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任河之水

发布时间:2021-04-07 10:4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万源境内,任河是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汉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巫溪,陕西省镇坪三县交界的大燕山,一反我国大小河流由西到东的常规,滚滚向西,接纳二十五条支流,以每秒八千八百立方米的流量,环绕城口、大竹河、紫阳三个重要城镇,穿越巴山,汇入汉江。

名字的由来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古代巴国“东至鱼腹,西至再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而任河流域,正是在描述的地域内。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0年),司马错定蜀;十三年(公前293年)任鄙为汉中守,十七年(公元前289),任鄙卒。传闻任鄙任汉中守的四年间,施仁政,抚巴人,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为巴人图腾“白虎”建庙封神,适时祭祀。尊重巴人的民风民俗,为以渔猎为主的巴人输入先进的耕种方式,倡导农桑,开启航运,改善了巴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汉水上游的巴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人感念任鄙的恩德,将这条巴国境内的河流命名为任河。

任河的航运

战国后期的秦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著名水利工程,皆出自秦灭六国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任汉中守的任鄙,完全有可能开启了任河的航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竹河区公所办公楼拆旧新建,旧房拆下来的石墩遗弃在办公楼前多年。这批石墩作为建筑物柱头的底座,雕刻精美,虽经岁月的沧桑,其花卉和人物图案仍依稀可辨。笔者曾数次观察过那批石墩,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幅牧牛图,牧童牵着一条头戴笼套的黄牛放牧,而不是常见的穿了鼻眼的黄牛。据有关专家考证,给耕牛穿鼻眼,是南宋以后的事情。而这幅牧牛图,与重庆市南宋时期形成的大足石刻的构图相似,由此推断,这批石墩形成的下限时间,至少在南宋以前。

川东的古民居,能在石墩上雕刻精美图案的,大多是大型豪华建筑,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商贸的繁荣。在农耕时代,水上运输,货物运载量大,快捷平稳,在交通不便的大山区,也只有水运码头,才能给一个场镇带来持久的繁荣。因此,以这批石墩为依据,大竹河码头繁忙的航运,至少可以推测为南宋以前,而不是一些文献记载的明代弘治和清代康熙年间。

曾经的繁华

1982年春,万源县委组织大批工作组下到各区、乡,推行土地下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笔者被分配到大竹区临河乡,入住白杨溪,村支书陈启瑶的父亲陈开志,已年过八旬,曾亲身经历过任河上的航运。

陈开志老人讲述:民国的时候,大竹河有很多船老大,挣钱吃饭,还有好多会造船的木匠。头一年的秋天,做生意的老板找船木匠打一条能装一万把斤的船。二年春天,装满春茶和黄表纸,请七八个船工,直发武汉。到武汉后,连船带货,一起卖给专门收川货的武汉老板。

老人解释道:紫阳上头的的任河,滩多浪急,船过木兰洞,那是险上加险,货船要从大浪里钻过去,船上的人衣裳都要打湿,船儿像箭一样飙得飞快,舵把子要眼睛清亮,手脚麻利,对准正道,稍微偏离,船脑壳就会撞在石头上,船翻货丢。从大竹河起运的货船,顺水到武汉要十几天,逆水把船从武汉拉回大竹河,要一个多月,还要一路请人拉纤。那个时候,一般的小老板都是连船带货一起卖,打空手回大竹河。只有几个大老板,在武汉收几船百货、花椒,请拉纤的拉回大竹河,再找挑老二发到宣汉。

陈开志老人的口述绝非虚构,在一些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万源县商业志》记载:清末民初,大竹河一带的物资,主要靠水运出境。达县生产的黄表纸,从宣汉起载,由背老二用背架子,肩负货物,翻越荆竹山、冲天观、马鬃岭、羊跳岩等高山峡谷到大竹河码头,再将城口、万源生产的盐巴、茶叶、生漆装船运到陕西、湖北。返回时,将湖北、陕西所产的棉花、布匹、药材运回大竹河,再转运宣汉、达县。当时,大竹河在川东一带颇有名气,是川、陕、鄂商贸物资的中转站。相继有“兴顺”“通益”“怀记”等大商号在大竹河营运。蔡兴顺的“兴顺”货栈,有船工二三百人,木船二百余只,货物年吞吐量一万吨左右,称得上航运繁忙,生意兴隆。航运业的兴旺,促进了大竹河的场镇的繁荣,全盛时期,古镇上有居民六七百家,人口三四千人,经商者两百余户,九百余人,经营饮食、茶馆、旅店、纺织、编织、山货。每逢赶场天,街道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1949年以后,汉渝公路开始商业营运,物资流向改变,任河的航运逐年衰退。五十年代中期,大竹河物资的进出,改由背老二运输。

二十一世纪初,钟亭至大竹河一段的任河,曾开发出旅游项目——漂流。任河水深流急,在漂流过程中,有速度轻快、惊险刺激的特点。那些年夏天,达州的游客纷纷到大竹河,体验任河水上之乐,成都、重庆、汉中、紫阳、镇巴的游客也曾慕名而来,还举办过漂流比赛。后因城口巴山电站,万源临河电站相继蓄水发电,任河流速变缓,热闹一时的漂流,归于沉寂。

颇值得一书的是:在钟亭乡汇入任河的坪坝河,盛产母猪鱼,笔者十几年前曾在这里的农庄里饱餐过一回,味道鲜美,至今难忘。

何谓母猪鱼?学名鳜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呈黄绿色而有黑斑、口大,鳞片小、性凶猛,食鱼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食用鱼,也作“桂鱼”或“花鳜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优美的诗篇,早已列入小学课文,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韩奕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