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渠县 >> 时政 >> 

渠县:特色产业在宕渠大地开花结果

更新:2020-12-17 10:16:50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年来,渠县财政局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扶贫、农村能源扶贫”为抓手,大力发展“7+3”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1.25万名贫困户人均年增收约2000元。

引导12亿元工商资本进乡村,建成脱贫攻坚引领区9万亩,领办新型经营主体1850家,建设现代养殖小区515个,培育“渠字号”品牌12个,在130个贫困村发放产业扶持基金4250万元,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全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发展优质粮油、柑桔、柠檬、黄花、花椒、辣椒、畜牧水产、渠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着力构建农业产业扶贫风险防范调度机制,提升农业产业扶贫质量,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主导产业。

同时,渠县财政局合理利用涉农整合资金,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

农民家门口创收

1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渠县渠南街道大山社区异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看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山社区距离渠城仅2公里,但属于丘陵地形,交通不便,被定为省定贫困村。在渠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至2019年底,该村发展柑橘产业1430亩、柠檬产业2万余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8.7万元,并实现了整村退出贫困。

唐小强一家是从小山村到聚居点的异地搬迁户,在聚居点附近园区上班。“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唐小强喜笑颜开地说,如今,他家搬进了新房,离县城很近,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在渠县,像唐小强一样就地务工的农民不在少数。据了解,目前,渠县已培养职业农民5000余人。

果园变身“钱袋子”

11月上旬,渠县2万多亩柠檬迎来成熟期。当地果农一边抢抓季节采摘柠檬,一边对采摘的柠檬进行分拣、拆袋、入库。

“今年柠檬丰产丰收,品质和产量都很可观。”渠县亚博柠檬厂厂长张小洪高兴地说。

丰收的柠檬不仅让当地果农增收,还能让附近的贫困户就近务工、脱贫致富。“我们四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到厂里来挣点钱,一天收入有100多元。这个果园,现在就是我们的‘钱袋子’。”渠南街道金桥村村民李世慧高兴地说。

“柠檬摘下后,线上平台几乎每天都能够销售一吨左右。”渠南街道电商中心负责人雍红彬告诉记者,“如果是双十一等促销节,销量大概还要增加两倍。”

产业是致富的源泉。在渠县财政局的重视支持下,当地渠南、中滩、安北等乡镇发展柠檬2万余亩,并通过政府搭桥、以奖代补等形式,助力柠檬产业加速发展,不仅让以前只在国内销售的柠檬走出了国门,还让3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贫困户变身脱贫户

近年来,渠县积极开展股权量化改革试点。渠南亚博柠檬基地推行“2∶3∶5”股权量化模式,按照10年回收投资、每年收回10%经营性投资,并按“2∶3∶5”的比例(贫困户20%、村集体30%、全体村民50%)进行股权量化后分配到贫困户、村集体和全体村民。

全县130个贫困村按照“因地制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紧紧围绕七大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截至2019年底,全县130个贫困村累计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9.36万亩,带动全县1.25万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至2020年,渠县财政局提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亿余元,补贴面积400余万亩,受益人口约100万人次;发放农业机械购置补贴2255万元,受益1万余户;发放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近2亿元,惠及2万余户贫困户;整合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支持贫困村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农产品初加工基地、提灌站建设及农机装备、特色产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现已建设标准农田20万亩,修建产业道路1000余公里,新建提灌站60座,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烘干房、冷藏库200多座。

在财政大力支持下,渠县产业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贫困户产业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渠县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实现整县摘帽,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桂丹倪 陈小玲 蒲正杰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