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达川区 >> 时政 >> 

明月江畔党旗飘

——达川区亭子镇花元村强党建兴产业助脱贫纪实

更新:2019-07-18 10:14:35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曹成全 本报记者 杨秀琴    编辑:庞岚月

初伏时节,“美丽社区我的家”栏目组的记者一行来到了地处明月江两岸的达川区亭子镇花元村,这里不仅风光旖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明朝万历年间的兵部侍郎、户部尚书卫承芳就出生在这里,他的‘清忠正直,淇竹家风’至今仍被世人追忆传颂……”花元村党支部书记卫其才首先领着记者来到了卫承芳的故居。


村干部查看高产玉米生产情况

行走在花元村的田间院落,温柔的明月江把花元村分成南北两半,江水清澈起微澜,两岸青山多葱绿。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稻田,秧苗抽穗,直扑蓝天;一排排玉米俨若士兵布阵,硕大的玉米棒子像“手榴弹”挂在腰间;熟透的青脆李,压得枝头伸不起腰;硕大的雪梨挂满枝头,走在树下一不小心就会碰头;成片的花椒树,清风拂过,清香扑鼻……

“这里以前可不是这番景象,眼前这幅美景,要归功于亭子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要归功于村党支部有个真抓实干的好‘领头雁’——卫其才书记,要归功于推动产业扶贫的第一书记胡孝国。”谈起花元村近几年的变化,村主任李绍东感慨不已。

走进村荣誉室,一块块奖牌是那么耀眼:2011年亭子镇党委、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二等奖,2015年度全镇“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被达川区委表彰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获全镇三等奖、“百日攻坚行动”全镇一等奖……

高产玉米


成就虽属过去,但它饱含着花元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大家的艰辛付出。在这付出的背后,也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传承一种担当:

自己富了不算富,群众共同致富才算富——

舍去年赚几十万

回家当个村支书

坐在绿树围绕、瓜果飘香的院坝里,今年77岁、有着43年党龄的复员退伍军人卫敬孝,激动地对记者说:“卫其才书记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19岁就被群众推选为花元村三组组长,20岁任村团支部书记,21岁就被团省委评为‘青年突击手’。我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21岁那年我介绍他入了党,22岁他就挑起了村主任的重担。”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大声说道:“换成其他人,我是不会当他的入党介绍人的。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要装着老百姓。通过这么多年来看,我这个入党介绍人是当对了的。”

“没日没夜的苦干,依然不能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卫其才提起往事,心情沉重:“不是我们没有力气,而是我们缺少资金和头脑。”

2001年,33岁的卫其才激情冲天,毅然带着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前往广东东莞开餐饮店,由于头脑灵活,善于经营,高峰时每天可赚四五千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2015年春节回家过年,见到阔别了13年的村子,老乡们依旧穷困的模样刺痛了卫其才的心。

村干部关心老党员

“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年入党时许下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卫其才当晚就找到了卫敬孝:“我想放弃广东的事业,回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2017年12月,卫其才被高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了与全村群众一起致富的日子。

在亭子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两委”一班人制定了村委发展规划,以强党建为突破口,用兴产业助推脫贫攻坚,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在村支“两委”的鼓励下,1992年就外出创业的村民王树怡、陈琼夫妇回家创业,兴办养猪场,现年出栏肥猪近400头,年产值相当可观;全村留转土地300亩种植花椒,而今花椒树长势喜人。就拿卫敬孝家来说,他家留转土地4亩,每年可以收取留转费800元,今年上半年通过在花椒田工作拿到了近2000元工资;在卫书记的带领下,房前屋后种了10多种水果,一年收入八九千元没有问题。

“要不是卫书记的引领,一年哪有这么多收入哦!”卫敬孝笑得十分开心。

传扬一种精神:

不等不靠,凭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老党员发挥先锋作用

村组干部结对帮扶共致富

卫其才介绍道:“我们花元村,人杰地灵,古有‘清忠正直,淇竹家风’的卫承芳,今有抗美援朝的老党员李胜才,他们是我们这个村的宝贵财富。”

村支书卫其才(左二)到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有着64年党龄、今年87岁的老党员李胜才老人,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见到我们非常兴奋。

李胜才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担任班长。谈起抗美援朝战争,至今他依然饱含泪花。与记者交谈时,李胜才还哼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赞歌》,讲起了那些年在战场上难忘的故事,还兴致勃勃地朗诵起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李胜才动情地说:“我退伍后在花元村当了30多年队长和书记,但要论为村民的脱贫致富做贡献,卫书记比我当年干得好多了,他推动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带领村民养猪、鸡、鸭、鱼,漫山种植经济林木。还隔三岔五往我这里跑,关心我的生活和身体情况。”

“强党建才能促发展。”卫其才始终这样认为。全村47个党员包组包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发展种养殖业等实施产业脱贫。2018年全村粮食产量达100万斤、产值120万元,运输业收入300万元,服务业收入150万元,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1100万元,养殖业收入235万元,全年经济总收入2517万元,人均纯收入4373元,人均增收223元。

传颂一笔财富:

做足“绣花”功夫,精准扶贫——

用真心实扶贫

开“良方”防返贫

有针对性地进行脫贫攻坚,是花元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共识。

花元村辖11个小组,465户1691名村民,经摸底调查,2018年初贫困户有30户67人(其中,因病致贫10户14人,因残致贫7户23人,因缺劳动力致贫13户30人)。


村支书卫其才(右一)八一建军节前夕慰问退役军人

怎么脱贫?怎样精准扶贫?脱贫后如何防止返贫?一系列问题摆在卫其才的面前。

经过走村入户深入调研,他与村支“两委”的同志合议决定,针对每一家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实行党员、村组干部包户,村里统一提供技术指导,能养猪的养猪,能养家禽的养鸡鸭鹅,有种菜技术的发展时令蔬菜种植等。

做足“绣花”功夫,方能取得脱贫攻坚“真经”。2018年底,每个贫困户家庭年增收1500多元,基本达到脫贫要求。

贫困户卫敬连,今年66岁,20年前老伴因患乳腺癌致贫,生活相当困难,连女儿的学费都难交上。“如今在村支两委的重点帮扶下,一年收谷子5000多斤,还喂了3头大肥猪,养了10多只鸡。”坐在卫敬连家小砖房的院坝,他激动地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年卖2头大肥猪,能收入几千元,还要杀头大肥猪过年,鸡舍不得卖,留着给老伴补身体。”

与他告别时,卫敬连拉着记者的手说:“今天的好日子,全靠党的好政策,也要靠镇领导的关怀帮助,还要靠卫书记、李主任的大力扶持。”

回到村办公室,卫其才指着村上的远景规划图讲述起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还要防止贫困户返贫。”

从村上的远景规划来看,花元村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丰厚,在文旅结合、农旅相连等方面,花元村还有不少文章可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