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时政 >> 

【 中国农民丰收节】“农”墨重彩绘竹乡

更新:2019-09-03 10:38:44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本报记者 邱霞 刘欢    编辑:庞岚月

青山环绕,绿水荡漾。清晨,在大竹县铜锣山郁郁葱葱的茶园里,举目望去,一片勃勃生机,机器的马达声在山间回旋,忙碌的身影遍布茶园……

地处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担当达渝合作“桥头堡”角色的大竹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发展“5+6”战略,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和畜牧产业稳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大竹县庙坝镇小金花村 周智清/摄

面对经济新常态,大竹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进园区、园区带产业”工作思路,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大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回头望一望,那是一条美丽的金色上升曲线。

以产业为核 夯实发展支撑

清明时分,行走在竹城大地,处处透着生机,一声“开茶喽!”惊醒了沉睡的大山,拉快了竹城农业曲线上升的步伐。烟雾缭绕,水汽充足的万亩白茶园“占领”了一个个山头,安静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粉红色花海,驻足留影、嬉戏追逐、高歌呼喊,使整个桃花源充满欢乐;“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一首《咏香椿》道出了“巴山红”那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清香……竹城的农业生产正在蓬勃发展。

庙坝镇寨峰村秦王桃产业基地王晓林/摄

9年前的大竹县铜锣山曾是一片荒山,“我出生在铜锣山里,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十分有感情,也看到了家乡的贫穷。如果在家乡种白茶,既能节约成本,也能帮老乡谋一条出路,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引种白茶的业主廖红军介绍道。说干就干,为了鼓励老乡们参与,2012年,除了流转7000亩山地扩大种植面积,廖红军的公司还免费给周围农户提供种苗。政府积极参与,帮助当地修路通电、劝说村民。和过去以务农为生,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相比,改种白茶的老乡年收入翻了几番。老乡们渐渐打消了疑虑,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白茶的队伍中。如今,全县已种植白茶5万亩,现有种茶业主和加工企业30家,年产干茶60万斤,产值10亿元,茶农每亩鲜叶年收入可达16000元。共计带动贫困户4000余户增收,人均增收1600元。

仓廪实,民心安,农稳则天下安。稳粮,即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底盘”。

今年来,全县共备水稻种570吨、玉米种450吨、杂粮10吨。抓好春育春播,大力推广集中育苗,县、乡、村共建立集中育苗点50个,面积达2.1万亩。扎实抓好田间管理,积极稳定大春播种面积、提高小春作物播面,同时抓好晚秋生产,力争2019年全县粮食播面仍然稳定在157万亩以上。预计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60.78万吨以上,实现了2019年农业工作良好开局。

竹、香椿、苎麻、糯稻、白茶“五张名片”的打造,推动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六条产业示范带”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特色产业基地3.1万亩,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60万亩,集中打造现代农业园区2个,积极举办桃花节、李花节、梨花节、喊山开茶节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新培育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专业村各1个、休闲农庄2个。不断提升的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和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促进了全县种植业的提质增效。

大竹县50万亩水稻开镰收割王晓林/摄

不仅如此,全县水产养殖业也正在转型升级。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00余亩,其中新增水产养殖面积150亩,完成标准化鱼池改造面积200亩。已规划新建1个种养循环示范场,新增稻渔、稻虾等综合种养1000亩。

随着第三届“喊山开茶”和茶叶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大竹白茶”荣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同时新华社、人民网、四川新闻等媒体都竞相报道。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成功开办“大竹白茶”专馆,大竹白茶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赞赏。

“大竹香椿”“大竹苎麻”“东汉醪糟”“大竹白茶”几大特色产业为竹乡农业擦亮一张张新名片。

石河镇苎麻产业基地

以民富为本

拓展发展空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让人神往和称羡的“桃花源”,如今却在竹乡大地星罗棋布,美丽乡村处处可见。

怀揣着村美民富的梦想,大竹县农业农村局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建设结合起来,成效显著,一批古老的村寨,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青瓦白墙的靓丽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院坝、纵横交错的水泥连户路、宽敞洁净的文化广场……这是清水镇老书房村新村聚居点的喜人景象。

二郎镇新安村椿农正在采摘椿芽 王晓林/摄

近年来,大竹县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合各类惠农项目,实施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绿化亮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突出示范引领,首批启动庙坝、姚市2个乡村振兴发展试点乡镇和10个特色示范村试点建设,县级以上先进乡镇、示范村占比位于全市前列。

“以前买房想进城,如今村里变样了,我们农村居住环境舒适得很,环境、交通都好了,现在反而变成了回农村建房。”庙坝镇长乐村村民罗明凌发出感慨。干净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庭前院后瓜果飘香,村民在庭院里悠闲自在地浇花,到处呈现出新农村的美丽景象。

月华镇万亩糯稻基地

竹城大地织锦绣,美丽乡村入画来。一个个美好乡村如同璀璨的明珠。如今的大竹乡村,美景随处可见。村貌之变、文化传承、理念更新,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着大竹美丽乡村建设拔节生长的缤纷过程。

当传统农业以开放的视角重新注释资源优势,这就为大竹的现代农业开启了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产业融合亮点突出。推行“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休闲农业(康养)”三产集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区域产业融合”带动“整县产业融合”的示范效应。

加快园区产业基地景区化步伐,发展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教育养生为重点的美丽田园。已创建成团坝白茶市级农业主题公园1个,庙坝寨峰村市级休闲农业专业村1个,庙坝秦王桃、小金花省级休闲农庄2个。

黄滩乡平桥村贫困群众在扶贫产业基地采摘木耳 王晓林/摄

延伸康养产业链条,医养结合研发森林康养、田园养生、温泉疗养、运动保健、科学膳食等系列健康旅游产品。全县已打造海明湖·五峰山“中国最养生的竹海——大竹温泉竹海”康养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已开发东汉醪糟、巴蜀玉叶茶叶、巴山红香椿、益寿黑花生、大竹秦王桃等地方生态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了香椿酱、醪糟饮料、糯米粉、黑色类食品、桃醋、桃酒等一系列可携带的旅游商品。

祖祖辈辈与土地为伴的竹城农民惊喜地发现,自家地里收获的果实,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卖出个好价钱。

  东柳醪糟企业扶贫车间里贫困群众正在分拣袋装醪糟

以生态为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作方案,推广农作物秸杆粉碎还田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治理方案,对水稻、玉米的产地环境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布设160个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监测点位,监测耕地质量等级变更情况;建立1000亩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试验示范地;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绿色防控产品替代化学防治,以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继续加强水生态保护,抓好禁渔工作,保护野生鱼类;推广健康养殖,创建2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稻虾综合种养省级产业示范带和稻虾综合种养市级产业示范园。

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貌

竹城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重,在发展农业、推进生态、促进旅游上迈出新步伐,做出了新典范。

“田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是吃下了‘定心丸’,自己可以放心当‘田把式’,以后把田地流转出去也有了凭证。”农民熊大赋兴奋地说。

号角已吹响,路径更清晰。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特则特……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农业标准化示范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配套。

团坝镇白茶产业基地 王晓林/摄

2018年大竹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1万亩,其中: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亩;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1.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4.1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建设任务0.7万亩,2019年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3万亩,建设选址、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并出台规范文件。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截至6月底,全县调绘农村土地面积141.67万亩,其中承包地126.97万亩;调绘地块数336.7万块;调查承包农户数220650户;全县已打证乡镇26个,已颁证乡镇24个,颁证到承包农户89870本,颁证率达40.73%。

杨通乡阳光村党支部书记唐小佩给巳脱贫群众讲解芍药管护技术要领

推进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在姚市乡建福村、石河镇新华村、黄滩乡平桥村、人和镇天宝村、清河镇龙洞坝村5个村先行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土地成为可以盘活的资产,让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实,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持续迸发,拿到土地“身份证”的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红利”。

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56个,较上年新培育30个;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50家,较上年新培育25家。今年已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6家。

“追赶超越求突破,‘农’墨重彩绘竹乡”。大竹农业人怀揣对这块土地深沉的爱,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建设了丰饶而富足的大竹农业。而如今,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农业号角的吹响,大竹的农业人将会让农业发展这条美丽金色的上升曲线,升的更高、更美丽、更灿烂,也必将迎来大竹农业发展更加火辣的明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