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民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 宣汉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1-05-17 17:1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2016、2017、2019年先后3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7、2018、2019、2020年连续4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排名从第65位上升到第48位。2015—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23.96亿元增长到400.2亿元,在全省排名从第50位上升到第36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14.57亿元增长到20.5亿元,在全省排名第30位,在达州市实现了从“追兵”到“标兵”、从“陪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宣汉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全面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县城、南坝镇及普光经济开发区、巴山大峡谷景区“双核双区”,加快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巴文化高地”,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可喜成绩。

着力转型升级筑牢发展支撑

聚焦转型发展工作主线,坚持围绕资源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全力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做强新型工业。依托锂钾、天然气“两大万亿级资源”,积极构建以锂钾综合开发、天然气硫磺、铜基新材料、微玻纤新材料“四驾马车”为主导和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县域工业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由“资源开采型”到“资源开发利用型”的转型发展之路。天然气硫磺等产业稳步推进,微玻纤新材料、不溶性硫磺、铜基新材料等产业陆续投产,航达钢铁、二硫化碳等项目即将竣工,锂钾综合开发、致密气和高含硫气田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连续4年、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连续3年被纳入全省100个重点推进项目。做实招商引资,2015年以来,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25个、到位资金819亿元,引进了深圳正威国际集团、蓝润集团等7个“三类500强”企业。普光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87家、投产72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宣汉县被评为“首批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

做旺第三产业。扎实推进以巴山大峡谷景区为龙头、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峨城竹海、马渡关石林等景区陆续建成开园,红三十三军纪念馆等景区加快规划打造,2015—2020年,全县年游客接待量从426万人次增长到12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6亿元增长到108.8亿元,巴山大峡谷景区从2018年8月28日开园到2021年4月30日累计接待游客441.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4亿元,“梦里巴国、山水宣汉”旅游名片持续擦亮。宣汉县被评为“首批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成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巴山大峡谷景区被评为“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其文旅扶贫模式成功入选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大典型案例和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集选。县城西区新商圈、老城区体育馆商圈、西区休闲体育广场商圈、巴山红军公园周边商圈、北部新城商圈“五大商圈”功能日臻完善,商贸物流园规模加速壮大,累计入驻商户750家,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动能更加强劲。

做特现代农业。按照“高山药材、半山水果、低山种植、全域养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产业,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生猪生产,“蜀宣花牛+优质牧草”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宣汉县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先后3次斩获“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

做大城镇骨架。坚持“一核一副三城多极”城镇发展思路,突出县城核心,北城大道、滨湖路、达宣快速通道、商贸物流园区、张家坝片区、旧城改造片区、百节溪公园、渔禅寺公园、巴山红军公园“三路三片三园”全面建成,正在构建以向西融入达州中心城区发展为主轴、以南部高铁新区和北部滨湖新区为“两翼”的“一轴两翼”新格局;加快宣汉副中心建设步伐、力争南坝新城项目早日见效;精准推动普光产业新城、巴山大峡谷文旅新城、土黄高铁新城“三大新城”快速发展,同步推进胡家、马渡关等区域中心场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加快发展、协同发展,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3.5%。

突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创崭新局面,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抓脱贫,强推进。结合宣汉县既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又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最多的县”的实际,坚持区域扶贫与精准脱贫“双轮驱动”,全力打好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精神脱贫“五大攻坚战”,走出了一条“以开发促脱贫助增收”的脱贫奔康新路,全县211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20.58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实现了从“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到“全省减贫人口最多的县”的历史性转变。

抓重点,破难题。聚焦影响脱贫奔康成色的“硬骨头”,探索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广厦行动”,统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工作,累计消除农村危房、土坯房和泥夹墙房14.43万户,农村整体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观;创新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对各级模范户分别颁发特制红灯笼,引导形成“争当模范户、争挂大灯笼”的良好局面,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该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全省基层治理实践探索经典案例。

抓衔接,促长远。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力量总体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高标准打造了巴山大峡谷、西南片区“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7个。

致力改善民生释放发展红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全力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平等的公共服务,2015—2021年,共计推进完成157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教育成为“金字招牌”。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4—2020年,全县共有5.6万余名学子考上大学,其中76名考入清华、北大,宣汉中学被授予“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称号,尤其是2020年,10620名学子考入大学、首次突破“万人大关”,18名考入清华、北大,创历史之最,取得了宣汉中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在全省县级中学中排名第一、县职中本科上线人数在全省中职学校中排名第一的显著成绩。

医院成为“学习标杆”。强力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水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特别是县人民医院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级医院综合竞争力排名100强”,在全国排名从第92位上升至第89位,成为全省医疗机构“服务主责”提升学习标杆,赢得了“大型医院‘学协和、学华西’、县级医院‘学东阿、学宣汉’”的业界赞誉,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文化成为“崭新名片”。深入挖掘巴文化内涵,以建成“中国首个巴文化主题博物馆”为目标,加快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和考古遗址博物馆、公园建设,精心组织开展“让世界看见巴文化”系列活动,全国首台大型沉浸式巴文化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震撼公演、“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登上央视舞台,让巴文化成功从大巴山走向了全世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使命,面临新挑战,宣汉全体干部群众将坚决扛起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使命担当,全力答好“新阶段七问”, 以不胜不休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舍我其谁的魄力,全面迈出从“国贫县”向“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跨越的崭新步伐,为推动达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宣汉答卷”。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