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万源 >> 乡镇 >> 

“青山”的托付——万源市大沙镇青山村第一书记龚莹的扶贫故事

更新:2020-08-19 10:55:30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张家铭 记者 魏华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青山”的托付

青山村,位于万源市西南方向,群山延绵、山高沟深,距离场镇13公里,是大沙镇最偏远的村。清晨,村子刚刚苏醒,炊烟升起。万源市大沙镇青山村第一书记龚莹步履匆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2018年,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川东北气矿宣汉采气作业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龚莹被调派到青山村,当上了这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几年间,在龚莹等一众扶贫干部的努力下,青山村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提质、村风民风引领、疑难杂症化解”四大攻坚行动,改变了贫困村的面貌,让这里完成了从一个“贫困村”到“幸福村”的蜕变。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进组到户,直通农家;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整齐美观,照亮乡村;一片片村民集中建房点小楼林立,环境如画……如今的万源市大沙镇青山村,村庄干净整洁,山间回荡着娃娃们的欢声笑语。

美丽山乡发生巨变,龚莹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群众的信赖比黄金还珍贵

2014年,青山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这里的脱贫之路走得很不容易。

“年轻人基本上都去打工了,村里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龚莹说道,“他们是我见过最懂事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独立生活,自己煮饭,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青山村,打赢这场攻坚战!”谈及初到时的所见所闻,龚莹有些动容。

“2018年7月3日,我到了青山村,当地老百姓觉得我们这些干部是下来‘镀金’的,很排斥我们,开展工作也很吃力。”龚莹坦言,自己一直在城市里生活,很少接触到农村工作,刚到青山村时,就是“两眼一抹黑”,“我只有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为了和老百姓拉近距离,龚莹一到村里就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情况,和每一名村民表态:“我在青山村没有亲戚,但青山村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亲戚!”这句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龚莹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承诺:“我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了青山村的饮水问题。”

龚莹到达青山村之前,青山村的环形管网已经建好,却因布局不合理、安装不规范造成老百姓用水时有时无、水量不均匀,更有绝大部分百姓无法用水。

“一个月时间,我跑完了青山村所有的取水源头,挨个排查问题,修理了水源的拦河坝,安装不锈钢网防止渣子进入水管线,购买了专用的防冻水表,实现一户一表一闸,通过系列的工作,确保了全村的用水,让每一户居民都有水吃。”

扶贫要先扶志和扶智

“青山村大多数村民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小山村里,思想保守固化,这也是扶贫工作中的难点。”龚莹说。

如何让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成了压在龚莹心头的一块大石。

去年底为了给贫困户增收,龚莹想了一个办法:“我们这的猪肉肉质特别好,但是销路不好,我就想帮村民找一些有保障的销路。”为了不让村民有亏损,龚莹跑了许多销售渠道,拉到4万元的订单,“当时村里的养殖户接到这个订单,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我们还结合实际启动了‘短期能增收加长期能致富’的发展模式。”龚莹说,“短期增收产业主要是推进传统‘五小庭院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积极培育种植大户5户,养殖大户6户。长期致富产业则是发展雷竹种植,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建成5个雷竹种植示范园区,连片成带发展311亩。同时,发展烟叶、木瓜、白芍、虎杖、红花等经济作物,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近100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余亩,改变当地村民的增收方式,切实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

另外,龚莹带领着村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推行“公司+专合社+村集体”发展中蜂养殖、参与企业生产分红等,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余元。

养成好习惯 共建美丽新农村

今年4月,青山村开展了“民风直通车”积分量化管理考核,对村民家里卫生状况、生活垃圾排放是否合规、生活用电用气搭接是否安全、团结互助等情况进行考核。

“讲卫生、不吵架、孝敬老人,努力提高收入,这些在我们村都可以得到奖励。你看我手上的牙膏、菜油、卷纸都是用积分免费兑换的。”村民罗大爷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手里的物品。

走进青山村定点爱心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米面粮油、毛巾、脸盆、草帽、镰刀等生活生产用品一应俱全,村民们正争相选购。与普通超市不同,爱心超市里的物品可以用积分来换取。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开展了‘民风直通车’积分量化管理考核”龚莹说道,“对村民家里卫生状况,生活垃圾排放是否合规,生活用电搭接是否安全、团结互助等情况进行考核,引导村民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理念。”

把村民的难处当做自己的难处,两年多来,龚莹用务实肯干的顽强品质,凝聚了村集体干事创业和脱贫致富的力量;用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员干部和村民的信赖;用真情实干的为民情怀,生动演绎了一名第一书记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风采。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