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高新区 >> 时政 >> 

达州高新区:打造中国玄纤产业生态发展标杆

更新:2020-09-25 09:56:49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胡赟 唐苌江 记者 刘姣 李彦达    编辑:庞岚月

2017年,三个月时间完成玄武岩纤维产业园一期2000亩场平;

2018年,高标准编制了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规划;

2019年,6000余亩玄武岩纤维产业园规划“新鲜出炉”,全力打造“中国纤谷”;

2020年,新材料项目不断入驻,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初成规模……

强势崛起的达州高新区

三年多时间,达州高新区完成了玄武岩纤维产业从无到有、项目从少到多、规模由小变大的转变。

一盘更大的棋正在铺开。达州高新区按照“产品研发—原丝生产—后制品制造—示范应用—检验检测—人才培育”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明确“251”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纤谷”。

定目标明方向,抓机遇谋发展。要冠上“国字号”头衔,这份底气源于何处?实施路径又是什么?

从传统产业走向新兴产业

达州高新区前身是达州经开区。

达州曾属老工业基地,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是工业的支撑。达州经开区的“诞生”,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需要。依托达州地下3.8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和优质矿产资源,我市形成了以达州经开区为龙头,7个县(市、区)特色园区为支撑的“1+7”产业园区发展体系。

“经济如果继续依赖传统‘粗、重’产业,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发展的路子必将越走越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数次谈到这样的观点。

产业园区如何走转型升级的道路?调研、考察、向专家要“处方”……“必须解决发展的掣肘。”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符宋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达州经开区确定“高新”发展的路子,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建优产业发展生态,促进传统工业提档升级。2019年,在省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上,同意认定经开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航天拓达玄纤复合管道生产线

好消息传来:玄武岩纤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是四川省优先发展的先进材料产业和四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全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一体三翼”战略布局,达州作为重要“一翼”。

市委、市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创新驱动为原动力,依托玄武岩、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以玄武岩纤维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支柱产业,发展主阵地就放在达州高新区。

就此,高新区开启了新材料产业“升级”之路。

从基础建设走向产业导入

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施工现场工人有序作业……为大力推进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的建设,达州高新区建设场景可谓是如火如荼。

这源于达州高新区“大手笔”的规划——规划面积达6000余亩的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同步规划4个服务型功能区及7个产业集聚功能区,精心谋划储备5大类20余个纤维及其后制品重点项目,推动玄武岩纤维新型建材、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纤谷”。

提出6000余亩的产业园区规划并非没有依据。

首先是自然资源丰富。川东华蓥山脉地区玄武岩矿产资源储量超1亿吨;达州天然气远景储量高达3.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0%,已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

其次是基础配套齐全。一期2000亩场平全面完成,引进社会资本建设24万平方米新材料标准厂房,其中一期10万平方米可实现拎包入住,二期14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前主体完工;建成园区道路12公里,拥有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的铁路专线;员工食堂、生活超市即将投用;商务洽谈、办公等功能逐步完善,实现了原丝及后制品“研发—生产—示范应用—检验检测—展示销售”和生活功能全覆盖。

再者是要素保障齐备。具备日均供水达10万吨的工业供水厂和日均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园区及周边已拥有大型发电企业4家,年装机发电量超过80亿度,水电气供应充足。已建成年输气能力30亿方的中石化达化专线、年输气能力21亿方的中石油清达线,实现园区中石化、中石油“双气源”供气。

截至目前,达州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厂房、生产线、学校等建设资金超10.5亿元,成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了玄武岩纤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已入驻复合管道、无人机、垃圾桶、水窖、防火布等10余个后制品项目。

既有占地200亩、计划总投资4亿元、规划有年产2万吨玄武岩原丝生产线的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以玄武岩纤维为原料、可年产3000公里玄武岩纤维复合管、年产2000吨复合筋及配套设施的四川航天拓达玄武岩纤维开发有限公司;还有以高分子模具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产品涵盖汽车覆盖件、轨道列车内外装饰件、军工用品模具、电力电器等的高新技术企业——四川聚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人们在炬原公司玄武岩原丝生产线有条不紊地操作

伴着滚滚热浪,股股细丝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在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原丝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操作设备。

“这些只是玄武岩纤维原丝,我们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短切纱或织布等。”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陈代富说,产品已卖向了山东、江苏、浙江等地,2020年的订单销量十分不错,订单生产已排到10月份了。

据了解,该公司2019年实现原丝销售1500吨,预计今年可实现原丝生产销售2000吨,产品在拉伸强度、抗压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方面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关键核心生产工艺的攻关和布局。目前,高新区模压、缠绕、纺织、拉挤、注塑五大工艺链在全国率先实现完整布局,年均产值增速达45%以上,以玄武岩纤维为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初具规模。

从应用示范走向研发创新

混合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沥青道路、混合玄武岩纤维的道路井盖、混合玄武岩纤维的花台……位于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的长中路和玖源南路全长1800米、宽24米,是达州高新区打造的第一批道路示范工程,这也成为了率先推进玄武岩纤维材料在市政道路建设领域的示范。

这得益于玄武岩纤维的多种优异性能。据了解,玄武岩纤维是以天然玄武岩拉制的连续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具有抗拉伸、耐腐蚀、隔热绝缘、耐高低温等性能,可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水利建筑、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道路的沥青铺层使用混合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性及抗疲劳性等,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达州国鑫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严鹏介绍,道路井盖、水篦子等是研发生产的玄武岩纤维后制品。

为让玄武岩纤维后制品得到广泛的运用,达州高新区对玄武岩纤维的科研投入也是“大手笔”。

据了解,达州高新区已投入玄武岩纤维研究院及重点实验室设备资金1700万元;已投入玄武岩纤维领域研发资金530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8%,科技投入年均增长率达21%以上。

有付出就有收获。目前,达州高新区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孵化平台累计达23家,其中2家孵化器在孵企业60余家;建有全省唯一玄武岩纤维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为企业提供19大类100余项检测服务,正积极争创国家级检测中心。达州高新区受理发明专利3个,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3个,计划新申请发明专利3个以上、实用新型专利11个以上。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战略合作关系,合作申报课题14个、已结题9个,对外发布研究课题18个。

与此同时,炬原公司“玄武岩纤维锚杆在高速公路的合作”已取得四川省地方标准,“玄武岩纤维在路面中的应用”已通过全国公路学会标准认定,已完成ISO9001和GJB9001-C质量体系认证;航天拓达公司“给排水复合管道”已获得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即将通过认定。

从项目“吸附”走向“生态”营造

对带专利、带技术、带项目来达州创业的玄纤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启动资金;将玄武岩纤维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对采购企业按照采购金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

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达州勇作时代浪潮的排头兵,围绕玄武岩纤维全产业链发展,出台了《达州市“6+3”产业集群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达州高新区扶持主导产业发展“3+24”条措施》《工业企业要素补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玄纤的企业“落户”安心谋发展。

同时,高新区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工业产品首台(套)奖励政策和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的政策;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率先使用玄武岩纤维各类产品。

在达州高新区营造的“软”“硬”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中”了达州高新区。目前,中铁、中车、中节能等10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落户。

企业来了,产品有了,销路也至关重要。为此,达州高新区还建立了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正在组建四川省玄纤产业联盟,在园区内基本实现了科技研发、检验检测、交易平台、产业联盟功能四合一。

产业兴还得人才兴。达州高新区引进四川大学叶光斗、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占玉林及西南石油大学武元鹏等8个科研团队;并规划了新材料职业技术学院和秦巴职业技术学院2所大专院校,开设41个模压、注塑、材料化学等特色专业,预计每年培育技术人才5000名,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和用工需求。

“下一步,达州高新区将创新建园模式、强化应用开发、推进产融结合、加大示范应用、组建产业联盟、打造交易市场、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更加科学成熟的达州玄纤产业发展生态,形成达州的骨干产业支撑,力争实现千亿产值目标。”达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庞佑成说。

当下,乘着国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东风”,达州高新区正朝着“中国纤谷”大步迈进,聚力打造产业投资洼地。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