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通川区 >> 时政 >> 

【中国农民丰收节】通川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更新:2019-09-10 11:46:43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罗小丁 本报记者 邱霞 刘欢    编辑:庞岚月

初秋时节,走进通川区蒲家镇国色天香生态百果观光体验园,这里一派繁忙景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从2013年起我就扎根在这里了,现在园区发展到500余亩了,我们的葡萄品种有很多,从每年的6月份要采摘到11月份,现在成熟的品种有夏黑、美人指、巨峰等,过段时间还有其它品种上市,下步打算在餐饮及娱乐方面再升级打造,多方面发展嘛!”谈起园区的发展,业主郑伟信心满满。

新村乡梨树村 冯学东/摄

“去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达到48万亩,落实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15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大幅提升;新增农机动力0.43万千瓦;新建现代经作蔬菜基地6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000亩;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这一组组数据背后见证的是通川区农业一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近年来,通川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中心,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以推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

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这里的李子口感很好,又香又甜,每年我外地的朋友都要我跟他们寄……”进入8月,通川区北外镇田家塝村的晚熟“巴山脆李”上市。通川区北外镇田家塝村是“巴山脆李”的发源地。因口感好,清香脆甜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加之本地农户大部分姓田,故又称为“田氏青脆李”。目前“巴山脆李”已获得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品种审定证书,近年来,田家塝村“巴山脆李”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正被全国人民逐渐知晓。

青宁乡岩门新村 达州日报社航拍队/摄

产业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基础,也是贫困村、贫困户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通川区作为达州市首个脱贫摘帽的区,一直持续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力度,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业主进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乡镇,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以前土地没有流转时,除了肥料钱、种子钱、农药钱,一亩土地收益也就几百块钱;现在土地流转过后,收益增加了很多,我一个人在这里打工,一个月纯收入就有1500元。”通川区蒲家镇钟庙村村民郑少玉介绍道。

金石梯田 达州日报社航拍队/摄

据悉,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科学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川区深度打造了檬双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该园区完成种植基地1000余亩;打造了通川区立体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种植猕猴桃3500余亩,园区内道路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建设基本完成;打造蒲家蓝莓主题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蓝莓产业园入园智能识别系统,二期1100余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已完成,为全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葱翠山林间的通川区金石镇跑马村,这里大大小小的黑山羊活力十足,有的正拱来拱去吃着主人为它们准备的食物,有的三五成群在那里嬉戏,这些高品质黑山羊和普通的羊相比,因肉质鲜美,口感细嫩而受到广大食客的认可,相应地,黑山羊的价格无疑是羊肉中的“高端”品种。“虽然离羊肉大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们这里的黑山羊几乎都是被客人预订了的,你看这个片区的山羊,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了。”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粗略地算了下,仅村民手指的区域就有300余只黑山羊。

磐石镇谭家沟村 田乙斯 龚其明/摄

“我们以高品质黑山羊养殖、高山优质水稻种植和羊肉深加工为主,整个产业已经遍布通川区6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带动了通川区金石镇17个村社及周边碑庙、安云、新村、龙滩、檬双、磐石等乡镇近2000家农户,使当地贫困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一二三产业已经发展成型,在加工工业上,我们的产品已经全部上市,目前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甚至在台湾都有我们的农产品!”达州市屈氏金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屈光荣说。

据悉,达州市屈氏金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通川区产业脱贫的典型,该合作社种植基地年产量可达57万斤左右,常年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多达100余个。“我自身天生残疾,因为有通川区政府的产业扶贫,我才有了一个就业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的干。”加工厂职工唐潞表示。

金石梯田。(梁乔 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群众说了算。通川区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根本出路,据悉,今年,通川区在贫困村建立水果产业园区23个,种植面积5677亩;建立菜蔬产业园区21个,种植面积5310亩;建立养殖产业园区28个,发展生猪、肉牛、肉羊等养殖7115头;在贫困村建立水产养殖基地11个,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146亩。

一叶知秋,通川区在乡村振兴、富民增收、产业兴旺的道路上踏实前行、收获满满……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旅发展走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基层善治之路,更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900平方公里的通川大地,如何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乡村兴则国家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

青宁镇是通川区的北部特色乡镇,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工作,利用独特自然风光和良好农业基础,不断探索“旅游+农业”模式,推动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农旅融合田园观光发展模式。目前,该镇已拥有2个千亩级产业园区和省级重点项目“云门天寨”农旅综合开发项目,引进达州市巨峰林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五星枇杷200余亩1.1万株、锦绣黄桃200余亩1.1万株、青脆李180余亩近1万株、塔罗科血橙180余亩近1万株。预计2019年青宁镇化马村年增收可达400万元。

磐石镇都市农业体验区。

同时,在通川区磐石镇罗家山乡村产业项目规划中,以农业为核心,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打造了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展示、农村产业联动发展的乡村会客厅。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的自然禀赋、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在地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放眼川陕渝三地消费市场为主要客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打造集农业、文创、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作为磐石乡村旅游发展先导区的新型农业生产者,我见证了磐石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也积极地参与了乡村振兴发展建设。”四川省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乾证如是说道。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流转土地600亩,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园区常年生产人员100余人,是一家集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规划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性开发企业。

目前,磐石镇乡村振兴先导区引进业主56家,流转土地1.2万余亩,年产值达2亿元,形成了以“谭家沟脱贫攻坚引领区、帝森农业园、草莓主题公园、盛世家园、康养田园和月湖游乐园”六园引领的旅游业态新格局,区内的游步道、河道景观、游客接待中心、秦巴农耕文化博览馆、智能温室大棚、水上体验中心、草莓故事馆、田园大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

据悉,通川区先后打造磐石草莓、蒲家蓝莓、金石猕猴桃、青宁牡丹等现代农业园区35个,集中连片发展青脆李、优质大米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秦巴电商谷建成投运,新建乡镇电商服务站1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2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同时,该区大力开展“旅游三年攻坚行动”,实施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青宁云门天寨、十里水乡·板桥印象等农旅融合重点项目10余个。

●关键词:法制建设

重拳出击得民心

眼下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去年,通川区东岳乡凤凰村村民何建民家收获了1000多斤玉米,而今年,何建民种植的玉米却减产近一半,“别人家的玉米长的个个颗粒饱满,而我们家的却只长玉米杆不怎么结玉米!”何建民心里一直很纳闷,原来,他为了节约种子成本,便在镇上集市的小摊买了便宜的假种子。

碑庙镇石笋村依靠产业脱贫。(龚其明 摄)

加大农资执法力度,敢于实打实。去年以来,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加大了农资市场监管和查处力度,截至今年年初,共检查了23个种子批发点及220个种子零售网点,检查率达100%,检查品种185个,严肃查处种子一般程序案件14起,其中已办结12起案件。

完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录入畜牧企业10家,水产企业3家和种植企业17家;完成市级专项抽检20个,完成省级专项抽检2项9个农产品,合格率100%。

开展“渔政亮剑”行动,敢于硬碰硬。截至今年初,该局渔政执法人员在全区主要河道、水产品市场等禁渔重点区域组织统一检查行动120次,出动执法人员530余人次,查获违禁捕捞船7(艘次),没收违法捕捞的“三无”船舶3艘,共依法没收并放生野生鱼13.12公斤。立案查处违法捕鱼案件9起(均已全部结案),收缴渔网680部20000余米;同时对以人工养殖鱼冒充野生鱼兜售的群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敢于面对面。该局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以来,共受理办结案件5起,共处罚款27385.8元,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同时对蒋道明未经定点场地从事生猪屠宰活动案中没收的生猪产品公开售卖所得款5272元全部上缴国库。

人才旺,百业兴。眼下,各类特色农家乐、观光园、采摘园、生态养殖合作社、小微绿色食品厂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通川这片沃土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看今日通川阡陌田野,漫山果树、遍地谷穗,绿色飘香的丰收画卷令人神清目爽,上乘的农产品让人们在品尝美食中,赞叹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润泽。我们相信,通川区特色农业发展必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将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