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达州十大经济人物】李志春:绿水青山成就巴山峡谷 文旅融合带富一方百姓

更新:2021-01-04 17:24:16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汽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车窗外,沾满白色霜花的原始森林绵延不断。深入巴山腹地,峡谷悠悠,地质褶皱,这里曾是外界难以抵达的人间秘境;倾听山河心跳,飞流瀑布,险峰古栈,这里已是四季如画、游人如织的休闲胜地。

巴山大峡谷,一个守护着绿水青山,带富了一方百姓的福地,也是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志春投身发展一线,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期待与压力并重的开发之路

巴山大峡谷,位于宣汉县东北部山区,属喀斯特地貌,海拔落差大,不便于传统种植业发展,曾是全县最偏远、最落后、最贫穷的地区,“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是当地百姓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

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宣汉县委、县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量作出开发巴山大峡谷的决定。这也成为宣汉县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同时被列入国家“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四川省100个重点推进项目。

2016年1月,巴山大峡谷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当时,宣汉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选派“最能干的人干最难干的事”。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由21名县领导牵头、79名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在景区建设一线提拔重用了32名干部,并成立景区建设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组建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开发,引进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李志春便是在这一时期与巴山大峡谷结缘的。“我当时在县财政局分管巴山大峡谷扶贫项目的财政、财评等工作。工作中,当地群众强烈渴求脱贫致富的愿望深深震撼了我。”李志春回忆起当初的心境,恍如昨日,“再加上我本就有乡镇党政方面的工作经验,所以接到选派通知的时候,我很高兴能够成为整个项目中的一分子,能够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2017年2月,李志春前往巴旅公司任职,一头扎进了这片美丽却贫困的土地。

任务是光荣的,同样也是艰巨的。为保证77类大项174个子项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县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以李志春为首的公司干部职工无一例外全部驻扎在工地上,真正做到了将办公桌搬进了施工场;260余支专业施工队伍3万余名施工人员更是抢晴天、战雨天,不舍昼夜,奋斗在工程建设一线。“特别是在开园前三个月,景区113个项目全面开花,其中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人心齐,泰山移,李志春表示,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巴山大峡谷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修建道路235.5公里、栈道18.7公里、电瓶车道12.8公里、人行步道57.7公里、绿化景观107.7公里、景观产业30880亩;新建建筑53.6万平方米、广场5万平方米、停车场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8万平方米;铺设管网908.6公里,投入资金130亿元。历时短短31个月,景区从开工建设到开园迎客,书写了从大蓝图到大景区的宣汉速度。在运营筹备期间,巴旅公司不仅由最初的14名员工发展壮大到680多名员工,而且衍生出运营、运输、演艺等众多职能不同的分(子)公司,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建设答卷。

山区变景区 景区变富区

前菜开胃,正餐也该上桌了。“自2018年8月开园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开放运营,巴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李志春说道。截至2020年10月底,景区共接待游客35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11亿元。

山区变景区,远可观奇峰怪石、云海佛光,近可看褶皱断层、急流飞瀑,或视岭脊峰丛,或赏峡谷幽云,亿万年的流水塑造了丽质天成的岩溶山水,令人目不暇接。夏有林声滔滔,冬有白雪苍苍,春见繁花似锦,秋叹层林尽染,从海拔最低处的425米到最高处罗盘顶的2480米,2000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575.1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面积,298.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面积,数字的背后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为景区变富区铺下坚实的路基。

2018年,29岁的宣汉渡口土家族乡人王娟成为了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运输公司的一名观光车司机。“20岁时,我便走出大山去广东务工,在外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2015年,王娟的第二个孩子降生,这使她更舍不得离开家乡。2018年6月,巴旅公司面向社会提供278个就业岗位,看准机会的王娟积极争取,并顺利成为其中一员。“有工资、有社保,每个月钱都按时打到卡上,一年下来有近4万元的收入,而且还能顾家,比在外头好太多了。”

“像王娟这样因巴山大峡谷开发项目而脱贫奔康的人太多了。”李志春表示,在景区建设期间,公司就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到景区务工,70余个建设工地吸纳了2000余名贫困群众务工,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景区建成后,公司更是积极为景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根据他们的年龄结构和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还积极引导和扶持景区范围内的旅游服务行业规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仅3家保洁公司就吸纳景区100余名贫困群众维护景区环境卫生。当然,景区群众也主动融入企业发展,服务游客,自觉学习服务技能和文明礼仪,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实现由外出务工到自主创业的转变。截至2020年10月底,巴旅公司共增文化旅游就业岗位1.2万个,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售票、演艺表演、检票、秩序维护、观光车司机、巴士司机、酒店服务、饭店服务、旅游商店销售等工作,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提升,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的谢常英是通过资源入股实现脱贫的,通过领取景区发放的土地补偿所得金,他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原来,巴山大峡谷景区在全国率先规模化、制度化推行景区群众资源入股分红模式,鼓励景区范围内的农民将土地经营权、林权、闲置民居等资源折价入股公司,将资源变资产。景区建设期间按田每亩600元/年、地每亩400元/年、林地每亩230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偿。景区开园后,用门票收入的10%来进行分配,其中4%用于林地补偿分红,4%补给景区原住民,2%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景区上市后实行持股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建立景区群众长效增收和如期脱贫机制。在资源入股的同时,景区相关乡镇成立了农旅专业合作社,将入会社员闲置资金入股巴山大峡谷公司,参与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按每年4.2%的固定收益率参与分红。

此外,为进一步带动景区群众脱贫致富,巴旅公司还在景区按规划设立了36个共1000余平方米商铺摊点,把其中位置最好的15个商铺,低价出租给当地群众就业创业,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租赁需求,让景区群众在旅游配套产业中挣钱受益。同时,有针对性地免费培训景区群众旅游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乡村旅游中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景区用经营帮扶方式先后带动3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的方式远不止如此。据了解,自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启动建设以来,着力构建景区开发与群众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成功探索出资源入股、劳动就业、经合组织、经营帮扶、农旅联动、文旅融合、广厦行动等“七大脱贫模式”,直接带动片区102个贫困村、9.1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同步带动重庆市开州区、城口县等地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促进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县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完全兑现“要把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的铮铮誓言。

公益先行 回报社会

“国企是国家的企业,社会的企业,更是人民的企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志春如是说,巴旅公司一直走在承担国企责任与担当的宽阔大道上,把履行好社会责任,争做优秀企业公民作为自己的发展准则。

还在财政局任职的时候,李志春就帮扶了凤鸣乡双凤村7名贫困户。“其中一个女孩还以高分考上山东财经大学。”作为联系帮扶人,看到帮扶对象健康成长,李志春感到非常欣慰。

来到巴旅公司后,作为领头羊的李志春更是身体力行践行公益事业,一个人就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我对她们的资助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希望通过这种帮助,能够为孩子们带去希望、力量、信心和勇气。”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是李志春对这些学生的祝愿和期待。除了李志春,巴旅公司还有不少人都资助着至少一名贫困学生,他们正在做的是将散落的星汇聚成一团火,只有这火燃烧得越旺,我们的社会才更有未来。

此外,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巴旅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奋勇向前,始终冲锋在疫情一线,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抗疫“防火墙”,全力守护游客群众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全县的文化旅游商贸市场的恢复和疫情防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带头作用。“2020年,我们景区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免门票政策。”巴旅公司开展了以“把最美的风景献给最美的您”为主题的“致敬抗疫英雄赠送门票、养生养心卡”活动,免费赠送门票128000张、养生养心卡700张,价值1700余万元。

不仅如此,巴旅公司还大力实施优惠措施,在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实行免费入园的基础上,还在不同节日对不同游客实行免票服务,如在“三八”妇女节对女同胞实行免票活动、开展“学习强国”积分换门票活动、在“六一”儿童节举办了“巴山呼唤·用爱传播”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邀请了175名留守儿童前来景区体验巴部落亲子乐园,并赠送儿童书包、笔记本、电话手表等学习用品,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2018年至2019年,巴旅公司连续两年向景区属地龙泉乡政府捐赠2973方砂石,用于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共计225695元。慰问龙泉乡水古村贫困户10户,每户慰问金500元,共计5000元。

不论是李志春还是整个巴旅公司,都始终坚守在公益的道路上。

文旅融合 发展未来可期

披风破雪的长途迁徙,慷慨悲壮的反击战争,梦幻浪漫的情定三生……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沉浸式演出里,观众们踏上了一场梦回巴国的奇妙旅程。2020年9月,由著名导演哈文执导的巴旅公司大型沉浸式巴文化情景史诗《梦回巴国》剧目震撼上演,将古老巴国文化娓娓道来,巴文化高地魅力尽显,引起了巨大轰动。

“让前往巴山大峡谷游玩观光的旅客纵情峡谷风光之余,还可欣赏到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李志春深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像《梦回巴国》这样的文旅产品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极大地助推景区快速发展。

依托巴山大峡谷地处巴人祖源地的优势,充分挖掘和保护以巴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加大巴文化符号利用,保留巴文化建筑风格,传承巴文化民风习俗,这是巴山大峡谷景区从建设初期便做好的长远打算。

打造渡口乡钱棍舞、车车灯、三墩乡彩龙、樊哙镇高跷以及薅草锣鼓、土家婚俗表演、“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等民俗文化节目;开发梦回巴国、夜游巴山、水舞灯光秀、巴文化风情街等独具魅力夜旅项目。目前,景区有大型演艺公司1家,民间演艺乐队5家,景区群众摇身一变成演员,从业人数达千人以上。同时,景区还组建传统手工艺协会,大力发展具有巴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土家刺绣、曾氏竹编、巴山老腊肉、土家药蜜等巴山大峡谷系列旅游商品,实现“产品变商品”,带动景区群众增收。

巴山大峡谷景区因巴文化而有魂,因巴文化的植入而厚重,景区的识别度和生命力也因此不断提升。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既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得到提升。

如今,巴山大峡谷已经成为川渝陕结合部重要新兴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龙头景区。助推宣汉县成功创建“中国巴文化之乡”“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川首批全域研学试点县”“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巴旅公司也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服务业企业”“四川省第二批扶贫龙头企业”“达州市优秀服务业企业”等荣誉称号;景区被评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2019年度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景区榜”“2019四川省旅游景区满意度50强”“成渝十大文旅产业新地标”,巴山云顶旅游度假区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这般,巴山大峡谷的未来备受期待。“接下来,公司全体员工将会继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强化运营管理、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全面增强景区对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市场影响力、消费拉动力和产业带动力,力争早日把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文旅扶贫示范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宣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志春相信,更加精彩的故事即将上演。

于李志春而言,巴山大峡谷就像一株精心呵护的树苗,日月灌溉、雨露滋养,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棵已经枝繁叶茂的大树下遮阴歇凉,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愉悦。同样,巴山大峡谷也像一艘满载希望的大船,他随着这艘航船一起乘风破浪,见证奇迹。“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幸运。”李志春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荣 王静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