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美文 >> 

一路乡情一路歌

更新:2019-12-20 15:30:31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记者 胡明惠 陈小玲 蒲正杰    编辑:庞岚月

80年代初,有这样一群达州人他们少小离家,辗转来到浙江,以勤劳和智慧,用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在钱塘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奋斗的赞歌。他们的创业故事荡气回肠,他们的心路历程可歌可泣。

2019年岁末,记者受达州日报派遣,采访浙江达州商会年会暨绍兴分会成立。接到任务后,记者内心充满了“忐忑”,怕写不出他们身上荡气回肠的“创业故事”,写不出他们身上的精神内涵,从坐上杭州达州商会执行会长张国全开的“接机车”开始, 一句“老乡好,我来接你们。”将记者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

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是达州市270万在外务工人员中唯一的一位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92年深秋的一天,怀揣6个煮鸡蛋,挎着黄布包,穿着黄布胶鞋,拽着岳父给的92元钱,一身儿单衣。16岁的张国全从宣汉黄金镇只身来到北京丰台区,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一路上,从未出过远门的张国全内心极度恐慌。那个年代,别说火车,张国全连汽车坐过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甚至黄金镇街道都很少去过。可想而知,当时当日,呼啸而来的火车,滚滚的人流,巨大的北京城,对这个瘦小的只有16岁的川东小伙儿心里造成了多大的恐慌与压力。

初到北京,张国全落脚到京郊的一个养鸡场,看他年龄小,老板安排他给领导办公室打扫卫生,临近冬天的京城,到处天寒地冻,张国全和一个工友的栖身处是一处低矮的棚户区,屋内冰冷潮湿,身上盖的棉被像一张破渔网。一天晚上,怕冷的两个小伙儿在临睡之前,将屋内的煤球一直燃着,用以取暖。睡到半夜,一氧化碳中毒的张国全,处在半晕迷状态下,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他爬出了小屋,晕到在屋外的雪地上。冻醒后,张国全的全身已经湿透,四周的雪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挣扎求生时,双手抠出的斑斑血迹。

历此一劫,16岁的张国全又回到他的故乡——宣汉,回到父母身边短暂疗伤。1993年春节过后,张国全又背起铺盖卷儿跟着村里的同伴到了杭州。初到杭州,手里没技术、包里没钱,他辗转各个建筑工地,从小工做起。为了省钱,工棚、涵洞……就是他的家。学一门手艺谋生,成了他的梦想。没有师傅,他就偷师学艺。每天天不亮,在工地开工前,张国全在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的同时,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给工地师傅们买香烟,帮着他们打下手,渐渐赢得大家的好感。手脚麻利的张国全很快学会了工地上的各种技术活。从小工做起,一直做到工地的管理人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3年,由于当时的工地承包方业务量巨大,无暇顾及到一些小业务,老板看到这个诚实机灵的小伙,就鼓动张国全承接一些小项目。由于凭借诚实可信及高效的管理才能,他从此迈进了建筑土建这个行业,在杭州这个巨大的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公司发展最壮大的时候,每天工地上有近3000人同时开工,业务遍及浙江、江西两省。

如今,只有小学学历的张国全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劳务公司,正在开发一个网络用工平台“优工邦”,帮助用工方和工人之间建好第三方平台,助力解决劳务供需矛盾。2018年,42岁的张国全,被达州市总工会评为全市270万外出务工者中,唯一的一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无悔荣耀,今年张国全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的偎脚“幺儿”

记者面前的这位来自渠县宝城镇的王宗华老乡,今年41岁,在家里排行老幺,来杭州发展已经有17年了,是杭州达州商会的副会长,浙江浩达金属制品公司的法人。从事门窗加工生产,旗下产品与万科等众多大型房产企业进行合作,年产值上亿元。

王宗华的家乡是在达州市曾经家喻户晓的“稀饭县”——渠县。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在天上的飞机上,都能听到渠县人民喝稀饭的声音。虽是笑话,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事实,那时的渠县是真的太穷了。

1994年,16岁初中才毕业的王宗华离开老家,加入了南下的打工潮。在深圳成了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为了多挣一分钱,每天困了在车间地板上眯一会儿,醒来继续工作,南方夏天潮湿闷热,在高温烘烤的车间里,16岁的王宗华全身长满了痱子,可他浑然不顾。这个小伙儿,用四川人吃苦耐劳、善良诚实的品德得到了公司老总信任,被分到了公司的业务部门从事市场拓展工作,2002年派到了杭州市场。机缘俱足的条件下,王宗华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无论行多远,家乡永远是他心里的根。2017年,事业成功的王宗华给父母在原来的老屋地基上重新设计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新住宅,并在门口修了一堵“家训墙”。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在这堵写满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的文化墙前,留下了幸福的全家福。可2017前春节刚过不久,母亲因一场大病永远离开了他。80岁的父亲不知道是离不开故乡的山山水水,还是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坚持一个人住在老家,守着门前的池塘,守着儿子们心里的根儿。

当记者问及在老家修这么好的房子,有多大意义时,王宗华腼腆地回答:那里才是我的根,有时候在外面打拼累了,回到家乡,走走村里的泥泞田埂,和村里的老乡们聊会儿天,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现在母亲去世了,隔三差五,王宗华都会回到家看望父亲。入夜,王宗华会和老父亲同睡一张床,爷俩偎在一起,背抵背,脚挨脚。像小时候一样,同父亲拉拉家常,做父亲最暖心的“偎脚幺儿”。

打工仔的入党梦

“报告常主席,这次回万源捐助的书包是我亲自督导生产的,是最新的韩版样式,也要让我们老家的孩子赶上时代的步伐”。记者在茶休的间隙,听到来自浙江嘉兴航威箱包公司的赵本波正在对达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常荣汇报。

1979年出生的赵本波来自宣汉新华,兄妹三人,而父亲常年生病,贫寒的家庭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从小懂事的赵本波与姐姐主动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比他大2岁的哥哥。1997年,17岁的赵本波拎着编织袋来到东莞,走上了他的打工之路。

祸不单行,父亲很快离世,1999年,一场大病又迫使赵本波回到老家养病,病好之后,这个穷困的家庭再也无力给赵本波任何庇护。

2004年,赵本波只身来到浙江,重新开始他的打工路。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从2000年到2008年,好学上进的赵本波向书本学,向身边的能手学,夜以继日的学,终于在箱包行业从一名一线工人坐到了生产厂长的位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本波的爷爷与父亲都是党员,从小在长辈的耳闻目染下,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他多年的梦想。2004年,在工作经验日渐丰富的同时,赵本波心里的党员梦被唤醒了。当时公司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解情况后,主动要求当他的入党介绍人。可在当年,一无商会,二无流动党组织,一个外乡人想在他乡入党是何其艰难。赵本波的入党之路一走就是几年。可他的党员梦一直没有熄灭,直到2008年,公司所在地的新埭镇石桥村党总支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赵本波确实符合一名党员的要求,才破例吸纳他成为浙江省有史以来第一位外籍务工人员党员,其入党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2010年,赵本波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目前已在嘉兴开设了两家箱包代加工厂,年产值近8000万。

致富不忘本,赵本波发展之后,积极致力于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每年都会给家乡儿童捐款捐物。并助力浙江达州商会成立,推动商会在2017年成立流动党委并担任流动党委副书记,而嘉兴支部的成立更是引得达州市委组织部领导亲自前来揭牌。

2008年汶川地震,还在平湖明达箱包工作的赵本波是全公司第一个向灾区捐款的人,发起了向灾区捐款的倡议:“一分也是爱”,并交了特殊党费。

改革开放至今,从大巴山走出去的达州老乡在浙江目前已达10多万人,而今的钱塘大地,到处都有他们奋斗的足迹,从浙江达州商会会长、流动党委书记、被誉为“达州驻浙江民间办事处主任”的唐堂到前面介绍的张国全、王宗华、赵本波、以及浙江“花仙子”之称的浙江达州商会秘书长刘俊、宁波“美妆大王”李强,绍兴达州商会会长“窗帘大王”何长用、“运动器材大享”魏力、“服装大王”王维春、“孝顺女”王春芳……他们将达州人的质朴、坚韧、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钱塘大地、开花结果,在异乡奏响自己的命运交响曲,活出了达州人风采。

生活在继续,事业在前行。欢歌正嘹亮,将进酒、杯莫停!说不完的家乡话,诉不完的故乡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