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通川区 >> 社会 >> 

通川区:“有礼村庄(社区)”展新颜

更新:2021-03-16 10:47:29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杨)2月26日,通川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推荐、初审复审、网络投票、领导小组审核后,评选产生“有礼村庄(社区)”“有礼小区”各5个。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部分“有礼村庄(社区)”,近距离体验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通川区“有礼村庄(社区)”的文明新风尚。

朝阳街道塔沱社区:

打造全方位便民服务中心

朝阳街道塔沱社区成立于2007年,是连接主城区和西外新区的交通枢纽,常住人口2.7万余人,曾获得“通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文明社区”“四川省职工文化驿站”等荣誉称号。自“通川有礼”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发扬“团结、开拓、高效、争先”的精神,创新社区服务理念,开展各项有礼活动,全力打造优美、舒适、文明、和谐、有礼的新型城市社区,共创文明有礼和谐家园。

初到塔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你会误以为走进了某家公司的写字楼。因为是利用小区1楼的售楼部改建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显得格外“洋气”。从外看是一片玻璃外墙,明亮夺目;走进去,鲜艳的黄色内墙,既温暖又时尚,令人心情舒畅。

漂亮的塔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

“工作手牵手、服务心连心”,便民服务大厅正面墙上的10个大字,令人倍感亲切。该大厅实行面对面服务,群众可以近距离咨询办理相关事宜。大厅内设劳动保障服务、社会事务服务、文化卫生服务、城市管理服务、群众工作服务、计生管理服务、流动党员服务等7个专门的办事窗口,为辖区2万多名群众提供包括医保、就业、低保、党员服务、文化卫生、残联、计生等多项公共服务。

开放式的阅览室内,各类图书摆满书架,群众可随取随看。妇女儿童之家内,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活动场所,五彩斑斓的“儿童天地”,透着特有的蓬勃朝气。此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建有卫生室、警务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休息室、厨房、厕所)、国学班等。“有礼驿站”是该社区的志愿者招募中心,在这里,志愿者可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一定积分,以兑换相应生活用品。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了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好,社区干部先后到成都、重庆等地考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终的建设方案,让社区群众非常满意。

据塔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花碧兰介绍,升级打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功能齐全,为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方便、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朝阳街道塔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罗江镇金凤村:

文明“乡风”拂面来

罗江镇金凤村紧邻神剑园旅游景区,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条件优越的金凤村因“脆李”的质感而远近闻名,因“礼仪”而人气倍增。日前,金凤村近3000亩李花竞相开放,吸引众多达城市民闻香而来,好不热闹。

从市区出发,由罗江镇经由一条蜿蜒的盘山小径,便到了通川区罗江镇金凤村。正值春暖花开时,走进金凤村,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边走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和“通川有礼”标识随处可见,装饰一新的白墙黑瓦、宽敞干净的通村道路,和谐幸福的新村新貌徐徐展现在记者面前。

据了解,目前,金凤村青脆李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量超80万斤,直接带动村民年增收4000余万元。如今的金凤村,以脆李花海为产业资源,以一、三产业融合作为发展思路,为游客提供全景式民宿体验,打造以“欢乐”为主题的都市后花园。

金凤村村民的生活日益红火,家住该村5组的袁小平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最初村里只有30余户种植脆李,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鼓励村民种植等方式,大家看到效益越来越好,种的人自然就多起来了。”袁小平说。

几年前,金凤村的环境“脏乱差”,垃圾乱扔。得益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如今,该村村落整洁、道路干净,门前屋后井然有序,村容村貌全然改观。充满文化气息的广场上,村民们健身跳舞、喝茶闲谈。游人来此观景赏花,品尝脆李。果树下、花丛中,欢声笑语,好一幅喜乐祥和的春日画卷。

据了解,金凤村自2020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改变的不仅仅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更多的是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文明素养,不少村民自发清扫村道和公共设施,形成了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

罗江镇金凤村

磐石镇谭家沟村:

群众自治与乡贤治村有机结合

谭家沟村位于通川区东北部,坐落于磐石明月江与犀牛山省级森林公园之间。走进通川区磐石镇谭家沟村,干净整洁的庭院,新铺就的村组道路,新绘就的文化墙,笑容满面的村民……村里处处呈现和谐幸福新气象。

这个曾经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滞后的村子,如今已蜕变成省级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达州市最美宜居乡村、市级廉洁村、市级文明村,昔日的落后旧貌早已不见踪影。

年过七旬的村民张大英,是村里的老人,这些年,她目睹了村里的变化。“从最初的走河边烂泥路,到后来走毛坯路、水泥路,再到如今走柏油路,村子里的行路难问题真正解决了。”张大英介绍,过去村民出门是“水沾裤子烂泥坑,下雨回来没有路。”今天的谭家沟村,小车都能开到村民家门口。“变化太大了,下雨天出门穿布鞋都可以。”张大英笑着说。

在磐石镇谭家沟村的王家大院百姓议事堂内,村民们正在举办村民议事会。这里不仅能化解村里的家长里短,更在产业发展、政策宣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村里真是大变样。不缺吃穿,低保也有,农保也有,生活很满意。”71岁的村民肖万玉告诉记者,曾经乡亲们有大事小事都找村支“两委”干部,现在有了矛盾,大事乡贤化解,小事握手言和,村里的氛围好了,乡亲们的心更近了。

据了解,谭家沟村将群众自治与乡贤治村有机结合,创新开展“六老六长”制,充分发挥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六老”乡贤作用,让他们参与河长、路长、院长等“六长”工作,并设置5个议事堂,用于协调村民矛盾纠纷。该村还培育“有礼”支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并开设“有礼”大讲堂,讲“有礼”故事,鼓励村民弘扬文明新风、争做文明村民。

据磐石镇副镇长曾羽介绍,从前,谭家沟村环境落后,条件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民集体意识增强,环境整洁有序,乡风更文明,民风更淳朴;矛盾纠纷少了,友爱互助多了,来村里游玩的游客也增多了。

磐石镇谭家沟村

东岳镇凤凰村:

走出一条适合村情发展之路

通川区东岳镇凤凰村四面环山、绿树成荫。2014年,该村成为省级文明村镇,同时被达州市评选为“一村一品”的柑桔专业村。近年来,凤凰村始终坚持“和谐兴村、生态宜居、产业富村、文明和谐强村”的指导思想,加快乡村振兴,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政风,走出了一条适合村情民情的发展之路。

据该村村民回忆,上世纪90年代用水极其困难,碰上干旱时,该村村民只得到2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2017年脱贫攻坚饮水项目实施以来,在东岳镇党委的领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该村修建了饮水工程2处,整治了山坪塘1口。现在村民在家就能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再也不愁生活用水了。近年来,通川区东岳镇凤凰村加大建设投入,全村自来水全覆盖,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

随着凤凰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地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讲文明、爱卫生、守法纪、重和睦的新风尚已蔚然成风。去年11月20日,通川区东岳镇凤凰村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文明村镇。

该村自觉践行“通川有礼”,组织村民代表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崇尚科学、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和谐共处等公民道德,倡导遵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人居环境整洁等公共守则。此外,还通过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等系列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爱卫生、守法纪、重和睦。

村里的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柑桔种植。在柑桔产业发展过程中,该村大力培养本村柑桔种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帮带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创新销售模式,通过线下体验采摘和线上售卖相结合的方式,开拓销售渠道,真正让群众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幸福多起来。

该村以“基层治理”创建为抓手,加大基础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网络,组建服务队伍,在“基层治理”创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划分为二级网格,配备网格员;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和义务巡逻队,保障村民安全。政策宣传、风险隐患排查、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帮教、信息报送等工作有序推进。

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已逐渐成为新时代凤凰村的代名词。

碑庙镇石笋村:

孝善文化代代传

碑庙镇石笋村位于通川区北部,距主城区约40分钟路程。石笋村是区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村,曾获得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3月10日,石笋村党支部书记王治剑再次来到80岁的杨中珍老人家中看望慰问。“老人家,近来身体怎么样?”“有困难就告诉我们,村支‘两委’干部一定尽力帮助您解决。”老人连连点头,笑着回答:“感谢党委政府关心,生活都挺好。”

记者注意到,杨中珍老人门前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孝道当竭力,兄弟互相助。”据了解,该牌子是村里统一定制打造的文明宣传标识牌,而类似的牌子在该村随处可见。多年来,孝善文化一直是石笋村的优良传统。

“村办敬老节,培育孝文化,弘扬好风气,传递正能量。”每年春节前,该村都要举行敬老节,节日期间,大家在乡村大舞台举行文艺表演,在家村民、返乡乡友、老人孩子齐聚一堂,看节目、拉家常,共享农家坝坝宴。

碑庙镇石笋村

王治剑告诉记者,近年来,村支“两委”大抓“感恩”教育,面对正当诉求,村干部积极协调解决;针对无理诉求,村干部主动讲解法律,引导村民知法明礼。2013年至今,该村无人上访,干部与村民关系融洽。

“有礼”活动开展以来,该村积极创建“有礼村庄”,在村支“两委”带动下,全村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团结向上、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干群关系好,首先要以身作则,干部就是一面镜子,一定要擦亮明镜,不能模糊;要与群众心灵相通,群众才会信任你、支持你。”王治剑说。

该村还在节俭原则下,利用村民旧屋创新建设了村陈列室。将石笋村发展历史、脱贫攻坚成果、当地农耕器具等内容一一展出。据了解,下一步该村陈列室还将丰富展览内容,将村民文化生活等内容纳入进去。

“哈尔滨、西安等地都有人来参观我们的村陈列馆。我们的经验是尽量保持农耕文化原汁原味。”王治剑介绍说:“村陈列室虽然只是利用老旧房屋改造而成,但宝贵的是石笋村人自力更生、永争上游的精神,以及历史悠久的孝善文化、淳朴的村民文化将滋养后人、代代传颂。”

“通川有礼”内涵丰富,贵在践行。随着一个个“有礼村庄(社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通川有礼”走向深入,为加快建设“品质通川”、聚力打造“有礼之城”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