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徐彦刚: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发布时间:2021-04-19 11:1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谯继)“第二排左二,就是徐彦刚,是市档案馆在开江县收集到的。”在达州市档案馆,社区记者见到了一张极不平凡的黑白合影照,照片上面一排已显模糊的白色文字依稀可辨认出:民国拾伍年暑期留别纪念。由此可认定为,1926年徐彦刚在重庆中法大学就学期间,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同学好友的合影,此时徐彦刚19岁。此照距今快满百年,十分难得。

↑二排左二为徐彦刚

早年参加革命

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徐彦刚,原名徐兴华。1907年11月11日出生于四川新宁(今开江)县甘棠乡观音岩一个农民家庭。民国初年,其家迁至甘棠街上后,家境逐渐富裕。

徐彦刚5岁入私塾,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高级小学读书。1924年秋,考入重庆江北中学,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马列主义的熏陶。1925年9月,率领全班同学参加萧楚女、杨闇公等领导的“四川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举行的“九七”纪念周活动。10月,率领全班同学参加“四川贫民学社”领导的震动全川的反对日轮丸案爱国斗争。当局勒令徐彦刚全班同学退学。同时将徐彦刚等7名学生逮捕。一周后,徐彦刚经老师赵秉兴保释回家,遭到父亲怒骂,但徐彦刚追求真理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徐彦刚于1926年春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在学校里,他听杨闇公等老师讲政治时事。阅读了蔡和森的《社会发展简史》,以及《共产主义ABC》《向导》《共产党人》等革命书刊。从而立下改革社会、振兴中华的志向。不久,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投身到拯救民众危亡的斗争之中。

徐彦刚烈士

投笔从戎

参加秋收起义

1926年12月,徐彦刚与罗瑞卿、赵一曼一道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编入预科第六期,于1927年2月12日入学。

当时,学校校长是蒋介石,但实际领导权却掌握在共产党人手里。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陈毅做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军委派聂荣臻利用节假日在武昌小学召开军校党员、积极分子会议,军委书记周恩来也给军校党员作政治报告。生活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的徐彦刚,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政治觉悟提高很快。

徐彦刚和军校学生积极参加了武汉各界群众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集会游行。在收回武汉英租界斗争中,军校学生参加了武汉各界联合会的活动。徐彦刚是宣传团的活跃分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徐彦刚和同学们一道参加了声讨蒋介石罪行的游行集会,高唱《打倒新军阀》的革命歌曲。他下定决心,谁要站在革命的对立面,就要和谁拼到底!

1927年5月,因宁汉分裂,宜昌军阀夏斗寅勾结刘佐龙和杨森叛变革命,向革命中心武汉发动进攻。危急关头,徐彦刚报名参加组建学生兵团,与武昌农民讲习所的部分学生编为中央独立师,与卢德铭率领的中央国民政府警卫团一起,配合叶挺率领的独立师参与平叛。“南昌起义”前夕,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共产党人接到中共中央命令,开赴南昌参加起义,徐彦刚随中央独立师行至九江,被张发奎部缴械。

朱德给徐彦刚之弟徐兴蔚的复信

徐彦刚等一部分学生被安排到九江第四陆军医院附近露营。他和游雪程、陈伯钧等七八个人于夜深时溜出营地追赶起义军。到达安县后,恰遇党所领导的平江、浏阳等县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二十军独立团)在此休整,他们便加入独立团。不久,随独立团到达铜鼓。休整将近一月,毛泽东从安源来到了独立团。

9月9日,徐彦刚随独立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接着,随部队向长沙进攻,取得了醴陵白沙、东门市等战斗的胜利。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指挥员缺乏战斗经验,加之夏斗寅残部改编的第四团在阵前叛变,起义军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命令起义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结,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开始向井冈山进军。之后,徐彦刚随部队进入井冈山麓的水口驻扎,参加整训和发动群众打土豪的斗争,深得毛泽东的器重。

10月,前委会派徐彦刚、陈伯钧、游雪程上井冈山去改造袁文才部,派何长工去改造王佐部。徐彦刚了解到袁文才、王佐与驻扎在永新县东乡的国民党民团司令尹道一是死对头,便与何长工等人商量,采取以打埋伏的战术将尹道一消灭。接着,徐彦刚等请求毛泽东派去了20多名干部到袁文才部,帮助练兵和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同时,对袁文才进行革命教育,提高袁的思想觉悟。随后,袁的部队整编为一个营,袁文才任营长。游雪程任一连连长,徐彦刚任副连长,陈伯钧任第一排排长。1928年2月,袁、王两部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徐彦刚任参谋长,游雪程任政治处主任。5月初,第二团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徐彦刚仍任团参谋长。

1929年1月,为了粉碎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剿”,徐彦刚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等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他和200多名红军战士奋战在黄洋界哨口,坚持了20多天,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1929年初转移到永新、莲花等地开展游击战。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此时,红四军主力已向赣南出击,徐彦刚奉命率第三十二团一连和红五军第五纵队1个大队扼守黄洋界哨口,与敌苦战4天。在前面遭敌1个旅的攻击,后面大量敌军截住退路,左右是万丈深渊的危急关头,徐彦刚沉着指挥,一边率部队英勇抗击前后夹击之敌,一边命令战士以绑腿结成长绳,从绝壁悬下突出重围。同年4月,调任莲花县赤卫大队大队长。

突围受伤

惨遭敌人杀害

1930年1月,红一、三军团在浏阳县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莲花县农民赤卫队与闽南红军独立二、三、四、五团和莲花赤卫大队组建为红六军第三纵队,徐彦刚任纵队长。

8月20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攻打浏阳县文家市的戴斗垣旅。在战斗中,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和徐彦刚指挥第一、三纵队配合兄弟部队,一举歼灭戴斗垣旅三个团和一个营,俘敌千余人,缴获长短枪数千支,轻重机枪30余挺,并击毙了敌旅长戴斗垣。这是红六军、红四军、红十二军会师后,打的一个大胜仗。不久,红六军第一、二、三纵队改编为红三军第七、八、九师,徐彦刚任红三军第九师师长。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徐彦刚率红九师与红三军另外两个师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加上红十二军、红四军的配合,于12月30日下午,将敌第十八师全歼,并活捉师长张辉瓒。接着于1931年1月2日歼敌第五十师一半。5天内连打两胜仗,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5月,徐彦刚率部参加第二次反“围剿”,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敌第二十八师及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的大部,活捉敌师长公秉藩。随后,又歼敌第四十三师大部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的残部。9月14日晚,敌第五十二师与第九师在方面岭宿营,被红三军包围,15日晨发起猛攻。徐彦刚率红九师勇猛冲杀,最后全歼敌第五十二师及第九师一部,活捉敌第五十二师师长韩德勤。

10月,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牺牲后,徐彦刚继任军长。1932年3月,红一、三、五军团改编,徐彦刚被调往红五军团,仍任红三军军长。4月,徐彦刚率红三军同红一军团一起,参加了毛泽东指挥的漳州战役,共歼敌约4个团,俘敌1600余人。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徐彦刚率红九师在方石岭南围歼强敌,攻占漳州,立下战绩。特别是在南雄水口战役中,击溃敌军20个团。8月,在红一军团攻打兴国、宜黄的两次攻坚战中,指挥第3军担负强攻城门任务,他身先士卒,指挥部队同敌人拼杀,重创守敌,连克两座城池。

1933年1月,徐彦刚升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作战中,他先是与红一军团保卫局长罗瑞卿指挥两个师,以迅猛之势歼敌第五十二师师部及2个旅,接着,又指挥部队将敌第五十九师残部歼灭于登仙桥,活捉敌师长陈时骥。继而在草台岗战斗中,率红九师采用中间突破战法,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歼敌第十一师大部和九师一部,毙敌第十一师师长。6月,在红一方面军进行的整编中,调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10月,徐彦刚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到职后,立即指挥红十六师等部抗击敌人对该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

1934年5月,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后,徐彦刚又兼任该师师长。同年六七月间,红十六师在国民党的重兵“围剿”下,遭受严重挫折,全师仅余1个营的兵力。此后,徐彦刚积极倡导和组织恢复红十六师。11月,他毅然离开省军区机关所在地,奔赴鄂东南前线,率领新恢复的红十六师开展游击战争。不久,在崇阳、通城间的老虎洞战斗中,身负重伤。

伤愈后,他又重返前线,指挥红十六师连战连捷,仅在崇阳大源桥一役中,就歼敌第五十师第三百团两个半营,击溃4个营。当敌调集重兵向红十六师逼近,扬言要“活捉徐彦刚,消灭红十六师”时,他率部在虹桥设伏。战前动员会上,他斩钉截铁地说:“打垮敌人不是红军真本事,全部歼灭敌人才算真本事。”当敌进入伏击圈时,他一声令下,红十六师如猛虎下山,扑向敌人,歼其1个团,俘敌500余人,极大地振奋了湘鄂赣边军民坚持斗争的信心。

1935年6月,国民党军调集60多个团的兵力对湘鄂赣党政军机关及红十六师实施大规模的“清剿”,徐彦刚与省委书记傅秋涛一起组织党政机关及部队分3路突围。徐彦刚率红十六师第四十六团于7月中旬突过麦市河,拟在靖安、奉新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途中,他不幸身负重伤,只好把部队交给团政委明安楼,并叮嘱说:“这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把这支部队带回黄金洞,交给党,交给湘鄂赣人民,坚持下去。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在这一带坚持斗争,你们以后来找我。”战友们要抬着徐彦刚一道撤离,被他拒绝。尔后,他带着警卫员和卫生员到永修县云居山养伤。9月,不幸被歹徒黄盛彬三兄弟杀害。

一颗耀眼的将星就这样陨落在云居山深处,年仅28岁。聂荣臻曾高度评价徐彦刚:“徐彦刚是位好同志,一贯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功勋卓著”。1937年6月29日,朱德在给徐彦刚之弟徐兴蔚的复信中沉痛地写道:“徐彦刚同志之牺牲,为本党之重大损失。”徐彦刚短暂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参考了《党史博览》《闪耀的星群》等文献)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