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通川区 >> 时政 >> 

聚才引智促发展 “智造”通川新华章!通川区人才强区战略工作纪实

更新:2020-04-13 11:07:22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记者 曹芮铭 胡杨    编辑:庞岚月

近年来,通川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扣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需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校地企合作、创新创业孵化等平台建设,集聚培育各类人才,全力打造富有通川特色的人才服务工作体系,努力营造“以才兴业、以业聚才、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良好聚才引智氛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筑巢引凤

汇聚八方人才

要汇聚各方人才,创优政策环境是关键。通川区始终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制度,建立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机制,制定出台《通川区人才激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在聚才引智、荣誉奖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服务基层、在职培育、人才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28项突破力大、竞争力强、含金量高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健全了人才“引育管用”改革政策。

围绕《办法》,通川区从教育、医疗、农业等重点领域出发,针对全区各行业人员急需程度,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教师流动和引进实施办法(2018修订版)》《通川区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形成了“1+N”人才激励体系,有效缓解了全区人员紧缺现状,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为确保各项激励政策取得实效,通川区科学合理构建了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充分听取各类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并将全区优秀的教育卫生人才、农村电商人才、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土专家”“田秀才”等各行各业人才纳入“通川优秀人才库”管理,精准把握人才动向。同时,建立了“区外优秀人才库”,让更多省内外优秀人才放心来到通川工作发展。

优化服务

激发创新活力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川区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发放引进人才的安家补助和岗位激励奖金170余万元;举办人才座谈会、人才联谊会、人才沙龙等活动10余次,开展首届“通川英才”评选活动,评选英才20名,完成80套人才公寓主体工程建设,预计明年可实现引进人才拎包入住。实施“通川人才服务卡”制度,从出行绿色通道、户籍办理、工商服务、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方面为人才服务,让人才轻装上阵,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

通过紧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进国企等方式,拓宽人才留用通川的途径,并建立“老带新”岗位结对机制,根据人才的专业、专长,科学提供实践岗位,确保人才实习上手快、有收获;加强对人才的跟踪服务,力争把优秀人才留下来,服务通川经济社会发展。

以建设“食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公铁智慧物流园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为契机,通川区深化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的交流合作,柔性引进全国规划建筑设计大师时匡、四川大学副教授陈珂、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蒋朝哲、台湾中兴大学专家詹富翔、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田孟良等专家人才40余名;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截至目前,全区共成功引进硕博人才78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98名。

着力培育

造就人才队伍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倾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将乡村振兴前线和重大项目建设一线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引导教师、医生等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制发了《关于开展“通川优秀人才”引领脱贫奔康五大行动的通知》,建立了“四川科技扶贫在线”通川平台,加大乡土人才扶贫支持力度,先后设立37个重大项目指挥部,抽调全区的卸任干部、年轻干部、硕博人才、专业人才等组成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攻坚力量。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名校长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巴渠人才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乡土人才实训基地等各类人才培养平台30余个;畅通引进人才转任公务员渠道,引进人才中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10余名;广泛开展体制内外人才推荐活动,吸纳215名区内、区外优秀人才入库。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取得了累累硕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通川区注重人才的思想引导、人文引导、政策引导,推荐各行业的优秀人才参加省委组织部“天府大讲堂”和市委组织部“巴山大讲堂”,组织优秀人才代表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培训学习,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钱学森图书馆,强化知识分子爱国教育,培育通川感情,厚植通川情愫。

人才支撑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引擎,通川区将继续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打造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全链条,积极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金凤凰”落户通川,为通川早日实现“两个定位”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