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悦读 >> 

太平坎,最美乡愁地 川东民居博物馆

更新:2021-03-01 10:35:07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秦超中 郑景瑞

荔枝古道上的万源市玉带乡太平坎村,位于万源、通江、平昌三县交界地,属于山地地形,三面临水,四面环山,中间呈带状小平原,自古风调雨顺,实为太平之域。这里院落成群,古墓成堆,石塔、石狮、石桅杆、石牌坊林立,堪称文物大村;山水田园,原始农耕,民俗文化,不一而足。被称之为最美乡愁地、川东民居博物馆。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贡米之乡留下唐代建县传说


太平坎村距离玉带乡场镇7公里,幅员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社,现有人口2800余人。村内土地资源丰富,农作物产量较高,前人有“太平坎栽一半,狗都不吃稀饭”之说。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赋予了太平坎大米洁白晶莹似珍珠、口感香甜酥软的特点,清朝嘉庆时成为朝廷贡米,这与太平坎倒角里古墓主人叫张久河有关,该人曾在京任国子监博士。传说张久河吃不惯北方的面食,赴京上任时带了很多家乡的大米,结果大米很快被一起共事的王公贵族们看中,都争而抢之。如今的太平坎有“黄(皇)粱坎”这个小地名。长滩河里出产团鱼、鲤鱼、斑鱼、石黄古鱼、甲鱼、花鱼等鱼类,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贡米之乡。

太平坎村,荔枝古道横贯其境,繁荣上千年。太平坎名称的来历,传说与如今的通江县洪口镇和万源市太平镇有关。

一说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已经选址在太平坎建太平县,并且建成了东、西两座城门。今通江县洪口镇所在地的人不同意,坚决要求修建他们那里。主持修建县城的官员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叫两地人将当地的土拿来称重量。在称土的时候,有人做了手脚,将其中一撮土轻轻捏了一下,结果洪口的土比太平坎的土略重一些,即所谓的土质更好一些。于是,太平县便建在了洪口。

二说早先年,万源境内没有县城。朝廷决定设县建城,不过,要求城的位置要居中、要有坝子,还要有河。这些条件,太平坎都具备,加之又在官道上,说动工就动工,先修起城门来。这事被驮山下的田家湾的人知道了,要求把县城修在他们那里。两个地方各说各的理由,据理力争。最后,以土的重量来定县城地址。哪知,田家湾的人在土里掺了铁沙子,县城也就修在了田家湾。

已经动工的太平县城到别处去修建了,给当地人心里上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坎”,太平坎之名由此而来。传说归传说,太平坎的真实由来已无从考证,唯有20世纪七十年代因建太平坎村小学而拆毁的西城门或许能给这个传说带来几分真实感。

别具一格的传统院落

据当地残存的元朝末年碑刻文字记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十三姓氏先祖系外省游宦入川,辗转于此,聚族而居,世代生息繁衍,逐渐具备家园营建与开发的初步能力和条件,尤其拥有发家致富、安居乐业的宏伟愿景,逐步建造完善村落家园的种种文化元素。整个村落传统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98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其中明清建筑88套(四合院31套,三合院57套,保存较好的有64套)。

太平坎的民居建筑,大多为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坐南朝北坐西向东,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有面阔三间或五间的。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小转角称巴壁转,大转角称洪门转。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即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面(亦称四水归堂)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称下小堂屋,中间便是大门和过廊。

民居建筑的雕刻、绘画独具特色,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窗棂雕刻精美,寓意深刻,“五福临门”“喜上眉梢”“双龙捧寿”等在这里随处可见。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或如意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

太平坎民居的房前都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大阶沿,一般都有北水柱,面阔三间的为两柱,面阔五间的为四柱。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农事、下地收工临时放农具、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民居建筑对阶沿特别重视,其宽窄不等,一般3至4米,都可逢事设席。阶沿的材质不一,但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院坝中间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铺设甬道。甬道的石板长宽一致,以“生老病死苦”五字为数,从甬道的第一张石板数起,轮环推进,其最后一张石板要落在“生”字上。

解家大院为民国省参议员解明德的故居,晚清、民国两代人合建,全木结构,呈台阶式上升,三进,寓意“连升三级”。有房三十余间,占地两千余平方米,数百张青石板铺地,梁、柱、挑、板壁用木料千余根。神龛、木窗、檐角花草装饰,雅趣横生;磉蹲二十个对称分布,镂浮雕结合,形态各异;小天井内置花池,四水归堂,藏风聚财。特别是堂屋门画武将把守,威目圆睁,任你站在哪个角度,都在他视线之内,尽显神奇。小天井是缩小版的四合院,在文人雅士的心目中,它首先代表一种风水,小天井可以蓄留雨水,藏风聚气,使院内灵气循环通畅,驱除邪火,避免灾祸;平日生活中,小天井无疑是休闲纳凉的好地;颇为神秘的是,下雨天,族人在小天井内商量事情,讨论声在天上雨滴和地上池水里传播的速度与远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大大减小,不怕“隔墙有耳”。解家大院里的小天井还有石桌养花,小池养鱼,阁楼闲谈,可谓别有洞天。

解家大院流传有解明德留匾退金的故事。民国五年(1916年),四川清代唯一状元骆成骧为解明德送一寿匾,匾长298厘米,宽122厘米,厚3.5厘米,上书“寿永春晖”四个大字,每字鎏金。解明德将金粉从匾上全部刮下,退还骆状元,只留下木匾与墨宝,以示感谢。退金虽小,但解明德为人低调、不喜排场的品质,却让骆状元及乡里人从心头佩服。

张家大院格局与解家大院相似,不同之处是历史更悠久。据张老伯介绍,堂屋顶有一片瓦,上面有“大明××三十年”字样,可以推断,大院距今四百多年历史。

雕刻精美的古墓桅杆牌

太平坎村里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明清古墓有200余座,其中整石古墓30余座。后山上的陈老孺人墓留有古迹,其碑文记载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黄家大院后的坟茔系黄受中父子夫妇五人合葬土塚墓。该墓占地百余平方米,塚前建石质碑楼一座,四开间,五叠水,石质仿木结构,庑殿顶碑楼,主楼设龛,雕刻墓主一家人生前形象;神龛左右各镂空雕石莲花一朵,坊间及门柱各处雕刻人物战场,通绘红色,艳丽如花,故称花坟。再前有四柱顶帽碑亭一座,碑亭正面额坊雕刻双狮戏球,上刻“世代宗祠”四字,四面雕刻二十四孝及许仕林救母、猪八戒背媳妇等戏曲人物,舞长龙等民俗生活场景图。传说“三百工匠修三年”。

地处老屋基的解登域墓,形制如马蹄,前接四柱顶帽碑亭一座,上刻三英战吕布图一幅,并刻诗文对联,其中一联为时任四川议长朱大镛所题。亭内墓主生平故事等文字内容,为其子省参议员解明德所写。

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本昌和尚墓,四柱三开间四重檐庑殿顶,上刻数幅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场景,其中一幅为唐僧西天取经与皇帝离别的画面。塔身“无量宝塔”四个大字、墓联“花镜悟经佛弟子,师徒说法古先生”及横批“衣钵流芳”,彰显昔日本昌和尚一生诵经传教,功德卓著。

太平坎现存10余对桅杆,为石质材料,两根形制相同,并排竖立于屋前和墓前,石座固定石柱,石柱上部各挂一个石斗或各立一个石狮。张家大院朝门口立着的一对双斗桅杆,这是万源市现存的唯一一对单杆挂双斗的桅杆。一支桅杆保存完好,通高六米有余,上刻“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另一支只剩石座。两根桅杆形制相同,并排竖于屋前和墓前,石座固定石柱,石柱上部各挂一个石斗或顶端各立一个石狮。作为科举功名的象征,桅杆的每个部件都有着非凡的寓意,表达着功成名就的美好愿望。一个标准的石座如同官印,由六级组成,寓意“生老病死苦生”,最下面第一、二级为四方空心体,形如印盒的盒盖、盒身;第三级为四方实体;第四、五级为相互错落的八面矮体,四、八组合寓意“四平八稳”;第六级为圆面矮体,上面四级构成一块印章,第三级正方体为印身,第六级圆柱矮体则是印的抓手。圆柱矮体下边刻卷边荷叶,形如石锣,圆体似鼓,置于锣上,石锣、石鼓寓意捷报传来,官印寓意桅杆主人功成名就。

民俗浓厚的农耕文化

太平坎境内层层梯田似万卷诗书,一茬茬谷桩、一根根玉米杆齐整排列,如“瘦金体”文字嵌在书卷上,农民手中的锄头是一支支大笔,在书卷上挥洒自如,书写着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太平坎村每天都上演着“耕读传家”的故事,这里没有企业的打拼,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田间耕作的老人,学堂读书的孩童。逢农闲或放学,老人在家编篾、扎鞋垫,小孩儿玩泥巴、射箭、捉螃蟹,悠然自得。书中或电视里“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的情景在这里时常可见。

太平坎人用火塘烧柴,用鼎罐煮饭的传统至今仍在延续。火塘是一个边长一米五左右,深大约四十公分的坑,太平坎人把柴架在坑里生火,坑上方有一个可以升降的火搭钩,钩上挂一个铁罐子。用铁罐煮饭时,先在罐里加大半罐水,等烧热了,加米进去,煮开后把罐里多余的水倒出来(这倒出来的水就是我们所叫的米汤),然后将罐子挂回火钩上,用小火烧。几分钟后,将火坑里的火炭弄一些到火堆边上,将罐子从火钩上提下来放在上面,几分钟转一面,直到把四面转完,就可以揭鼎开饭了。由于是用文火慢慢烤出来的,做出来的饭相当好吃,尤其是罐内底部的锅巴,金黄酥脆,回味不绝。吃铁罐饭,还可以为人体补铁,吃饭的时候,除了有客,平常一家人就围坐在火坑旁吃,冬天也围在火坑旁取暖,摆龙门阵,其乐融融。

太平坎的面辣子,是将大米用石磨磨细,与等量切碎的青椒拌匀,入陶缸腌制,一个月后,青椒腌成了紫色,而白色细米则成黄褐色,放锅里炒一下,则就变成金黄色,没见过的朋友根本猜不出是磨细的大米。在冬天寒冷季节,很多蔬菜不能生长,缸里腌制的菜则发挥了大作用,面辣子主要成分是大米,味道却和米饭大不一样,如果和老腊肉一起混炒,就只有吃过的人才会知道其美味了。

除了耕读、铁罐饭和面辣子这些,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龙船”表演,端午节插艾蒿、中元节烧纸、白事午做道场等等习俗,太平坎俨然一座“露天民俗博物馆”。

春天,行走在太平坎的田间小道上,随处可见蜜蜂的嗡嗡声伴着油菜花的清香。田间地头还会时不时传来怪音:“上亿!”“我骑!”“哇!”那是农民耕田鞭打耕牛时喊出的声音,在太平坎的农耕文化里,“上亿”是让牛走直线,“我骑!”是让牛往前走,“哇!”就是要牛停下来,这语言真的很“牛”!

太平坎那些历史人物

太平坎人才辈出。张氏作为该村第一大姓,家族墓碑众多,随处都镌刻有“追赠太子太保云贵川提督张必禄、陕西廷榆绥兵备道张由庚、湖北安陆府知府张由基、山东泗水县知县张元愷”这些影响甚大的人物。除张姓外,还有晚清举人黄思孟、民国省参议员解明德等举贡生员、乡绅数百人。清朝四川唯一状元骆成骧也亲睐这里,亲自为解明德送上一道寿匾,犹存至今。

倒角里的张久河,据传属文曲星下凡,出生时突现一道星光划破天际,落于出生时房顶。张久河从小天资聪慧,喜爱文武。清朝嘉庆时入国子监官拜国子博士,死后同夫人李氏葬于出生地太平坎倒角里,坟前立有文武双斗桅杆、神道碑、吼天狮子。神道碑上刻有“皇清例赠国子博士张久河之墓”。

太平坎黄氏系战国春申君黄歇后裔,明朝黄诰、黄元伯父子,皆中进士,为入川始祖。在黄氏后人中,有一首口口相传的《骏马诗》(又名《遣子诗》),为黄峭所作,原文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太平坎村的黄思孟生于清朝嘉庆前期,由于其父在黄思孟幼年时去世,家道中落。此人在成长过程中在其叔父的帮助下自学成才,精通四书五经,青年时边从教边考取功名,在中年时考取举人官拜松潘知府(今阿坝州),死后墓地遍布本村各地。

生于1870年6月的解明德,学堂里人,其父解登域是当地最大财主,竭力培养解明德成才。解明德学业有成后经川东北百姓的推荐成为民国时期四川省省议员。1916年回到太平坎,后因局势变化,解明德为保护自己,在挡山山壁上(今魏家乡七村)修建了解家洞。洞内用石头建有书案、石凳等生活设施,现保存完好。

学堂里的解大炳,又名喝大炳,生于1919年10月,1933年红四方面军经过这里时,加入童子团后跟随红军北上,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跟随刘伯承、邓小平解放大西南。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身上多处负伤。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大西南解放后任云南省保安市兵役局局长。1973年逝世,享年54岁。

自然奇观增添诸多乐趣

太平坎村山环水抱,乔木林立,犬吠鸡鸣,生机盎然。自然景观独特,陡添无穷乐趣。

太平观音。向太平坎对面的山上望去,一块裸露的岩石上,有一个人形,通体发白,轮廓酷似观音,太阳映射在岩石上,观音通体发亮,亦真亦幻,无论在太平坎哪个位置都能看见,太平坎历年来较为太平,加之在太平坎,人们便叫太平观音,

夫妻古柏。太平坎倒角里一古墓前,生长有两棵古柏树,两棵古树同为建墓时种植,大小却有很大差别,母柏树干很粗,似杨贵妃,公柏树干较细,似唐玄宗;古墓里长出的一根红刺藤爬上两棵古树,像是牵了一条红线。母柏树下几棵小树围绕,恰似孩童。因此,当地人把这两棵古柏树形象地称之为夫妻柏。如今的太平坎早已看不见奔腾的骏马与荔枝,而那段“可歌可叹”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似乎还在延续。

贵妃望夫。太平坎大寨梁有一个小土包,土包上有一块大石头,侧目望去,似一女子望夫,女子长发、额头、眼睛、鼻子、下巴清晰可见。当太阳落山,余光即将褪去,望夫女子似带忧伤,让人陡生几分怜惜。

百盏明灯。宕头溪有一段河床,底子为一张上千平米的大石板,石板上有上百个大小不等的石窝,每当夜晚来临,明月倒影在石窝里,河底恰似点了上百盏油灯,灯光随着波浪的晃动而左右摇摆,龙宫一般的水底世界,甚为壮观。

插花飞地。道光二年(1882年)前,太平坎属巴州长乐乡管辖,道光二年划拨至太平县七乡管辖。倒角里张九映墓碑上记载的地址为太平县八乡二甲,但墓地却处于七乡地域,四至边界与八乡毫不接壤。除张九映墓地,还有很多墓地,均在太平坎,面积均不过百十平方米,记载地址却都是八乡二甲,相对于整个太平坎,这些墓地如同花儿一样散插其中,却不归七乡管辖,被称为插花地或飞地,这样的插花地在太平坎却有很多,耐人思寻。

女企业家张俊担纲保护

太平坎传统村是这里村民世世代代生活的中心,留下了许多先民生活的痕迹。充分保护、合理利用太平坎传统村落资源,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落到了张俊肩上。1973年出生于太平坎村的张俊,20来岁就到深圳打拼,从职员、主管,到高级职业经理人,直至董事长,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干细胞行业十大诚信企业家、中国企业家创新智库首席专家、深圳市新三板上市企业协会副会长。2019年11月,张俊受邀回乡,正式担任太平坎村的支部书记。

走马上任的张俊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护好太平坎的传统村落。2020年初,村里有人在古墓旁、古院落保护区内修建房子,她上前劝说、制止,没有效果,便立即上报、反映情况,争取支持。通过万源市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拆掉了3栋乱建房屋。她与村干部一起推行院落长制,全村聘请40多个院落长,负责各自分管院落安全等;出台新逝世人员不得葬在古墓处、鸡鸭等家禽家畜一律圈养等村规民约,落实专人打扫古墓;办起“老家太平坎”微信公众号,不定期介绍太平坎的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很好地宣传和保护了太平坎传统村落。


(本文参考了传统村落申报资料,使用了罗兴明的照片,特此致谢!)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