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大竹 >> 社会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大竹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更新:2020-11-13 10:35:05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大竹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9月3日,大竹县正式启动名中医团队培育项目。10月18日,30名学员前往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开启了首次临床高级班跟诊学习历程。这支团队,不是来自一家医院,而是在大竹县各级医疗单位考核选拔出来的中医骨干。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黄中平这样评价:大竹县委政府安排本级财政资金,启动本土名中医人才建设,是全市范围内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名中医培训团队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听取教授讲课

为此,记者日前就大竹县名中医团队的打造和培育,采访了该县县委书记李志超。

“大竹县名中医团队项目,是我们挤出县财政资金支持的本土人才培育项目。从2019年开始,我们用了10个月时间,谋划、调查、研究、论证,做了很多基础工作。今年起,计划每年安排50万元,用三年时间培育打造大竹名中医团队30人。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层次性、梯队式人才培养机制,为大竹培养造就一批年轻化、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带动全县中医人才队伍发展,推动中医技术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推动中医强县战略打下人才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大竹人民健康,为达州中医药传承和大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大竹力量。”李志超说道。

达州日报-大竹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大竹县名中医团队培育项目启动仪式

行动,就是对决策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大竹县高屋建瓴实施中医强县战略,以规划部署营造大格局、强化措施促进大提高、狠抓落实实现大飞跃,促进中医药强劲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赴大竹医联体建设调研座谈会

长远部署,营造大格局

近年来,大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常抓不懈,弘扬中医国粹。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内容,认真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中医强县战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事业强劲发展,为全县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先后建成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中医药工作任重道远,大竹县正按照国家“传承、创新、发展”的最新要求,继续弘扬国粹、创新举措、发展中医,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取得新进步。规划“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把县中医院建成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努力实现中医药强县目标。


端午送“香囊”

强化措施,促进大提高

坚持中西医协调发展不动摇,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松劲,紧紧围绕“巩固成果、创新发展、提升能力”这一主线,以组织管理为保障、网络建设为基础、队伍建设为重点、内涵发展为核心、预防保健为特色,不断深化中医药工作,扎实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抓组织管理,保障上给力。认真实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方案,县财政优先保障中医药工作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县、乡、村中医药事业的平衡发展、齐头并进。成立全县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制定《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十条意见》和《中医药工作单项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对中医药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项目优先安排,干部优先提拔,绩效优先奖励;对中医工作不力的单位,实行经费动态调整。

达州日报-大竹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膏方节免费送膏方

抓网络建设,基础上夯实。一是推进县级医院“示范化”建设,投资1.2亿元,建成县中医院3.2万平米的“治未病”综合大楼;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康复科、中药房、中药煎药室。强化“名医、名科”建设,县中医院康复科、骨伤科创建成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脑病科、肺病科建成市级重点专科。二是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近两年投入1.1亿元建设达标卫生院,新增建筑面积21800平米,涉及30个乡镇,新增中医业务用房9000余平米。按照“相对集中、统一标识、打造中医文化”的原则,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大大提档升位,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标。三是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对没有通过国债项目建设的村卫生室,县财政向每个村投入7万元加强基础建设,严格落实国家“中医角”项目,统一规划配置中频治疗仪、火罐、艾条、针灸针、电针仪、TDP神灯等中医诊疗设备。所有村卫生室均配备100种以上中药饮片、50种以上中成药,有效满足了当地村民中医药服务需求。

中药大锅汤预防新冠肺炎

抓队伍建设,素质上提高。重点从“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三个方面下功夫,破解中医药人才发展瓶颈。近几年,通过“千名硕博进达州”工程,引进中医研究生6人,新招考中医药专业人员50余人,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35%,每个乡镇都达到20%以上。通过“对口支援、送培进修、学历教育、临床示教、学术讲座”等方式,选送中医药技术人员到第三军医大新桥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强化激励考核,新招录中医药人员,前五年工作期内的绩效工资水平将不低于本院平均水平,确保新进中医药专业人员坚守本行,留得下来。

大竹县人民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抓内涵发展,能力上提升。积极倡导“未病先防、未病先治”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坚持公益性质,将预防处方熬制成中药汤剂,在门诊大厅设置中药汤剂取饮点,供医务人员、患者及广大群众免费饮用,并主动免费提供给社会各界一线抗“疫”人员。同时,通过新媒体,广泛推广肺经操,增强群众抗疫能力。着力提高中医药技术实用性,县中医院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遴选数十项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每年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培训率100%,合格率100%。设立全县中医药基层指导科,对乡、村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提升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文化广场

抓预防保健,特色上彰显。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治未病”医疗发展趋势铺路。各级医疗机构成立“中医治未病科”,开展健康检测和指导,并根据居民健康体检情况,开展中医体质辩识服务,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对3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通过电视台、宣传专栏及标语、LED、微信、义诊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普及中医药知识。各乡镇结合实际开展公众中医药健康知识咨询、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和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健康素质。常态化深入人群集中的街道、社区、村社、学校、厂矿等进行预防技术指导,印制中医药预防甲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宣传资料和预防处方,提供中药大锅汤,为预防传染病发挥重要作用。端午节、冬至期间,由名中医亲自领衔研制处方,运用优质中草药制作一系列中医药特色健康礼包,馈赠广大群众。同时,在广场举行大型的米字操和八段锦气功操表演,引导群众进行自我保健。

膏方节演练八段锦

抓产业发展,后劲上助力。认真落实国家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政策,成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三年攻坚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组建全县康复专科联盟,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不断发展。依托净土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特色资源,构建中医药特色康养发展中心,重点发展禅道养生、中医医疗、健康养老、中医药观光旅游等,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深入发展。抢抓全省中药材普查契机,积极向省上申请认证百部、钩藤为道地中药材,重点推进金槐、大通草等多种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中药材种植3万余亩。同时,还积极筹建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建设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加工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服务组织,全面提高产业投射能力。

小针刀治疗

狠抓落实,实现大飞跃

说一千道一万,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就是对老百姓健康的最大保障。中医药强县战略的不断推进,各项具体措施的不断落实,让大竹县制定的各项卫生健康和中医药工作目标相继实现,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陈青山,71岁,通过康复联盟转到县中医院康复科,开展蜡疗、电疗、针灸、理疗等。他一边锻炼一边高兴地回答记者:“这儿有很多机器帮助我恢复,有医生细心、耐心的指导,我感觉好得比较快。”

增强中医药康养服务能力,这仅是大竹落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措施的一个缩影。

辛勤付出,中医成绩斐然。大竹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并于2014年、2018年通过两轮复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分别建成全市首批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妇幼保健工作优秀县区组织管理奖”,目前正积极准备在明年通过“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乡镇1个;建成全市中医示范乡镇16个;建成全市中医示范村156个。

目前,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设有中医馆,所有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019年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总量189.35万人次,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93.12万人次,中医药服务量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总量比例为49.18%。全县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10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全科医师47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有207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有741人。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0至36个月儿童提供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覆盖率分别为82.54%、78.95%;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等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覆盖率分别为81.0%、70.5%、85.4%。(覃鹏举 刘风建 文/图 


 来源: 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