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幸福的笑声在竹城荡漾

——解码大竹县域经济为何这么“牛”(三)

更新:2019-07-12 09:55:26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清 付勇 刘姣    编辑:庞岚月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看着田野里绿波荡漾,大竹县石河镇前锋村村民李昌利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这份喜悦源于一大片绿油油、长势喜人的糯稻。“现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李昌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糯稻亩产1200斤很普遍,种子、肥料不给钱,公司以每斤1.5元的高价稳定收购,刨除支出,一亩纯收入可达1500元。他家4.2亩稻田每年固定纯收入6000余元。

这是大竹县工业经济反哺当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彩呈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鱼水情”就在给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免费提供种养殖技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群众幸福的笑声就这样荡漾在整个竹城。

责任在心

做心系困难群众良心企业

大竹县享有“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的美誉。

李昌利口中的公司叫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已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农民的儿子,幼时傍晚常常依偎着父母听他们讲耕种的故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我的心愿。”该公司董事长唐祥华说。

在大竹这片土地上,东柳醪糟公司做到如今的规模,唐祥华认为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帮助,绝无可能,他一直想方设法回馈当地乡亲。最终,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不断做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也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7月4日一早,六辆大货车载着东柳醪糟公司生产的180余吨糯米粉发往成都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公司的常态。有了类似稳定的客源,企业发展底气十足。

川环科技生产线

糯稻种植也“多点开花”。目前,大竹县文星镇等22个乡镇、万源市石窝镇兰草溪村、广安市邻水县护邻乡护邻村共80个村成为东柳醪糟的糯稻种植基地,面积达10万亩,覆盖10万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2400余元。该公司还规划,到2025年,发展糯稻基地20万亩,带动20余万农民增收。

东柳醪糟公司还布局发力第三产业,助推农旅融合。公司与大竹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内贫困户21户70余人从事餐饮、家庭旅馆、醪糟等土特产销售等服务,年户均增加纯收入4.8万元。

大竹县龙井源农业专业合作社,也采取了类似方式回馈当地农民。2014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及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启动“万企帮万村”的精准扶贫行动。该社利用龙潭村清冽的地下泉水优势,在该村酿造纯高粱白酒。

“酒厂的员工皆为当地村民,且贫困户优先。”该社负责人李祖健说,目前种植高粱面积超1000亩。他们免费为村民提供高粱种子及农业技术,并以稳定的价格回收。高粱酿酒,杆部做饲料,尖部做扫把,一株高粱全身都是“宝”。2016年,龙潭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东柳醪糟公司和大竹县龙井源农业专业合作社仅是大竹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大竹县出台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采取了“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和以“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脱贫持续“造血”能力。筛选了东柳醪糟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与贫困村联建产业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中、集约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引领带动种养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扶贫产业链,助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担当有为

做为群众谋发展的靠山企业

从一个乡镇榨油小作坊成长为达州市首家上市企业的川环科技,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自营进出口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年产车用胶管1.5万吨的生产能力。

都成为上市公司了,为什么还愿意留在大竹这个小县城呢?这样的疑问围绕着很多人。该公司董事长文谟统的回答很朴实:“川环是从大竹成长起来,为什么成功后就要离开家乡呢?” 

感于心践于行。川环科技公司吸纳了1800余人就业,绝大部分都是大竹本地人,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20余人,农民工和失地农民1200余人,退伍军人76人,残疾人206人,全员办理“五险一金”。

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2018年对口帮扶万源市深度贫困村井溪乡落漩塘村50万元,大竹县欧家镇普山村40万元,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对口帮扶大竹县童家乡高坪寨村等8个村30万元,全年帮扶资金达100万元以上。

“公司+金融+贫困户+分红”是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摸索出的另一种多赢模式。该公司与105户贫困户签订小额信贷入股协议,公司按期支付入股分红和还本付息,既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又带动群众脱贫奔康,每户贫困户年度分红可达3000多元,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靠山。

在大竹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省级贫困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总是与当地群众的增产增收紧密相连。不仅是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还包括像361°(大竹)鞋服产业园、四川省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外来招引落户的企业,都为大竹当地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

为此,大竹县出台了《工业产业扶贫专项年度实施方案》,加快实施工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集中区)行动,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得知在政府的帮助下,瀛海塑编又恢复生产时,我第一个给老板打电话说想回来工作。”家住石河镇东方红村1组的张加秀告诉记者,因为老板对员工好,加之就近就业能照顾孩子和家人,工资比在外地务工也少不了多少,自然是愿意回来的。

大企业有大能量,小企业有小能量。虽然大竹瀛海塑编有限公司是家小公司,只有几十个员工,但都是当地的村民以及贫困户。“政府把企业当家人,企业把员工也当家人,企业兴,‘家人’兴。”公司总经理吴正彬对此感怀不已。

据了解,大竹县组织1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对帮扶70个贫困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及共建协议书》,引导近200户中小工业企业结对帮扶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60个非贫困村,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就近就地灵活就业,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政府用心,企业用情,大竹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着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蝶变:到2025年,基本建成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集群发展,GDP达到580亿元以上,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30强;到2035年,全面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