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乡村碾米匠

发布时间:2021-09-24 11:2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碾槽,碾磙,碾架,还有金灿灿的稻谷,一头大黄牛,在碾米匠的吆喝声中,“哧溜,哧溜”地喘着粗气,不停地拉着碾磙顺时针转动着,构织成了一幅乡村碾米图。

在上世纪70年代前,川东北一带的乡村物质文化生活十分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人们日常吃的大米,全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那时,每个生产队都有一间碾坊,一般都是建在坚硬平坦的大石板上,上面搭了一个草棚,由固定的人来负责碾坊的碾米工作,专门为每家每户碾米磨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碾米匠”。

碾子主要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碾槽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块宽阔的石板上,高于地面约20厘米,凿出一个一丈见方的圆形碾糟来,顺着碾芯錾出一条条齿路。碾芯轴用青杠木或生铁棒做成,陷于碾芯处,便于固定碾磙;还有一种是用若干条弧形的石头,做成石槽连接成一个大圆圈。碾磙是用坚硬的青石打磨成一个圆形的车轮状,长约80厘米,高约70厘米,由碾架将碾磙的两头固定在碾槽里,碾架由一根粗壮的直木从碾磙的中心穿出,控制碾磙始终绕着碾槽转动。

一个碾磙有几百上千斤重,一端固定在轴芯的木桩上,另一端则连接枷担上的“牛打脚”。牛拖着枷担,牵引着“咿咿哑哑”的碾架,绕着碾槽转,从而带动碾磙碾米。碾米时,为了确保稻谷碾出来无碎米,要先在碾槽内铺上一层谷糠,然后把稻谷放入“摞子”内碾破谷壳。摞子形同于磨面的石磨,圆形,分上下两层,每层直径40厘米,厚度30厘米左右,由多根圆木拼接而成,摞子上下层都刻有齿路,有摞眼,摞膛,谷子通过摞眼,到摞膛,经碾压后顺齿路溢到摞槽内。其作用是把稻谷破壳而不脱壳,然后放入碾糟用碾滚碾压,这样碾出来的米,破碎小,出米率高。

把通过摞子摞出来的黄谷,倒入碾槽内的谷糠上铺平,碾米匠便会给牛套上枷担,将牛眼用布罩蒙上以防牛在转圈过程中产生晕眩而“罢工”。随后,碾米匠便坐在碾架上挥鞭赶牛,牛走磙动。石磙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进行反复碾磨,直到谷壳与大米分离,放入风车内车净扬干,再用簸箕和米筛把未碾干净的谷子筛出来,去除米中的石子等杂物,便可下锅食用了。中途,碾米匠会停下碾磙,用一把带齿的木耙,将碾槽内的稻谷反复地翻动几遍,使其受力均匀,再挥鞭赶牛让碾磙转动起来。通过用轹子磨破谷壳,既可缩短碾米时间,又可减少碎米,而且出米率在70%以上。

一个正规的碾槽,一次可碾谷子一百三十斤左右,需要二三个小时。大集体生产那些年,粮食都由生产队统一分配,分粮时间由生产队队长决定。但逢稻谷收获之后,便会按人头每人分上几十斤来“尝新”,其余稻谷会储藏在生产队保管室内,待年终决算时,以平均工分为标准分配粮食,如果达不到平均工分数,还得用钱进行找补,人们称之为“补钱”。那些年,生产队的补钱户,一般都是在外做手艺的匠人和有人在外上班工作的家庭,因家中的男劳力常年在外,少一个人出工挣工分,补钱称粮是常有的事。

乡村碾坊拉碾磙的牛,都是用黄牯牛(公牛),那是因为黄牛体质好,受热程度比水牛强,牯牛的力气大。但大集体年代,耕牛属集体财物,农户只能代养评工分,农忙季节耕田犁地由生产统一调配。碾坊里用牛还得给生产队交钱,一头牛相当于一个全劳力的工分值,这跟在外做手艺的人一样,也要给队上交“副业款”。

每到生产队分粮季,碾坊的生意就特别好,一般都要占轮排队,不少人为了抢碾子碾米,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去等候。没办法,家里没有存粮,灶屋里的锅儿吊起等米下锅,要不然一家老小只有饿肚皮的份儿了。有时为争轮排位还会发生口角言语,甚至于大打出手。这时的碾米匠会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劝阻双方停止争吵,并毫不客气地批评争轮次的人,以免耽误碾房生产。

“进门是黄衣公子,出门是白面书生”,这是对乡村碾坊的真实写照。然而,碾坊碾出来的米都是糙米,呈黄色,没有机器打出来的米白净。那是因为碾磙在碾压过程中,去壳没去皮,表皮的一层黄皮没除去,不但米质不白,在锅里煮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吃起来硬度大,不柔软,连蒸干饭沥出来的米汤也是白中带黄。

大集体生产时,乡村碾米匠靠收取碾米加工费为生。一百斤谷子只有几角钱,一天收入在两块钱左右,除去上交生产队的“副业款”后,剩下的也不多了。实话说,干碾米匠这行也是个体力活,虽然不挑不抬,但工作时间长,确实很辛苦,常常是起早贪黑地在碾坊里劳作,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有时连三顿饭也没吃抻展。俗话说,变了泥鳅就不怕糊眼睛,为了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自己苦点累点也值得。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后来的人民公社成立了农机站,购买回柴油机打米磨面,一个公社只有一处打米房,打米磨面的人多,有时打一挑谷子要排一天的队。但人们乐意吃机器打出来的米,耽误一些时间也无所谓。再后来,农村部分地方通了电,每个生产大队也有了米面加工房,人们打米磨面更加方便了。

渐渐地,乡村碾米坊和碾米匠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某一天偶然在乡间的田边地角,看见长满苔藓的碾糟时,你便会想起阳光下的碾坊、光着上身的碾米匠,以及金灿灿的稻谷和拉着碾磙的老黄牛来。(山溪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