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美文 >> 

乡村补鞋匠

更新:2020-12-07 15:35:39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山溪

在以前的川东北地区,乡村补鞋匠是不可或缺的手艺人,他们的行头不外乎就是补鞋机、锤子、刀子、剪子、钉子、锥子、锉,还有针头线脑,以及胶水、鞋垫、松紧布、铁纽扣、拉丝、拉链和补鞋用的胶皮、牛皮角。所从事的手艺,一般都是与烂鞋烂包打交道,不仅干活脏累,而且很不受人待见。但好孬会一门手艺,天晴落雨都能挣钱,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了。

土地承包下户前,乡村补鞋匠出门做手艺,还得通过生产队批准,按规定上交“副业钱”,然后,按钱折算工分,年终决算才能分到口粮。否则,就是干私活,不但没收工具,还要在队上召开的社员大会上挨批作检讨。那时的乡村匠人,外表看似风光,却常常是队里的“补钱户”,年终的口粮都很难分得完全。

包产到户后,乡村补鞋匠行业,也发生了变化,除农忙季节侍弄好家中几亩薄田,做好粮食储备外,余下的空闲时间,便挑着自己的行头家当,走乡串户拾缀自己的手艺,一毛两毛不嫌少,一块两块不嫌多。俗话说,鱼细不除毛,吃了下河捞。只要有活干,再累心也甜。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多少还有一些剩余,支出家里称盐打油开支绰绰有余,比外出打工差不了多少。再说,都是手上的功夫,比起挑抬之类重体力活要轻松得多,何乐而不为。

乡村补鞋匠这门手艺,看似简单易学,但要真正做好,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初学补鞋的人,往往最不容易把握的,一是补鞋尖子,二是钉女人的鞋后跟,三是缝合鞋上的松紧布,四是安装鞋上的拉锁。如果这四种类型的活做不好,鞋子会变形,影响外观不说,穿起还会夹脚,不舒服。

如果补出来的鞋,不挤脚、不磨脚、不硌脚,那就证明补鞋匠的手艺真的到家了,至少不让人嫌弃,技术好,自然会有生意上门。

川东北一带多属浅丘地貌,加之前些年交通条件差,不通水泥路,多是曲折陡峭的乡间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对当时恶劣条件的真实写照。一到雨天,山路泥泞难行,水胶鞋便成了乡民出行的重要之物。鞋子穿久了会烂,不是被瓦砾铁钉刺穿,就是自然破裂,于是乎,补鞋匠的生意便来了。

补一只水胶鞋,也要好几道工序。先是将胶鞋破口处四周,用铁锉锉出新胶来,然后选一块胶皮,比着破口处大小剪下一块,也用铁锉锉出新胶,再在胶鞋破口处和剪下的胶皮上涂上一层胶水,待胶水浸透饱和后,将剪下的胶皮粘贴在破口处,用手摁实,将补鞋的垫礅伸进鞋内,外面拿小铁锤轻轻敲击鞋疤,使其粘合结实,一块疤就补好了。如果胶皮锉不好,胶水抹不均匀,穿不了多久就会张开,所以,不论如何也要做好每道工序,要不然,自己会“耳朵发烧”“打喷嚏”的——这是穿鞋的人在骂补鞋匠了。

相比之下,胶底板布鞋或翻毛皮鞋脱帮,就要麻烦一些了。先是在鞋底的脱帮处侧边,用刀片划开一条口子,将布或皮从脱帮处塞进鞋内,用带回钩的锥子从鞋内向划破鞋底板侧处锥出,钩出缝鞋线回针到鞋内的补疤皮上,如此反复,缝好补底布后,左手搅动补鞋机,右手拿着鞋子慢慢移动,让针线将补疤的皮块与帮布扎密实,最后剪去线头和边角皮,一块漂亮的鞋疤就补好了。

最难补的鞋要算女式凉皮鞋,无数个皮条连接到鞋底上,如果皮辫断了,得先把皮子照皮辫的宽窄剪好,用扎鞋机连接上,然后,从一侧鞋帮平行的中线,划开一条口子,将皮辫塞进去拿鞋线缝合。补女式皮凉鞋,难就难在接皮,如果接不好,就会硌破脚背,一般才学补鞋的人,是不会接这种活的。

改革开放前,乡村补鞋匠一般做乡活的居多,挑着担子走村入户,一头是补鞋机,一头是竹背篼,里面装着补鞋的刀剪、针线、胶水、胶皮和其它工具。他们一年四季行走在乡村院坝、田间地头,头顶风霜雨雪,用勤劳的双手一分一角地挣收入,生意虽然不错,但除去年终上交生产队工分口粮钱外,自己包中也所剩无几了。

后来,随着外出务工和进城买房的人增多,居住在乡村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升,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改变,穿补疤鞋的少了。由此,乡村补鞋匠的生意变得萧条了起来。大多数补鞋匠改行从事其它职业,或外出务工去了,挑着补鞋担串乡的鞋匠越来越少,只有个别补鞋匠逢赶场天在乡场上的场头场尾摆个摊子,除补鞋外,顺带干起擦皮鞋、补皮包、换拉链和配钥匙等营生,“一打鼓,两将就”。业务增加了,自己的收入相应也要多一些。

一根扁担闪悠悠,一头担着天地日月,一头担着父母妻儿。可以这样说,乡村补鞋匠,风吹雨打,长年在外奔波,用自己的勤劳和朴实,在平凡的岁月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招揽生意的吆喝声,以及穿针引线、挥锤敲击的身影,总是时不时地在记忆深处翻腾,让人咀嚼回味,想起那曾经的过往。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