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红色文化 巴渠大地上不朽的诗行

发布时间:2021-07-06 09:3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静)川东秀壤,这里曾是川东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发源地;巴渠大地,这里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翻开历史篇章,回首峥嵘岁月,达州孕育了灿烂的红色文化,积淀着不朽的红色基因,一股股蓬勃的红色力量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革命事迹铸就时代烙印

风,携着红色的气息,吹拂着巴山腹地的绿水青山。

峰峦叠嶂的万源是连通川渝陕三地的经济、文化、交通重镇,也是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这里曾书写了彪炳史册、规模空前的“万源保卫战”。男女老少,大刀步枪,众多万源儿女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以悲壮惨烈的牺牲换取了反“六路围攻”的全面胜利,在红四方面军历史上浓墨重彩地绘出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一场战役。

从川东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清溪共产主义小组,到固军坝起义轰响川东第一声惊雷,揭开川东农民武装起义的序幕。

从营渠战役、宣达战役的星火燃烧,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巴渠儿女以东风之态助推解放军南下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吹奏起黎明前的冲锋号角……

一场场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役,一次次冲锋陷阵的披荆斩棘,历史硝烟的波澜壮阔浇灌出了鲜红的希望之花,盛放在达州的漫山遍野,房前屋后。

英雄人物承载前行使命

光辉岁月闪耀在记忆的长河,英雄人物筑起了时代的丰碑。

王维舟,1920年加入朝鲜共产主义小组,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的他为了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奉献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出生于四川东乡(今宣汉)的他,是达州土地上奔涌浪花中的璀璨一朵。

在达州这片广袤的红色沃土上,孕育了百余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诞生了“神剑将军”张爱萍、“开国上将”陈伯钧、“诗书将军”魏传统等22位共和国将帅。涌现了李家俊、徐彦刚、唐在刚等80多位著名革命烈士。吴玉章、陈毅、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和300余位共和国将帅曾在达州浴血奋战。他们的姓名出现在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诞生的精彩章节,以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点燃了奋进的红色火把,激励着无数后来人朝着光明、宽广的未来前行。

英雄的城市哺育了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人民守护着城市的矗立。勇敢朴实的达州人民,在革命战斗年代无畏牺牲、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段又一段革命斗争的动人乐章。8万余人参加工农红军,近3万人英勇牺牲,70余万人参加扩红支前投入苏区生产和建设,达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红色遗址定格历史沧桑

碧空如洗,绿树成荫,一座传统的歇山式全木质结构四合院安静地座落在通川区罗江镇神剑园内,这里是张爱萍将军的故居。

眼前是整齐摆放的陈设,耳边是贴心细致的讲解,80余件实物,400余张图片,60余幅摄影、书法作品……穿过时空的间隙,一件件器物让红色记忆变得有迹可循。

2003年,张爱萍故居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依托张爱萍故居修建的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统称为“神剑园”。一桩桩史实铺陈开来,一件件展品轻声低语,馆内大量的史实和文物,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将士的光辉业绩,再现了曾经那段激情澎湃、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

距达州主城区61公里,位于达川区西部片区,栖息着一条远近闻名的历史老街——列宁街。精雕细琢的牌坊古色古香,“扩大红军,拥护红军”“平分土地”等红色标语清晰有力,借着空濛的细雨,中国红色第一街瞬间把人拉回了当初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

而这,只是达州全境内定格历史沧桑的二三身影。

从庄严肃穆的达州红军烈士陵园,到气势雄伟的王维舟纪念馆;从笔直挺立的红三十三军纪念碑,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300多处重要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场馆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中最鲜活的“达州教材”。

传承时代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达州人民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奋进,在新征程的广阔海洋里乘风破浪。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