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地情书里的趣味与风物——地方志·达川篇

更新:2019-11-01 15:24:13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编辑:庞岚月

编者按

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它是一种“官修”的地情书,是汇集各地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国情资料,也是继往开来、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有独特历史文化学术价值的国情书。

“史以鉴古今,志以资治理”。达州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拥有悠久厚重的文明史和发展史。正因有了地方志这样具有连续性的记载,让人们可以触摸古今文化绵延承续的脉搏,领略一方土地历史的风云际会、沧桑巨变。从今天开始,本刊陆续刊登一组系列报道,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访各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探访那些发生在巴渠大地上的故事。

部分乡镇志

达川区为原达县大部改设而成。达县修志始于南宋,先后纂修州(府)志(稿)3部、县志4部。最早的南宋《通川志》已散失,明《夔州府志》现存宁波天一阁文管所保存,北京图书馆则藏有光绪版《绥定府志》抄本。达川区地方志办公室目前存有原版影印的清乾隆、清嘉庆、民国《达县志》,以及新编的1994年版和2013年版《达县志》。

地名来历别有情趣

地名,折射着一个地方的地理人文特征,也承载着它历史的记忆。对于很多乡镇地名的由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可能知之甚少,但记者在地方志中寻找到了答案。

达川区上古属巴地,千年以来建制沿革多变,2013年撤达县置区,以地处河畔,“地带四达”之意取名。这一年,达川区撤南外镇建制,分设了三里坪街道办事处和翠屏街道办事处,这两个“年轻”的政区,代表了达川城区步入“以街为名、以城为治”新阶段。其中,三里坪街道辖区因四周群山环绕,方圆三里为平地,土壤肥沃,利于耕种,人口集聚得名。翠屏之名则来源自境内草木葱郁、景色秀丽的翠屏山。

达川的地名中还不乏因当地物产和地标而得名的场镇,如始于东汉和帝年间就建立场镇的麻柳,因地处明月江西岸,麻柳树盛多得名;檀木镇缘于原关庙左侧有一株檀木树而得名;大树镇因坝中有一片大树林得名;南岳镇因境内南岳庙得名。

此外,还有一些地名来源于传说。在金垭镇,相传此地有三圣宫和红庙两座庙宇,夜间庙内烛光通明,照得整个垭口金光闪闪。曾经的虎让乡名叫“虎跳河”。相传场镇西一里巴河中,猫鸭子滩河窄,曾有一只老虎被猎人追,虎从这里跳过河去,后取名虎跳镇。1942年,虎跳与道让合并,各取一字为现名。

部分地方志

再如福善镇,因真佛山在其境内,以孝善文化深厚而命名;赵家镇、管村镇则因建场时,当地多同姓居住而得名。每个村镇的地名都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蕴含着深厚而独特的历史内涵。

“袍哥”“丐帮”混迹江湖

看过金庸小说或电视剧的人,可能都幻想过自己也要拜入少林、武当门下,或者到峨眉学艺,结识好友、加入帮派,期待在江湖中一展身手。

在达川境内,历史上也真实存在过帮派,不过与小说中的传奇大为不同。比如1994年版《达县志》中记载的红帮,民间称“袍哥”“哥老会”,就是其中的代表。

达县清代即有红帮帮口组织,入帮称呼“嗨皮”。民国时期颇为普遍。城镇、码头或大的行会均有堂口,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号。堂内分大爷、当家、管五、副六、九排、幺大等排行。每个堂口有一名坐堂大爷统率,又称舵把子、掌龙头,其余为闲大谷,又称耍大爷;管五又称管事,分红、黑两旗,分别负责红、黑两道联络事宜;幺大中有通事幺大,负责跑路送信,排行最低。帮内崇尚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供奉关羽为祖师爷,讲江湖义气。成员最多时达3.7万余人,在县内相当有社会影响。

红帮帮规称“帮内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实则搞“大鱼吃小鱼”,排行低的兄弟伙年节必须向舵把子和“拜兄”送礼。拿不出钱的,虽须发皆白仍然是幺兄弟,见了排行高的哪怕只是二三十岁的小子,也得躬腰作揖自称“小弟”。红帮与当地官绅军警勾结,成为地方社会恶势力,帮头则是“地头蛇”。新中国成立后,红帮被解散。

部分达县志

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丐帮”也在达川历史上出现过。虽然乞丐帮无正式旗号,但城区和各场镇乞丐均有“丐头”,入境乞讨者必先投拜,并按指定区域行乞,所得必缴纳部分给丐头,否则不许留境。“丐头”既不传授武功,也无行侠仗义之心,多系一无所有的市井流氓、无赖,依穷卖横罢了。

此外还有一些正经的行会组织,类似现在的行业协会。如始建于清代的王爷会,是跨县的船民行会组织,以信仰能镇江水、保安澜的“镇江王爷”为名。民间还有木、石、灰工匠的行会鲁班会,搬运工人自发成立的行业组织力行,专抬滑竿轿子的轿行,医生和医药业的药王会、卖酒业的杜康会等。

封建糟粕“烈女志”

地方志的编纂具有连续性,但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清乾隆、嘉庆等封建时期编纂的《达县志》中就充斥着宣扬封建迷信、倡导封建礼教的思想。

在清嘉庆版《达县志》中,卷三十八为“人物志”,而同样是记载人物的“烈女志”却被单列一卷,为三十九卷。而民国27年版的《达县志》中,人物门在第四册的卷十五至卷十七,其中,卷十五、卷十六的人物门记载都是当地历史上有建树有贡献之人,如乡贤、宦业、忠义、孝友、文学、武功之类,卷十七却是烈女、节妇、孝妇、贞妇。

与上述有建树功绩的人物采用立传式记载不同,这些烈女节妇在记载中大多是一句话带过。民国27年版的《达县志》载:石达魁妻冯氏,二十八岁守节,至八十二岁;朱元坤的妻子张氏,二十岁丈夫亡故后,独自侍奉公公婆婆到老;还有孀居抚子的李维桧妻子徐氏等烈女节妇。这种大量记载节妇烈女的行为,是封建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维持封建秩序的需要。

近年来,达川区地方志办公室深耕文脉,新编了1994年版和2013年版《达县志》,并编纂了水务、财政、建设、教育、民政等10余部区级部门的志书以及麻柳、石桥、大树、碑高等近20部乡镇志。现代方志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早已摒弃这部分封建糟粕,其功用也从“存史、资治、教化”,延伸为“存史、资政、育人”,用实事求是记载历史的方式,让一方土地绽放出独特而隽永的文化魅力,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