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对话515入驻艺术家(二)丨纸焰——冉启泉的重生艺术

发布时间:2021-04-02 11:1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静)火焰开始入侵,从纸张的中心向四周漫延,红黄色的火光舔舐着文字与图像,徒留下黑色的灰烬在风中翻滚、飘散……

大多数时候,“生活”二字包裹着艺术家的创作内核,当现实世界无法对生活遭遇的困顿作出解答时,一件又一件的艺术作品,便成为了创作者和解内心世界、寻找解脱出口的风向标。

浴火,而后重生。置身于冉启泉515艺术家工作室,在惊叹其对“纸张”本体和外化的再创造之余,摩挲着流动的线条,你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在他的内心世界溜达了一圈。

纸质综合材料作品《黑·C-180309》可以视为冉启泉《灰烬》系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把大量废纸、报纸等材料燃烧成灰烬时的状态保留下来,再通过组合与重塑、雕刻与型造,最终呈现出书与花的元素。”于黑灰的色调下,朵朵经浴火洗礼而绽放的玫瑰,从残缺与破碎的物质材料中浮现,这个过程本身暗含着冉启泉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也迸发着他对于重生和永恒的一声呐喊。与之前相比,当再次提及此件作品的创作之路时,冉启泉内心的那扇门似乎敞开了一些。“那时,一个在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去世了,我陷在悲伤的情绪里难以自拔,这件作品寄托了我对她的无限哀思。”

除了个人精神层面的发泄外,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冉启泉,自然也有着属于他的思考责任。“这件作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理解维度。”眼下,我们从外部世界接收源源不断的信息,被无穷的“文字”“图像”所笼罩,可一旦把这些信息符号放置于不同的语境或立场,视角和判断也会随之而变。冉启泉说,希望通过焚烧这一带有“毁灭”性质的艺术语言,刨除外物所附带的条条框框,卸去表象的涂脂抹粉,将更加本真和纯粹的“真相”保留下来。

《灰烬》系列如若聚焦于冉启泉内心情感的投射与延伸,那么《纸刃》系列则代表了他对于“形式表达”这一抽象概念的非常规化思考。

工作室内放置的《红·E-20202》和《红·D202011》均为《纸刃》系列的近期作品。何为纸刃,运用纸的剖面,以刀刃之外形,辅以消减、削弱之目的。“任何物象都无外乎点线面的组合,当线条成为作品唯一的阐述方式,图像与文字的多余能量就被削减了,我们的感官世界反而变得更加清明。”正是在这些起伏、动感的线条缝隙间,艺术创作者完成了自我内心的分解和重构。

相较于重视线条美感的《红·E-20202》,作品《红·D202011》则是以撕裂、扭曲等途径,将原本“方方正正”的图像进行打磨,从而呈现出与常规视觉不相符合的审美表达。“至于作品中的佛像,那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并无特定含义,更不必刨根问底。”关注作品背后的创作方式,而非深究画面本身;惊喜于图像呈现的更多可能性和趣味性,而非过多解读某一两个元素,这是冉启泉希望能给观者所传递的审美感受。

不难看出,从《灰烬》走向《纸刃》,前后两种极具反差的风格对撞,实则暗藏着创作者心态的重生,如今略显欢快的呈现方式,让冉启泉的生命和元素有了另一种可能。“我也不能始终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中,当人的心境变化了,笔下的画面自然也就变了。”冉启泉如此说道。

美术批评家、515艺术创窟驻会学术主持、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邓旭点评:

冉启泉的作品最终从彻底的否定中实现了一种超越,加缪认为“从反抗行动中产生了意识的觉醒,不论它何其的朦胧”。当冉启泉否定自身绘画原有的图像与意义,甚至去否定绘画的基本材料——“纸”,最终,一切的图像开始消失,一张纸也变得越来越窄,最后在几近于消失之时,一种新的“意识”“朦胧的”“觉醒”了,一张纸开始翻转,最终在我们面前以微薄的“厚度”存在。

一张纸只剩下了一个侧面的厚度,它薄得无法书写、无法绘制,纸的意义几乎消失。这是种对于世界荒诞性的否定,对绘画艺术既定价值的彻底反抗。反抗的结果便是:绘画的意义消失了,绘画也消失了,甚至承载绘画的那个平面亦消失了。如一场涅槃,毁灭一切,再在灰烬中重生。如同一片废墟荒芜中的一株嫩苗,冉启泉在破坏消解了架上绘画的一切元素后,纸微薄的厚度被保存了下来,这一点使得冉启泉的艺术探索没有最终陷入消解掉一切后带来的哲学真空。

在他的作品里,艺术更像是一种能力守恒的状态,此消彼长,在消灭了纸张的平面价值后,仅剩的厚度开始在艺术家的心中发生奇妙的变化,如同中国道家“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纸张残存的微弱厚度开始新的生成。

于是,我们看到了纸厚度的堆积,重新构建线条,线条的疏密再次构建起节奏与韵律,纸张侧面微薄的厚度再重新组合、堆积、挤压后,形成全新的艺术质感。这和“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的禅学状态类似,是“舍”“得”之间奇妙的平衡。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