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民生

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1-08-02 16:0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贯彻落实省市委决定、深入推进宣汉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达州日报网消息    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21年7月30日在宣汉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宣汉县委委员34人,候补县委委员8人。县级领导,各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和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县委各巡察组组长,县重点工作督查组、县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县第十三届五次党代会部分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宣汉县委常委会主持。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作了讲话。

全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听取和讨论了冯永刚代表县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宣汉县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陈军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了2021年上半年县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县委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谋新奋进,主要指标稳步增长,争创百强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全县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是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围绕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就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科学部署。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围绕建设创新驱动策源地、创新资源集聚地、科技成果转化地以及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三地一城一中心”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构建主城引领、点带结合、全域创新的“一核四带多点”区域创新格局,着力实现达州在全省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大幅提升的“四个大幅提升”。全县上下务必对标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宣汉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宣汉提供强大动能。

全会提出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高能级创新平台、高价值创新产业、高水平创新主体、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品质创新生态、高质量创新供给“六高”重点任务,突出产业发展和民生供给领域,精准施策、强劲发力,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创新体系。

全会明确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经过“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产业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高地。到2025年,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达到90家以上,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全会提出了打造创新集聚区的战略构想,聚焦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普光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规划打造全县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区,着力提升柳池工业园、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等创新发展能力,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试点建设全产业链标准农业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提升全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全会提出,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要推动普光经济开发区加快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坚持一区多园、以升促建,对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指标体系,加快补短强弱。要打造全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高地,围绕锂钾、天然气硫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攻关。要争取战略科创平台布局,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创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省级科创平台。

全会指出,发展高价值创新产业。要增强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围绕天然气硫磺、微玻纤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锂钾综合利用“四大支柱产业”和现代钢铁、玻璃灯饰、建筑建材“三大延伸产业”,筑牢科技支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推动文旅产业科技创新,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广应用,推进文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围绕农业新品种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大领域,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全会指出,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要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切实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要发挥科研机构创新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微玻纤产业研究院(南玻院西南分院)、郑绵平院士工作站、省畜科院川东分院、菌研所等科研院所积极性,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要加强院(校)县合作,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全会指出,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要加快创新人才引育,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观,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创新方式引育人才。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以创建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为引领,通过推广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经验成果,提高人才“精细服务”水平,实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等方式,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激情。

全会指出,打造高品质创新生态。要加大财税支持创新力度,完善科技创新预算管理,强化科技创新经费保障和科技创新政策激励作用,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减轻企业科技创新负担,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成本,聚力打造AA+投融资平台,带动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融资能力。要深化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健全市场化技术服务交易体系,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能力。要推动区域创新开放协作,主动融入万达开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动承接西部科学城科创资源外溢,将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引进来”,推动宣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走出去”。要营造全民支持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政务环境,加快建立完善尽职免责容错机制,搭建企业与专家互动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科创氛围。

全会指出,强化高质量创新供给。要强化教育卫生领域科技支撑,以建设全省教育强县为引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推广应用,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教育系统。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推广应用,推进医疗卫生业务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加强与省内外大型三甲教学医院构建帮带、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技术水平。要强化绿色发展领域科技支撑,深化绿色科技运用,全方位提高数据收集、执法监察、环境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能力。要强化社会治理领域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政法大数据平台,提高执法办案质效。建设“清廉乡村”线上公示平台,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基层治理取得实效。着力建设“智慧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会强调,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创新发展组织体系。要健全考评体系,完善创新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要严格政策落实,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效果评估和结果运用。

全会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对标百强、指标有差距,放眼全省、竞争有压力,剖析自身、发展有制约。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优势,有政策机遇、有资源条件、有项目支撑。做好下半年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县委部署要求,拿出超常举措、采取过硬办法,狠抓产业转型、筑牢发展支撑,狠抓财政收入、夯实发展保障,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狠抓城乡统筹、拓宽发展空间,狠抓民生保障、共享发展成果,狠抓开放合作、激发发展活力,狠抓创新驱动、注入发展动能,狠抓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确保今年GDP突破5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7亿元,实现在全省8个“百强县”培育县中分别进2位的目标。

全会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县委十三届二十五次全会(扩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提高站位强担当,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宣汉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完善机制抓落实,优化管理体制、组织方式、评价机制;要强化支撑促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成果运用、做大园区平台。

全会号召,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握大势、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创副“主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宣汉而努力奋斗!

记者:覃鹏举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