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大竹 >> 社会 >> 

“三道加法”让大竹农业跑出“加速度”

更新:2020-08-22 09:12:10       来源: 达州日报网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    编辑:尹可

大竹县农建综合示范区。

“一斤糯稻要比普通稻谷多收两角多,我家里4.5亩田,收谷子将近6000斤,多挣了一千多元。” 8月11日,立秋刚过三天,走进铜锣山脉中段的大竹县月华镇糯稻基地,成片的金黄稻谷正开镰收割,一派丰收景象。正在田间抢收稻谷的月华镇余家村村民朱元贵难抑脸上喜悦,据他介绍,县上大力引导农户种植糯稻,产出糯米后全部交由企业加工成醪糟,且种植糯稻所需的种子、技术、肥料等均由企业免费提供,“农民只要有田土、有劳动力就行。这下子大家都有干劲了,收入也年年增加。”

一粒糯米醪糟香,十万农户奔小康。糯稻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近年来大竹县深入贯彻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市委“12335”总体部署,做大做强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以“三道加法”助推农业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企业+基地+农户”

鼓起群众腰包

跟朱元贵一样,大竹县月华镇玉皇庙村1组66岁的饶全新种了60亩糯稻,去年增收20000多元。他说,今年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因为公司收购价格稳定,所以心里有底。

大竹县是“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糯稻已成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其加工品糯米粉(汤圆)、醪糟、米酒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糯稻种植技术含量高、产量低、销路窄,过去一直是零星分散种植。近年来,大竹县依托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采取统一送种子、统一培训、统一保护价收购、保优先就业、保二次返利的“三统两保”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全县10万农民发展优质糯稻17万亩,种植户亩均提高收入690元,助农人均增收1100元,已带动3506户贫困户10817人增收脱贫。

大竹县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糯稻产业核心园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建、农民主体”模式,突出工业带动、三产融合进行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紧扣“1123”目标,做大1个糯稻醪糟加工产业园,建成1个糯稻醪糟产业文化旅游博览中心,搭建园区服务功能、信息化2个平台,打造稻鱼综合种养循环示范、现代农业装备示范、“两替代”绿色发展示范3大基地,着力构建“抓二产强加工、带一产建基地、促三产兴文旅”发展格局。如今大竹糯稻亩产可达1000-1200斤,仅此一项就可让广大糯稻种植农户增收1.17亿元。

“科技支撑+稻虾共养”

升级产业结构

除了传统的糯稻产业,“稻虾共养”正日益成为大竹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在大竹县乌木镇,乘着小龙虾产业荣获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称号的东风,四川百岛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的小龙虾繁育场已成功申办为省级克氏原螯虾良种场。

开始发展“稻虾共养”这个项目,当地群众很不理解。因为小龙虾对农药化肥极为敏感,促使村民改变过去种水稻滥用农药化肥现象。每亩稻谷产量较原来将减少一点,大多采用比较保守的单一要素、基础套餐发展模式;因此,当地群众对养殖小龙虾持一种观望状态。随着“稻虾共养”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为了打消村民对于陌生产业的顾虑,村“两委”与业主共同探索出“菜单式”合作经营模式。让贫困户在“流转费+务工”“流转费+种稻”“养虾+种稻”等多种“菜单”中任选一种参与“稻虾共养”产业发展,在利润分配上,合作社占51%,剩余49%的利润拿出来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实现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三赢”。

该县百岛湖生态农业公司建成西部第一、四川唯一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研发出智能水槽繁育、室内工厂化繁育、网箱繁育、池塘繁育、稻田繁育“五种人工诱导良种繁育模式”,年繁育优质虾苗1.5亿尾,填补了四川省小龙虾人工繁育的空白,为周边市区发展小龙虾创造了有利条件。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所在的大竹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推广鱼虾混养、稻虾共养、虾菜共生、工厂循环水养殖、“稻田+内循环”跑道养殖“五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种养效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特色农业+电商”

打开产品销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给特色农业产品打开销路?大竹农业人一直在探索。

2019年,在外务工的李晓明返回家乡创办大竹县明亮农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80亩,总投资额500万元,发展“小黄椒+水产养殖”的特色产业,直接经济收益预计能达到120万元,人均增收能达到1000元以上。产业布局成功后将吸收带动周边群众186户324人投入相关生产活动,其中贫困群众有47户123人。

李晓明返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故事,正是大竹县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大竹县持续打造竹、苎麻、香椿、糯稻、白茶“五张名片”,壮大粮油、畜禽、蔬菜、水果、水产“五大产业”,努力提升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烘干冷链物流“三大支撑”能力和建设水平,全力构建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

今年春季,在大竹县石河镇的巴山红香椿基地,大竹县副县长和商务局局长面对镜头前的全国网友,为本地特产——大竹香椿直播代言,卖力吆喝,助力疫情下的香椿销售市场红红火火。为了保住椿农的“钱袋子”,大竹县专门联系具有冷链资质的物流快递企业,仔细研究快递冷链包装、装货量、续重物流费等关键要素,目前已和顺丰达成协议,单件香椿快递物流费用降低30%,并且采用专车收件、航空运输,为大竹香椿48小时内登陆大中城市奠定基础。

大竹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构建起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全产业链,实现智能农业升级。该县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大力推广“经营主体+产业园区+品牌销售”“农户+社会化服务+电商”新型模式,积极引导农特产品开展网上销售。2019年,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3%。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大竹农业的未来目标是:到2022年,大竹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70亿元,年均增长3.5%;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3.9%

·刘达建 程一凡 彭俊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