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达川区 >> 时政 >> 

石桥镇2018年成效显著2019年补短板添措施再上新台阶

更新:2019-08-07 18:00:00       来源: 达州日报网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    编辑:尹可


达州日报网消息   2018年,达川区石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争挑重担,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敢于奉献,敢于担当,各项工作优异,成绩突出,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实施了大镇重镇引领作用,争当乡镇的排头兵。在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中获得2个一等奖。2019年,该镇党委书记段和聪、镇长任小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献计献策,团结一心,努力拼搏,补短板添措施再上新台阶。今年该镇党委政府工作研究早,落实快,起步快,各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有板有眼。党委书记段和聪根据石桥镇飞跃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长远规划和现实相结合。“一领二区三带”的创新思想。把工作抓得扎实又富有特色和成效,充分体现了大镇重镇的引领作用。同时认真履职尽责,抓好四川省试点镇工作,给全市全区乡镇树立好榜样,带一个好头。石桥镇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区的最前列。

2018年,该镇紧紧围绕区委“12235”总体部署,紧扣“各项工作创一流、多项工作争第一”工作基调,团结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求新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6551万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农业产值12502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64元,同比增长14.5%,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在全区目标考评排名中,获得2个一等奖。

(一)牢记为民使命,脱贫攻坚施策准。2018年,实现脱贫920户2861人,剩余47户140人未脱贫;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慰问活动,慰问困难群众1000余户,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争取扶贫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了天棚寨、板凳垭、赖巴石等5个贫困村约10公里的村社道和生产便民道硬化工程,维修整治山坪塘10口,新建蓄水池8口,改善了近5000余名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八一、冯家庙等村实施产业扶贫,规划产业2003亩;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狠抓整村推进、“雨露计划”、转移扶贫、产业化扶贫、村民互助资金等重点政策落实,对5个重点贫困村436户1391人和其余15个行政村531户1610人均实施镇、村干部、镇级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党员包户扶贫,采取精准帮扶。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较好地完成了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的各项任务。

(二)关切百姓疾苦,人民幸福指数高。该镇本着“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社会大平台救助工作。2018年,完成医疗救助35人次;重点优抚对象三难医疗救助5人,三难生活救助1人,惠及三难救助资金达1.52万元;农村低保达1380户2623人,发放122.4万元;城镇低保达194户212人,发放城镇居民低保金75.35万元;临时生活救助133人,发放救助金6.5万元;高龄补助达903人,发放高龄补助金26.83万元;优抚对象达524人,发放优抚金达334.16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930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09.14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377户706人;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1590人,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380人,低保残疾人困难生活救助591户626人;完成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000人;新农保参保21250人,城镇医疗保险应参保35472人。

(三)产业示范引领,百姓致富增收快。2018年,该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柑桔2500亩,青花椒3000亩,连片莲藕300亩;带动老百姓增收30万元以上。同时,在产业链条延伸、农旅融合发展上狠下功夫,争取省级资金3000余万元,破解近郊休闲空缺的难题,格林威武徒步休闲观光区初步形成,老百姓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渐宽裕。

(四)项目投资拉动,基础条件提升快。一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突出投资拉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基础条件、优化发展硬实力的主要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加快项目实施。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完成国道542石桥段大修,完成石洛路、石佛路油化;获得上级支持项目4个、资金3943万元,实现了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景观大道竣工通车、红星广场全面完工、镇政务中心主体装修的良好成绩。在乡村基础条件改善上,拓宽村道路20公里,新建社道路、院户路50公里,实现社社通硬化路;完成危房改造170户,局部改造房屋600户。在场镇建设上,维修整治小街小巷污水管网1500米,新增临时停车场1个、400余个车位,更换场镇雨污井盖12个,添设垃圾箱60个、垃圾桶200个,维修路灯72处等。

(五)生态优先保障,山水田林更秀美。一年来,该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始终把老百姓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了刘家桥、挑水河、列宁湖、红心广场等重点区域污水淤积问题的整治,筹集资金80余万元增设垃圾清运车2台,确保了场镇垃圾不过夜。大力开展“五治”工程和“四清六治”,强力整治了校园周边、房前屋后、堰库溪沟环境问题,有效解决老大难问题10余处,关闭养殖场8家,有效防治桔杆焚烧20余起;深入开展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对5个信访案件进行了强力整改,杜绝了污染问题的反弹;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工作,对农药、肥料等用法用量进行指导,回收各类污染包装。深入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健全河长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实现了市以上环保零投诉,得到了区委、区政府肯定,全镇人居环境逐渐向好发展。

(六)文旅齐头并进,民俗风采更靓丽。该镇坚持文旅结合、以文促旅的发展思路,在自有特色上丰富、在历史积淀中提炼,形成了文化、旅游独特风采,赢得了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吸引了多方媒体相继报道。一是投资3240万元建成投用列宁街小学鲁家坪校区,投资218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标准化幼儿园,主体已竣工,正完善配套设施。二是新增“石桥源”景点一处,投资200万元硬化“三教寺”道路;投资50万元,完成红军俱乐部修缮。三是重启“烧火龙”民俗活动,期间每晚涌入游客10万人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四是深挖非物质文化,培养法门武术传承人,在第十七届全国武术学校套路比赛集体项目中获一等奖、第九届巴蜀武术国际交流大会获全体一等奖。五是开展“石桥好人”评选活动,60余名孝亲敬亲、睦邻友善、反哺家乡人物得到表彰奖励,纯朴民风、好人好事得到弘扬,初步树立向善、向好民风导向。

(七)强力依法治镇,纠正乱象有突破。该镇抓紧抓实扫黑除恶安全信访维稳工作,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推行警民联动、干群融合、冒头就打;“严豆花”案件取得实质性突破,涉黑涉恶犯罪、集访缠访事件大幅下降;村、社区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较大提升。发放安全宣传单3000余份,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20 余次,深入辖区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及各村(社区)开展安全检查2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76起,整改76起,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发生。狠抓食品安全整治,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顺利。稳控重点信访人员得力,全年未出现重大集访非访事件。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各项工作,法治建设得力,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人民调解工作得力,百姓安居欣欣向荣。

成绩属于过去,征程任重道远。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正如行驶在波涛汹涌海域的轻舟,暗流、漩涡、急风密布,如何把好舵、扬好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面对这些大势考验就需要我们坚定政治站位、坚持四个自信、坚决两个维护,时刻听党指挥、坚决落实好党交办的各项任务,时刻以百姓疾苦和人民期盼为最高使命。同时,区二届四次党代会更清晰的指明了石桥未来突进方向;随之,如何“建设石桥经济副中心、高标准打造石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主动承接市第二工业园区产业融合”等重大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些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新时期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时不待我、不容片刻停息”;利用好这些机遇,最大化“石桥历史机遇期”红利,就需要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区委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干事业一条心、抓工作一个调、谋发展一盘棋”的良好格局,抛弃杂念,久久为功,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韧劲和狠劲,保持发展定力,加快追赶跨越,为全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排头兵做出石桥最大贡献。

新时期,我们务必从新审视发展轨迹,把脉发展状况,清醒的认识石桥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局上,存在不足。如像社会治理上:因停车场、停车位严重不足,场镇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骑门摊和夜间游摊乱摆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建设存在不按用地程序报批,私下与村民小组或村民协商滥用土地的行为,为环境整治、土地复耕带来新问题;对一些非访、缠访人员,有效打击力度不够,过分依赖“严防死守”、“利益稳访”,浪费人力、财力和精力。产业结构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未实现“零”的突破,各村的农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高,农产品效益转化不深,带领广大群众持续致富奔康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和区二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石桥镇“1235”工作思路(围绕一个统领、建成二园三带、实现3个5目标),以加快建设石桥城市副中心为统领,规划两园三带建设为抓手,不断实现石桥产业振兴、文旅繁荣、民风向善、安居增收的目标,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昂扬的斗志、优良的作风,为达川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排头兵做出石桥贡献。

一领:即主动对标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建成石桥城市副中心,融入市第二工业园区组团;不断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人口吸附能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5平方公里、新增5万人口,成为石桥片区经济副中心排头兵。

二区:即以市第二工业园区在石梯落户为契机,加快产业承接,聚力实现新材料包装、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落户,力争在2025年初步建成2平方公里工业集聚区、3平方公里商贸服务区。

三带:即以现存红色景区为依托,延伸打造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影视演展为一体的红色体验带;以高桥水库、三教寺、莲藕基地等为基础,连片打造集水上娱乐、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观光带;以格林威武、复兴花椒、仙女山为基点扩充水系景观,打造康养、垂钓、露营野宿为一体的现代休闲体验带。

三个五目标:到2025年,场镇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新兴产业园区5平方公里以上,全镇产业创收50亿元以上。

2019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求突破,决战脱贫奔康。一是持续帮贫助脱贫。按照省、市、区的统一要求,脱贫坚决不脱政策,摘帽坚决不撤队伍,继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将全镇脱贫人口、贫困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动态监测管理范围,做到“伸手多帮一把、绝不漏掉一个”,确保2019年顺利脱贫47户、140人。二是聚焦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大走访”,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把整改任务细化到村、到户、到人,用一对一的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尤其加强承诺兑现,赢得群众信任。三是加强帮扶目标管理。重点加强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的目标管理,严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目标考评,确保帮扶全覆盖。四是拓宽增收渠道,持续脱贫。积极引入产业,采取“公司+农户”等合作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入股、产业分红的利益保障机制,确保贫困户持续脱贫、不返贫。

(二)在农业效益上求突破,补齐增收短板。一是围绕区委产业“5+5”发展理念,出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办法,坚持基础设施向产业集中、政策资金向产业汇集、人才科技向产业倾注的原则,深化产业服务,力争连续三年攻坚,实现花椒种植1万亩、柑橘栽种5000亩、猕猴桃2000亩。二是区别培育种养业,探索土地流转办法,鼓励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重点发展田园综合体等规划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要效益;限制发展养殖业,逐年提高养殖业门槛,对已建成的养殖场,加大督促转型升级力度,始终坚持环保、绿色养殖,还百姓一片净土。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加工区规划建设步伐,尽快选定规划区域,出台用地、招商等配套办法,实现农业利益链条不断延伸,填补工业空缺。力争2019年,实现花椒种植7000亩、柑橘栽种3000亩、猕猴桃1500亩,农民实现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三)在文旅繁荣上求突破,改变聋哑旅游。围绕“红色小镇、福源石桥”定位,不断丰富旅游景观、完善旅游功能配套,弥补景观无解说、景点设施简易等短板,基本实现“有经典景观可以看、有鲜活故事可以听、有历史精髓可以悟”,重塑石桥旅游牌子。一是扩大石桥红色旅游关注度。加强对上汇报,力争挤进省、市、区委党校红色资源研究课题;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外宣,吸引社会各界献言建策,投资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重点包装储备好“列宁主义”红色旅游开发、石桥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2个项目,力争挤进国开行、农发行资金支持计划。三是做好现有资源利用开发。利用有效资金,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功能,逐步增添新的参观景观,提升打造红九军政治部旧址、红军陈列馆、红军俱乐部、红军雕塑等现有特色景点,培养1至2名景点讲解员。四是有效转化旅游附加值。启动石桥地方特色小吃挖掘工作,重点开发石桥米酒鱼、麻花、板鸭、羊肉等四大名特小吃市场空间,增加旅游餐饮消费收入;启动地方民俗工艺产品挖掘,形成一批独具红色文化、石桥民俗的工艺产品,丰富旅游纪念价值。五是强化品牌认证。加强向省、市、区委宣传部汇报争取,力争在“省级红色教育基地”评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在强化社会服务上求突破,纠正民风陋习。全面完成便民服务中心(达川区第二政务中心)建设,力争10月投入运营,并新增结婚登记、生活缴费、信访接待、经融服务等便民窗口,全面实现一窗便捷化、优质化服务。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进一步落实对各村(社区)“三资管理”的监管,健全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提高百姓对重要事项、重大惠民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全面启动村规民约制定、实施工程,坚决整治村风乱象,重点打击在公益事业占用资源上不遵守规定、漫天要价、借机滋事闹访,重点纠正随意损毁公共设施、大操大办酒宴等行为,大力倡导纯朴、和谐、友善的公序良俗。有效开展“问题干部”澄清行动,对举报干部问题调查不实的第一时间公开澄清,还清白者清白、为干事担当者撑腰。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努力提高全镇人民法律意识;广泛开展“家国”教育,增强百姓对政府的包容理解,增进干部与群众的鱼水联系,重塑石桥人民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感化百姓为整体着想、为大局出力。

(五)在乡村治理上求突破,突围历史阵痛。投资2000万元,启动石桥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实现90%以上污水进管网、进处理厂,突围污水直排、臭气熏天的历史状况。深入探索场镇保洁社会化服务模式,强化场镇清洁保洁责任,强力推进清洁费收缴工作,强化居民清洁意识,突围街道脏的历史状况。强力整顿场镇撑杆搭棚、占道经营,全面实现场镇规范化管理,突围商铺乱搭乱建历史状况。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小城镇建设政策,分步整治场镇危旧建筑,提升城镇整体形象,突围建成区密集无章历史状况。主动对接市、区交通部门,全力保证平渠广高速公路过境石桥镇,并设出口;主动对接市、区发改部门,争取尽早将铁山西至石桥快速通道纳入市区投资建设盘子,启动建设,突围2小时经济圈历史状况。投资300万元,启动建设刘家桥生态停车场,规范主干道车辆秩序,强力整顿沿街车辆乱停乱放,确保场镇道路通畅,突围重要节日场镇拥堵状况。同时,出台村社主干道管理考核办法,从道路排危、道路清洁、交通管理等严格考核,突围乡村道路管护缺位的历史状况。

(六)在平安稳定上求突破,解绑缠访绕身。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实效,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利用重要点位监控,及时预警提醒,把危及平安的苗头消灭在初期、把事关不稳定的因素消化在萌芽状态。强力规范信访秩序,着力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315”群众工作法为统揽,促进群众来访、信访、举报、维权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着力提升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公平公正地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及时有效消除群众不满情绪;建立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制度,全力做到接访有专人、信访处理有回音;继续深化“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村霸、村恶,对缠访、闹访者,对挑拨、唆使、组织上访者,对强揽强包工程者,要快速锁定证据,严格按照扫黑除恶要求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加强对场镇、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治理,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持续开展平安巡逻,细化派出所、村(社区)职责,落实轮班巡逻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确保全域安全。深入开展正能量宣传,利用有效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石桥好人、好歌、好文、好书画、好故事宣传活动,引导百姓思想正面、行为正能量。

(七)在行政效能上求突破,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提高干部政治站位,坚定宗旨信念。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要全力维护镇党委权威、服从镇党委领导、执行镇党委决定。要纠正“驻镇”干部现象,督促村社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倾听民声,了解疾苦,解决好群众最不满意的事和最关心的难点问题。要健履职考核机制,坚决纠正“不但当、遇事上交”行为。二是高标准推进依法行政。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运用法治思维管理和处理各项事务,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切实保障镇人大工作开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要创新政务公开和群众参与方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三是严格践行廉洁自律。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让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利于发展的大计上去,让更大的实惠反馈到百姓生产生活中去,要让过“紧日子”成为新常态。四是不断提升干部自身廉洁素养。要深入开展干部“三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切实把权利关进制度笼子,要严肃查处涉及经济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用一批反面典型,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本网通讯员 包月毅 谭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