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防灾减灾 筑起安全“堡垒”

发布时间:2021-05-12 09:4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2020年我市成功应对处置了“6·17”“7·16”等9次区域性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8万余人次。面对自然灾害,达州一直积极而为,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民生发展的脚步,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底气。

建立多部门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跨区域救援联动协作,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作为自然灾害高发地区,达州在应对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过程中,不断探索救援救灾工作新机制,在建立多元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提升受灾群众保障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

未雨绸缪强体系

高效有力的防灾减灾领导体制和综合协调机制,在达州正进一步完善。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调整完善市应急委和市减灾委,理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17个专项指挥部运行机制,加强了组织领导,增强了统筹调度和应急指挥能力,形成“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层级响应”的灾害应对处置机制。

2020年达州市(渠县)抗洪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市防汛减灾推进会议、防汛减灾工作调度会议10余次,研究分析汛期防汛减灾形势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点县(市、区)进行检查指导。全面落实县级党委政府防范应对洪涝地质灾害主体责任,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把防灾措施落实到每个隐患点。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组、点六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预警信息逐点、逐户、逐人传达到位,并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原则和“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包保责任制要求,坚决果断组织临灾应急避险,第一时间疏散转移受灾和受威胁的群众。

加强和规范灾情报送,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城乡社区在应急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全市基层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员、社区干部、居民骨干等为主体的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协助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

众志成城筑“堤坝”

信息报送、矩阵切换、单兵侦查、4G图传、视频交互……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正在抓紧建设当中。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将充分整合现有的气象、水文、公安、消防、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多种信息资源,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救援资源管理、物资装备准备、群众防灾避险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切实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应急管理部门和救援队伍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与火斗、与各种风险斗,必须要有尖刀和拳头力量。强化联动配合,按照“模块化、流程化、清单化”要求,制定洪涝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手册,与巴中市、广安市建立渠江流域洪涝灾害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并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快速、高效救援救灾。建立市级消防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等专业救援力量与蓝天、巴山、渔民等社会救援力量的定期交流机制,形成“区域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应急”格局。

通过地表裂缝监测仪等普适性专业设备,实现了威胁5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监测全覆盖、监测预警全时段,全部隐患点信息及监测员信息向社会公示公告,构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防灾网络。五年以来,共在696处隐患点建设安装自动化专业监测设备。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集中会商、第一时间调度指挥,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经过工作磨合实践,理顺了与有关部门的职责划分,切实做到了“统”“分”结合、“防”“救”结合,实现研判更加快速、决策更加科学,形成了齐心协作的强大合力。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比灾害更可怕的是对灾害的无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和方法。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等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向公众传播应急避险常识,教授自救互救技能,在我市成为一种常态。

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织现场救援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市、县减灾委结合一年一度的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展板、发放资料、开展咨询服务、进行现场救援演练、现场教授示范等方式,让广大市民掌握应急知识和紧急救援技能。去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共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送公益宣传短信500余万条,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抖音APP等线上平台开展科普知识宣传100余次,有效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村级全覆盖。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提升灾害信息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全年累计举办市、县培训班12次,培训灾害信息员2200人次。强化应急演练,我市把加强应急演练作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2020年市本级共开展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演练4场,县、乡、村各级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000余场,参与人数10余万人。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步伐,积极采取以公园为主,广场、学校操场等为辅的方式进行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今年以来,我市共对人民广场、市体育中心、四川文理学院、达州市第一中学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专业设计和打造,建成规范化的应急避难设施。主城区现有应急避难场所11个,全市共设置应急避难场所43个。

防灾减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这根弦。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能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建设成果。防灾减灾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势在必行,而且必须走在前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静 通讯员 唐小栋 摄影报道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