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先进人物公益推选活动

达州十大女企业家候选人

C10何华

 

2011年,曾经外出打工创业19年的何华回到了万源,开办起了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1967年出生的何华是万源黄钟人,年青时候的她外出到一家制衣厂打工,从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企业高管,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董事长。在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掌握了足够的技术后,何华毅然返回家乡建起服装织造厂,回馈桑梓,实现自己的创业富民梦,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迪拜等国家和地区。

责任担当 奉献社会

因为自己的经历,深知贫困山区的人们为了生活有着太多的人与自己一样。“老家太贫穷,年轻人大多出远门务工,丢下太多留守老人和儿童。我自己也有这种经历,所以我想回乡,尽自己力所能及留住家乡的妇女,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们,让我的同伴少一些心酸和苦累,让她们撑起家中的‘半边天’”,何华毅然放弃在福建的高薪岗位回乡创业,2011年在万源市白沙镇成立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拥有厂房面积10000余平方米,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员和留守妇女就业人员500余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企业》(达州市唯一一家)。十年来,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每年为国家创税300万元人民币,创外汇200万美金。

她所创办的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也是成都市“服装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产品远销欧洲、“一带一路”国家,在国内的“西博会”、“广交会”、“西博会”、“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都享有盛誉。公司牢牢依靠基地,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在扶贫、脱贫攻坚道路上始终走在最前面,先后招收贫困人口450人,精准扶贫户6户21人,在2019年底贫困人口个人家庭全部脱贫,且家庭年收入都稳在50000元左右。

乐善好施 不忘乡亲

“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创业大家富。”这是何华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特别关心照顾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逢年过节,总会为员工发放福利慰问品;员工生病住院,总会第一时间前往看望;员工子女考上重点学校,总会给予奖励。何华还在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让许多员工依靠技术捧起了金饭碗。

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何华在打工创业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以帮助他人做好事为己任,做善事为至乐。留守学生、鳏寡孤独老年人始终是她最牵挂的人,何华先后为留守学生和学校捐款5万余元,衣被1千余套;为鳏寡孤独老年人捐羽绒服等衣物700余件。

急难险阻 勇挑重担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何华主动担起作为当地企业家的责任,为抗疫主动将服装织造工厂转产生产防护口罩,与公司员工带着被盖、开水瓶、方便面等到外面借调资金,在成都、河北等地进行原材料采购,吃在车上,睡在车上,上厕所都只能在荒郊野外,虽然车间与家相隔不足100米,但30个日夜在车间与职工同起同睡,员工无生产口罩技术,与员工一起学,员工休息,自己就顶上去,自己就是员工,与大家一起吃泡面,睡地铺,终将30万只口罩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万源市指挥部统一调配,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疫行动。市领导拉着何华的手说:“你是万源的功臣,是万源人民的福星,万源的50多万父老乡亲永远会记住你的。”

改变命运 开创未来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在外打工时,她深感自己专业技能的欠缺,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认真工作的同时考取了服装设计高级技师,考取了服装织造与管理的大专文凭。在组建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时,她亲自到乡村、院坝招收员工,向服装界的前辈虚心学习,手把手带员工学设计、剪裁、缝纫,打造了一支专业性非常强的服装织造队伍,为星华服装未来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啪,啪啪!”随着热烈的掌声,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达州市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终于落下具有划时代的一笔,标志着生物医学、医疗器械、服装织造三大不同领域的传统行业在四川大学和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融合,服装织造将从解决老百姓“衣”的传统问题上向“康、养”转变,服装织造将在星华实现巨大的革命。万源市星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华脸上洋溢着青春少女般的微笑,星华服装未来十年“星耀世界”的目标指日可待。

何华先后被选为达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万源市第五届、六届人大代表,万源市工商联执委,万源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先后被授予“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达州市巾帼创业能手”、“达州十一五十大妇女创业之星”、“尊师重教先进个人”、“2013全民创业带头人”等称号。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在万源市脱贫攻坚的路上,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心而选择“留守”的董事长,何华从来没有缺席。

 

 

 

推荐理由:

 

一、创新创业,奉献社会

1.万源市兴华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华女士勇于担当责任,奉献社会,为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在她功成名就时,她秉承着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放弃高薪岗位回乡创业,回馈桑梓,实现自己的创业富民梦。她为当地留守妇女和贫困就业人员500余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在脱贫攻坚方面,她招收贫困人员450人,精准扶贫户6户21人,2019年底贫困人口个人家庭全部脱贫,家庭年收入都稳定在50000元左右。

2.十年来,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为国创税300万元人民币,创外汇200万美金。该公司顺应“一带一路”政策,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企业产品在国内的“西博会”、“广交会”、“西博会”、“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都享有盛誉。

二、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1.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为留守学生和学校捐款5万余元,衣服被子1千余套,为鳏寡孤独老人捐羽绒服等衣物700余件,时常牵挂着他们。

2.对待员工和谐友爱。逢年过节时,总会为员工们发放福利慰问品;员工生病住院时,总会第一时间前去看望;员工子女考上重点学校时,总会给予奖励。

3.建立培训机制,让员工参加培训,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三、勇担重任,服务大局

1.在新春之际,国难当头之时,她勇挑重任,承担起作为当地企业家的责任。为抗击疫情主动将服装制造工厂转为生产防护口罩,与公司员工一起带着被盖、开水瓶、方便面等到外面借调资金。面对资金、技术的不足、原材料不齐全、吃住等问题,她带着员工一点一点的克服,累了就挤地铺、睡车间,饿了就吃泡面,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将30万只口罩交给指挥部。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是我们的榜样。

2.在疫情防控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她和她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为奔赴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生产防护口罩。隔行如隔山,她当时该是有多么的紧张和焦虑!做出来的质量不过关会有什么后果?不能如期完成又会怎么样?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一个平凡又朴实的女人身上,她的内心必定五味杂陈。但责任感又驱使着她前进,最终如期完成,质量过关,她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地。这种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