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民生

从“追兵”到“标兵”、从“陪跑”到“领跑”

宣汉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 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发布时间:2021-06-01 16:0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幺妹吔,哎!伙计吔,哎!走起哟 走——起——!嘿!嘿!嘿嘿嘿 嘿!嘿!嘿嘿嘿 嘿!”每当华灯初放、夜幕降临,或者徜徉在巴山大峡谷景区,一曲嘹亮清脆的的巴人钱棍歌总会萦绕在你耳边,让你感受到宣汉原汁原味的巴人歌曲。



神秘的巴文化,为景区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仅今年 “五一”大假,景区就接待游客 755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792万元……这是宣汉县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 ,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缩影。

数据为证,宣汉县2016、2017、2019年先后3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7、2018、2019、2020年连续4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排名从第65位上升到第48位。2015—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23.96亿元增长到400.2亿元,在全省排名从第50位上升到第36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14.57亿元增长到20.5亿元,在全省排名第30位,在达州市实现了从“追兵”到“标兵”、从“陪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宣汉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全面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三大战略”,加快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巴文化高地”,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目标阔步前行!

神秘的宣汉巴文化惊艳世界

随着罗家坝遗址发掘利用和宣汉祭司文字的发现,宣汉巴文化惊艳世界,神秘巴文化逐渐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宣汉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古代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遗址总保护面积达103万平方米,是我国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是我国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成都“金沙遗址”、“古蜀船棺葬遗址”,并称为“继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陶器等各类器物2500余件。尤其是M33号大墓出土的青铜礼器、兵器、彩绘陶器和印章等珍贵文物200多件,名震海内外文物界。2000年,该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和2016年,罗家坝遗址分别纳入了国家152处大遗址专项保护规划。





2013年春,宣汉奇迹般地发现了土家祭司文字,宣汉土家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土家祭司文字进行科学考证和研究,据专家初步判定,它应该是学术界苦苦寻觅的巴人文字,是研究巴人古文字的活化石。这是继罗家坝巴人遗址考古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这几年艰难的收录,已收录了5300多个字,并进行了定型、注义、分类。



宣汉祭司文字的发现,引来了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论证。大家一致认为,祭司文字正是学术界苦苦寻觅的巴国文字,并将宣汉祭司文字纳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言的流动与变迁”国家级课题中。

全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丰富的巴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巴文化挖掘传承活动,深入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在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0年9月23日,中国民协授予宣汉县“中国巴文化之乡”牌匾。同年9月,宣汉县被正式命名天府旅游名县。

2016年,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宣汉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将“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列为了奋斗目标,罗家坝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2017年4月,完成了罗家坝遗址70万平方米核心区域的整体普探,形成《罗家坝遗址整体普探报告》等普探成果,进一步摸清了罗家坝遗址的功能分区和文化内涵。

2017年11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省考古院主办的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宣汉)在宣汉县隆重举行,来自北京、重庆和四川的专家会聚宣汉,共同研讨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会议形成了在巴文化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汉共识”,突出了罗家坝遗址在巴文化研究学术界的重要地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巴文化由古代巴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宣汉罗家坝遗址是我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之一。1999年以来的考古工作,发掘出巴文化的大型墓地与高规格墓葬,表明罗家坝是巴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点。

2018年8月,宣汉成功举办了《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新书发布与座谈会,形成了巴文化研究又一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同时,顺利拍摄完成《考古中华·宣汉罗家坝》纪录片,于2018年11月下旬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进一步扩大了罗家坝遗址的影响力。

同时,扎实推进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和罗家坝遗址公园建设。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立足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达标国家一级博物馆展示水平,打造中国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2020年12月5日,博物馆主体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基础工程和地面一楼施工任务,正在浇铸主体二楼框架,预计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及停车场、广场、周边道路和绿化等配套设施。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室内装修及布展工作并对外开放。2020年6月开始,由宣汉县城乡规划编制中心牵头,委托重庆大学建筑设计院编制《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前详规文本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之中。

2020年9月29日下午3点,由导演哈文及其团队倾力打造,集歌、舞、特技、影像等多种演艺模式于一体,运用多种世界顶尖舞台艺术手段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巴文化史诗《梦回巴国》震撼首演,这是宣汉深度挖掘厚重的巴文化资源,打造的又一部文旅融合的精品力作。瑰丽、奇幻、炸裂……精妙绝伦的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巴文化盛宴。

2021年2月,《夜游巴山》于正式开园。这是巴山大峡谷景区继大型情景史诗《梦回巴国》剧目后的又一巴文化夜游巨作。通过全息投影、传感、编程、亮化等数字技术,打造出多媒体沉浸式全息光影互动夜间项目。结合巴文化及桑树坪森林,打造十多项感官互动游戏、让游客360°全方位立体交互体验,在景区邂逅一场夜游盛宴!该项目将沉浸式体验与巴文化、自然环境深度融合,为游客的巴文化夜游之旅添加了更多的乐趣!通过光影亮化技术让巴文化“亮”起来!

近年来,宣汉以巴文化为载体,在全县广泛开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活动,以穿巴人服展示巴人形象、以唱巴山歌传递巴山神韵、以跳巴人舞重现巴人风姿,使巴文化服务于群众性文化活动。



同时,省级非遗“土家余门拳”,土家迎亲、巴人钱棍舞、巴人迎客舞、巴人祭祀等一系列巴文化活动逐渐做出名堂,受到关注。巴人特色舞蹈《巴山女人》在“一带一路”2019年中泰文化艺术节上喜获金奖,文旅扶贫歌曲《山路不只十八弯》、舞蹈《巴人钱棍舞起来》等精品力作在央视展播,真正让巴文化在全国有声音。

文旅融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辈子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些偏僻的穷地方竟变成了美丽的新景区,我一个泥腿子变成了老板……”谈及文旅景区开发带来的变化,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村民覃永见笑弯了腰,他扳起手指向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五一’期间,我的民宿7个房间爆满,腊猪脚、野菜等土特产成了游客最爱吃的菜,几天下来收入了5000多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441.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26 亿元。同时成功探索出资源入股、劳动就业、经合组织、经营帮扶、农旅联动、文旅融合、广厦行动“七大脱贫模式”,有效带动片区102个贫困村、9.1万名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辐射带动包括重庆、陕西周边25个乡镇、50余万人增收致富,是全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最多的文旅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依托文化旅游业实现脱贫奔康的新路子。



这是2014年以来,宣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立足宣汉县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实际,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县域“开发扶贫战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举全县之力实施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旅游扶贫新路子的结晶。

今后,宣汉还将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统筹万达开及毗邻地区旅游资源,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大巴山”、“大三峡”旅游环线,全面提升宣汉文化旅游的引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以“巴文化”为底蕴,以“文旅融合”为抓手,以巴山大峡谷景区为平台,强力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必将走出一条“文旅交融、互促共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宣汉智慧和力量。


作者:张 平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