达县第二区区委负责人。12月,红军收紧阵地,戴治安到通江苏区工作,1934年6月狱伤复发,逝于通江文溪口。

1959年达县烈士陵园落成,其英名镌刻于革命烈士纪念碑。

牟永大

牟永大(1905~1935),四川达县蒲家场人。

1922年考入达县绥属联中。常和进步学生一起举行罢课和游行示威,参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制日货”的斗争。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返回达县,在蒲家五高小任教。其间,同牟永正、江仁安、赵孟明等进步教师一起,宣传共产主义,揭露地主豪绅剥削人民的本质,怒斥封建军阀和官僚欺压人民的罪行。1928年,与兄牟永正一起,负责搜集敌人情报,同时在蒲家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开办夜校,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

1929年下年,为避军阀刘存厚抓捕,化名刘颖达,赴成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3年返达,在县政府任助理员。联络在农贷处供职的柏颖阶,秘密组织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绿衣社”,为川陕苏区红军侦察敌情,传递情报。

1934年6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受尽酷刑。1935年1月26日,被杀害于达城南门河坝,时年30岁。

邹映兰

邹映兰(1915~1935)又名定朝,女,四川万源玉带乡人。出生佃农家庭。其父擅打猎,跟父亲学得一手好枪法。

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解放万源西北地区,建立苏维埃政府,邹映兰参加赤卫军,积极投入打土豪分田地斗争。

1934年3月,红四方面军在万源庙垭场石灰井举行射击比赛,邹映兰要求参加比赛,被警卫拒于场外,徐向前总指挥准其入赛场,并让身边警卫员给她一支枪,邹映兰接过枪熟练射击三枪,连中靶心。随后,邹映兰调红胜县苏维埃任妇女委员。

1934年5月,邹映兰主动带领红军尖刀连,晚上从走马坪出发,绕过河口马家营,攀登悬崖绝壁,摸行崎岖山路,拂晓逼近敌军司令部,前后夹攻敌人,不到一小时结束战斗,歼敌4000余人。邹映兰在战斗中毙敌10余人,缴获手枪3支,受到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嘉奖。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参加长征。邹映兰奉命率县宣传队和石窝区委干部作善后工作,在掩护同志突围后,泅水抢渡时被俘。坚贞不屈,壮烈牺牲,时年20岁。

彭龙伯

彭龙伯(1904~1935)又名彭真。四川达县映山乡(今属达川区双庙乡)人。1916年入达县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东渡日本学医。1928年秋,党组织召其回上海,随后派往莫斯科医学院深造。

1931年春学成归国。5月到中央苏区,任闽粤赣边军区总后方医院医务主任。1931年底,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兼职教员。1932年3月,带领学员配合三军团医院,随部队主力参加赣州战斗。随后到五军团支援攻打福建龙岩和广东水口的战斗。9月,任中央卫生学校校长。先后开办军医班、看护班、调剂班和卫生员班,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医务人才。

1933年5月,调任红一方面军卫生部长。亲手编写关于疟疾、痢疾、疥疮和下肢溃疡四种病的防治方案发各医疗单位,使各种多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亲自为红军指战员和当地群众医伤治病,为30多名难产妇女成功施行剖腹产手术,被誉为“红色医疗专家”。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5年6月,任中央卫生部保健局局长。当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川西宝兴县灵关镇,彭龙伯从王稼祥住地前往中央卫生部参加会议,途遇国民党军飞机轰炸,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唐在刚

唐在刚(1904~1935),四川开江县广福乡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

1930年6月,中共信江特委改组为赣东北特委,唐在刚任特委书记。

1930年11月,中央决定建立中共赣东北省委,唐在刚任省委书记。1931年2月,中央改组赣东北省委,唐在刚改任中共余江县委书记。后调任省委组织部长。8月,任赣东北省军委主席。

1932年上年,兼任红10军政治委员。10月,任闽浙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总指挥。

1933年初,中央将闽浙赣红10军调至中央苏区组建红11军,唐在刚将省机关警卫师与各县独立团组建成新的红10军。1934年7月,中央将新建的红10军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调离闽浙赣根据地。

1935年2月,将部队改编成3个游击大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6月,敌人调集4个师“围剿”闽浙赣游击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发动猛烈围攻。唐在刚亲率警卫连掩护大部队转移。突围到苏源山区仅剩七八人,弹尽粮绝。7月20日,下山找粮的徐志荣叛变后带敌搜山,唐在刚用仅有的3发子弹击毙两敌后饮弹牺牲,时年31岁。

徐彦刚

徐彦刚(1907~1935),四川开江县甘棠乡人,出生富裕农民家庭。1926年夏,参加反对日轮“现德丸案”和声援五卅运动被捕,经同乡赵秉兴老师保释回家,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随军校学生编入中央独立师第1团,后改为二方面军教导团。8月2日,随教导团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0月,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在酃县水口,毛泽东派徐彦刚、陈伯钧、游雪程到井冈山地方农民武装袁文才部做团结改造工作。

1930年1月,莲花县赤卫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6军第3纵队,徐彦刚任第3纵队司令员;6月,红6军改编,徐彦刚任第9师师长。

1935年5月,敌调集其号称没有打过败仗的第19师成铁侠旅和第62师追击红16师。徐彦刚先同敌人兜圈子,后以虹桥为主战场实施伏击战,全歼敌1个团,击溃1个团,俘敌500余人,缴获枪千余支。此时,红16师发展到5000余人,苏区也有较大发展。

1935年6月下旬,蒋介石调集60余团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徐彦刚率部两次突出重围,身负重伤。为不影响部队行动,留下一名警卫员和一名卫生员,隐蔽在永修、靖安交界的云居山,一边养伤,一边坚持斗争。9月22日晚被敌人杀害,时年28岁。

赵明恩

赵明恩(1910~1940)四川达县蒲家场人。早年就读达县第五高级小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和戴治安、张鲤庭等进步老师引导,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25年考入达县中学读书,与同学牟永正、江仁安等一起创办《半月刊》,开展革命宣传,同国家主义派作斗争;1928年,在蒲家场永兴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上半年,游击独立师接连遭受重大损失。同年6月整编为一个营(又称游击队),赵明恩任营长。带领游击队实行新的斗争策略,整顿党的组织,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使游击队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由50多人扩大到近700人,多次粉碎敌人川陕两省地方武装和胡宗南军队的“围剿”,建立了以南江县桃园为中心,纵横300里的游击根据地。

1940年3月,游击队转战到碑坝(今属陕西省南郑县)山上,被强敌四面围攻,战至天黑,大部壮烈牺牲,赵明恩率通信班长杨芝芳等4人突出重围,在猪槽沟休息时,叛徒杨芝芳乘赵明恩极度疲劳睡着之际将其枪杀,时年30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江县人民政府查获凶手。

1959年10月27日,在南江县城将隐藏多年的叛徒杨芝芳处以枪决。

牟永正

牟永正(1901~1941年),四川达县蒲家场人。

1925年响应“文艺还乡”号召,持郭沫若手迹证明应聘到达县私立明达公学任教。1926年,在陈毅指导下,同李家俊、张元昌、田闻蝉、姚希夷等十多人秘密成立“达县革命文学研究会”,192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春任达县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蒲家支部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不久,应李家俊邀请到万源固军坝,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1932年,考入北京华侨救国军干部训练班。后被人告密,训练班将其开除。回川后,辗转梁山、重庆、成都、壁山等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活动。

1936年返回达县,在达城二小任教,组织“自力读书会”,创办“小学旬刊社”,以“达县县立城区第二小学全体教师”名义给郭沫若写信,请其为二小作校歌。郭沫若按信中介绍的情况,立即写了歌词寄回,全校师生和达城民众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1940年秋,到乐山牛华溪,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因长期受到敌人追捕,积劳成疾,1941年春,在乐山牛华溪振华小学病逝,终年40岁。

1957年12月,达县人民委员会根据其革命斗争事迹,追认牟永正为革命烈士。

郑少愚

郑少愚(1911~1942),四川渠县鲜渡乡人。

1932年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学习。在校期间,与中共党员胡春浦来往频繁。经胡介绍,与中共党员、《中国空军》杂志编辑龚仪宣相识,并配合龚仪宣搜集空军情报,为当地中共地方组织收转延安来的书刊、文件。后由胡春浦、李浩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刻苦学习,飞行训练、特技飞行分段考核及结业总考,均名列榜首。航校毕业后留校任飞行教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被编入飞行大队任少尉分队长。同年8月14日,日机轰炸上海,首次驾机迎战,不幸负伤。

1938年5月,重庆空战,孤胆截敌,作战英勇,击毁日机2架。先后晋升为中队长、大队长,战功卓著。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曾先后两次接见。

1942年春,率中国飞行员前往印度卡拉奇接收美机。回国时途经印度泽波尔飞机失事殉难。时年31岁。

1981年11月27日,渠县人民政府追认郑少愚为革命烈士。

李章材

李章材(1922~1948),女,四川达县黄庭乡人。1937年入万家小学读高小,受中共党员、班主任秦朝亨教诲,萌发革命思想。

1939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开江县女子中学。参加进步师生组织的歌咏团、剧团,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坚决反对学校奴化教育,拒绝参加三青团。1942年秋,考入省立达县师范学校。1947年,任大树中心校校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聘用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为教员,把学校变成党组织的重要活动据点。与中共川东地工委第一工委委员王敏之妻周楠若等人一起,利用国民党妇联名义,公开成立大树妇女会、黄庭妇女会。在虎南地区发展妇女会成员300余人。将《土地法大纲》油印成册,通过学生发送农民。利用课余、夜间深入农村院坝,用“摆龙门阵”的方式,揭露国民党政府如何剥削压榨农民,组织农民反对地主剥削,几个月内,农民积极分子遍及大树乡。

1948年,虎南“二月暴动”失败后,党组织决定共产党员、外来干部和游击队骨干分散转移隐蔽,李章材化名李煜。同年3月25日被捕。经受多次酷刑审讯,坚贞不屈;4月6日,被枪杀于达城通川桥南梧桐梁,时年26岁。

1957年,达县人民委员会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王代甲

王代甲(1902~1949),四川大竹县八渡乡人。

1948年5月,经陈以文和杨迅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担任天池山区游击武装负责人。

1949年6月,国民党罗广文部突击一营和一个保安中队在八渡“清乡”,点名捉拿王代甲及其儿子王启熙、王启烈(均系中共党员、秘密武装队员)。敌人为了诱捕王代甲父子3人,在八渡乡关押不少无辜群众,于当场天集体枪杀了王世民、周在荣、王世贵、王海儿、汪四儿、徐代文的妻子张芝花等6人。并扬言,如果抓不到王代甲,将继续滥杀无辜。6月29日,王代甲率子王启熙、王启烈毅然下山到八渡乡换救群众。党的干部得以转移,当地群众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7月16日,王代甲父子3人被罗广文部杀害于大竹县城。

杨汉秀

杨汉秀(1912~1949),女,四川广安县人,后入籍渠县渠东乡。其父杨懋修曾在杨森部任师长,家为川东巨富。1926年杨森驻军万县,杨汉秀转入万县女中就学。朱德时任杨森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常到其家,讲述青年志向、革命真理,使其深受影响。

1934年,杨汉秀不顾家人反对,坚决退掉包办婚姻,毅然与贫苦农民之子赵致和结婚。婚后夫妇一同去上海读书,此间接触许多爱国热血青年,准备将来为拯救国难干一番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向往去延安参加抗日斗争。杨汉秀向家庭教师朱挹清表示,“无论杨家铁门或四川剑门,岂能锁囚于我?纵然是爬,也定去延安。”

1940年春,带着朱挹清推荐信乘车北上,几经波折终于在山西省五台山区见到了朱德总司令,不久随朱总司令到延安,进入延安女子大学第七班学习,毕业后,被派往关中专署工作。

1946年初,由朱德、王维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接见后,被派回四川工作。

1947年7月,中统特务漆旭告密,渠县特委会以“延安来人”为由将杨汉秀逮捕,押解省特委会。经中共党组织和统战人士多方营救,被保释出狱,回渠县后及时投入龙潭起义准备工作。

1948年9月,因军统特务柳自修告密,杨汉秀第二次被捕,转押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9月,被秘密杀害。

唐虚谷、张静芳

唐虚谷(1908~1949),四川渠县拱市乡人。其妻张静芳(1912~1949),渠县渠江镇人。

1928年弃职离乡,赴成都尚智学院读书。次年转赴上海求学。此间,接触了马列著作和其他进步书刊。

1932年春,唐虚谷回渠县,到岩峰小学任教。执教中组织“革命行动社”,发动进步青年阅读革命书籍,同年夏,唐虚谷与张静芳结为伉俪。同年秋,夫妇到岩峰小学任教。课余指导学生阅读《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等书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唐虚谷夫妇全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夏,联络宝城、临巴、清溪等地学校师生,成立“抗日救亡模范团”,排练文艺节目,组织演讲队,在渠县城乡和营山、大竹等地宣传抗日。1939年3月,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吸收唐虚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初,在万县工作期间,组建“辅民煤厂”工作夜校,组织工人学文化,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人类社会发展史,讲剥削制度产生及恶果,启发工人开展斗争。

1941年5月,唐虚谷化名刘本立,赴万县云安盐厂工作,领导该厂党组织,启发提高工人思想觉悟,组织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声势浩大,震动万县当局。

1944年秋,唐虚谷夫妇秘密组织“生期会”、“兄弟会”,团结群众,从中发展党员;兴办义学,接收贫苦子弟入学。张静芳自编教材,使学生既学文化,又学革命道理。

1946年初,唐虚谷夫妇到重庆红岩村参加南方局举办的学习班,学习毛泽东著作和中共七大文献,8月返回万县,住长滩场,发动群众抗丁、抗粮、抗税。

1948年2月,唐虚谷任中共川东南岸工委书记,领导当地武装斗争。因叛徒出卖,唐虚谷、张静芳夫妇于5月1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6月20日,唐虚谷夫妇被囚于重庆渣滓洞监狱。

1949年11月14日,国民党以转移为名将唐虚谷、江竹筠等30余名革命者杀害。同月27日,张静芳被害于国民党渣滓洞监狱集体大屠杀。

彭立人

彭立人(1923~1949),四川达县赵家场(今达川区赵家镇)人。

1938年考入省属达县联合中学。创办“都来看”壁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发起组织青年读书会。

1939年暑假,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担任联中党小组长。不久任中共联中党支部书记。发动学生反对校长强迫学生集体参加三青团,带领学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45年4月下旬,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请求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参加南方局青委组织的“川东农村工作组”学习。于8月下旬回到达县,以小学老师身份为掩护,领导工作组开展革命活动,在赵家办一个果园农场,作为党组织活动基地。

1948年初,中共川东地工委第一工委在虎南地区举行“二月暴动”,彭立人组织策应,提供枪支弹药。5月任中共达县特别支部书记。领导特支在木子、河市、申家、渡市分别建立了中共支部。并于9月中旬率队参加华蓥山大起义中的渠县“龙潭暴动”。

1949年6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1月29日,被敌人枪杀于重庆松林坡。解放后,人们将其当年建立的果园称为“立人果园”,其家所在的村被命名为“立人村”。

赵相铁

赵相铁(1947~1979),四川达县石梯镇赵家坪人。

1965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33984部队482团7连连长。是全军出名的“铁连长”,被军区树立为“学雷锋积极分子”,荣记个人二等功。

1979年3月4日,该部接受了上级攻打中越边境的607高地的任务。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敢打敢拼,敢冲敢杀,在多处负伤后依然英勇前行,终不幸牺牲。

刘照东

刘照东(1969~1991),四川达县石桥镇刘家坝人。

198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入团。1989年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间曾两次获得嘉奖。

1990年退伍后,在达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工作。

1991年8月9日凌晨,在与持刀歹徒搏斗中英勇牺牲。根据该同志的一贯表现和英勇事迹,四川省公安厅给他追记一等记,中共达县市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达县地委授予他“模范青年卫士”称号。

1992年4月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烈士”。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邱霞 通讯员 郑丽天 王勇 整理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