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倾情帮扶 助推乡村蝶变振兴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达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5-18 09:3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仅仅三年时间,达川区罐子镇和平村从省深度贫困村蝶变成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同样作为深度贫困村的万源市井溪镇落漩塘村,也于2018年底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它们的改变离不开达州市纪委监委的大力帮扶和支持。强党建、抓基础、兴产业……一项项举措让这两个曾经的贫困小山村变成了如今大家口中的“麻辣村”“幸福村”。

脱贫路上

一个也不能“落下”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市纪委监委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为和平村协调项目资金4100余万元,提供资金帮扶发展特色产业3200余亩,修建村社道路、生产路60余公里,安装饮水管道近20000米,修建山坪塘6口、蓄水池35口,解决22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105户29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短短3年,和平村这个过去的贫困小山村依靠着“两椒一蒜”、生态肉鸽等特色产业,成功摘掉贫困帽子,并先后被评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

“远、大、穷、美”是曾经的落漩塘村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印象。而如今的落漩塘村水泥路平坦宽阔、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民的钱袋子日益“饱满”,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活脱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这个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与市纪委监委的对口帮扶密不可分。

要发展,先修路。2018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为落漩塘村协调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修筑通组水泥路、硬化入户路,新建整治防洪灌溉渠道并改建通信基站,连接了通往大山之外的路、网。争取补助资金近500万元,帮助50余户村民改造危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0余户。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支持该村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还争取社会帮扶折合资金80余万元,实现47户17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8年12月,落漩塘村终于“扬眉吐气”,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持续发力

巩固脱贫成效

在顺利实现和平村和落漩塘村脱贫“摘帽”后,市纪委监委并没有就此松劲,而是立足脱贫“摘帽”巩固成效、持续发力。调动帮扶单位、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及全村群众等多方力量,切实督促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等工作。对存在返贫风险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同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举措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据了解,除了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市纪委监委机关还多次开展调研、走访、慰问活动,捐助资金物资;帮扶责任人坚持走村入户,深入交心谈心,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使脱贫“摘帽”成果得以持续巩固;积极帮助解决村民在发展产业中面临的问题,采取以购代销方式,组织认购帮扶对象生产的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增加村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同时运用“农民夜校”“民情院坝会”等平台,结合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集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解决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帮扶工作

既要扶贫更要扶“志”

在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指导下,两个村规范了《村规民约》,积极倡导乡村文明新风。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五比五评五看五晒”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群众树新风、换新貌,积极创建“四好村”,引领群众既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要“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从根源上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土壤。

再看如今的和平村和落漩塘村,一条条道路直通村户,村庄里绿树掩映,环境整洁优美,处处欢歌笑语,村民们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在4月22日召开的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达州市纪委监委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海涵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