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壮丽70年】见证女性“美丽事业”!从“灰头土脸”到“精致姣好”

更新:2019-07-05 11:36:12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本报记者 刘继霞    编辑:庞岚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女性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回首新中国成立70载,发生变化的不止是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发生在女性的面容打扮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街头未经修饰灰头土脸的麻花辫,到80年代兴起的柳叶眉、大波浪,再到21世纪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护肤品,女性在“美丽事业”中下的功夫,同样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60年代

皂角洗头 猪油抹头

“我们那个年代,哪里有化妆这个概念哦。”年逾七旬的张奶奶翻开家中的相册,看着其中的黑白照片,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上世纪50年代,居民消费都还停留在“食果腹,衣蔽体”,尤其孩子较多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有饭吃,有衣穿,已经要耗费父母们的全部心力,美容化妆,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词语。“别说化妆品、护肤品,我们那时候连洗发水、沐浴露都没有。家里面只有一块肥皂,全家人都要靠这个洗头、洗澡、洗衣服。更多时候,肥皂也没有,家里面就会花几毛钱买上一大包皂角,架起柴火煮上十几分钟,再碾碎泡水,最后把皂角过滤出去,只留下水。我们那时候的‘洗发水’就这样做出来了。”张奶奶告诉记者,用肥皂洗完头,头发会很干燥,有时候还会打结,要用梳子狠狠拉扯,用皂角水头发会滋润很多,也算是50年代特有的美发技巧。“有一些讲究的女生,还会在头发上抹一点菜籽油或者猪油,抹了之后头发会又黑又亮,像打了‘摩丝’一样。不过我们家里穷,我倒是没试过。”张奶奶有些遗憾地说。

60年代初期,张奶奶参加工作,在茶叶厂挑选茶叶,她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参工时工资是8块1一个月,后面涨到15块一个月。微薄的工资让张奶奶负担不起滋润皮肤的奢侈品,在寒冬的工作中,张奶奶的手被冻出冻疮,她只能去买白萝卜煮热了烫冻疮。同样因为工资少,进照相馆也是一样奢侈的事,一年到头也不过去一两次,张奶奶对当时留存的这些黑白照片很是宝贝。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道:“这张照片大概是1965年照的,当时买了新衣服就和工友去照相。照相馆会提供小梳子,我们把头发梳整齐,编成小辫用红毛线扎起来,再别上黑钢夹,就可以去照相了。”

那个时代人人都是“灰头土脸”,穿着朴素,不施粉黛,梳着同样的发型,千人一面的居民心中,最大的愿望都是吃饱穿暖。

70年代至80年代

雪花膏与化妆品

“幺儿,来擦点香香。”在陈女士的童年记忆中,这句话在寒冬中时常出现。上世纪7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逐渐高了起来,居民家中也会购入一些护肤品在冬天滋润皮肤。但不同于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牌,70年代冬日的“擦脸油”种类屈指可数。陈女士家中用的就是友谊牌雪花膏,有些同学家中用的是更物美价廉的蚌壳油,用蚌壳作为包装,里面盛着凡士林类油性很大的护肤油,外面贴着“蛤蜊油”三个大字,人们对美容的理解就局限在这些护肤品。

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挑一点雪花膏涂抹在脸上,在脸上很快就化开,风刮在脸上不再有刀割般的疼痛,这是属于陈女士的时代记忆。“那个时候雪花膏也不便宜,所以也只有在冬天我们家才会省着用一点。其他人蛤蜊油用得更多些,但是那个油性很大,我有一个同学用它来擦手,结果一不小心弄得衣服上到处都是,听说回家后被她妈妈狠狠打了一顿。”陈女士笑着说。

时间缓缓步入80年代中期,那时候,皂角水和肥皂洗头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洗发膏和洗发精、护发素。“我们家最开始用的海鸥洗发膏,里面是膏状,比我妈妈当年用肥皂洗头方便多了,现在家里都还有当时留下的一个盒子。再后来我上中专的时候,用上了洗发精和护发素,应该是当时最流行的蜂花牌的,用红瓶的洗发精洗完头再抹一点黄瓶的护发素,头发就会顺滑很多。”在陈女士上中专期间,年轻时髦的女孩化妆台上,已经悄悄多了诸如眉笔、口红、粉底等化妆品。到了学校有活动要跳舞的时候,校园里就能见到不少打扮得“姹紫嫣红”的少女。“不知道是化妆品还是审美的问题,那时候化的妆都是小脸刷得雪白,脸颊和嘴巴却擦得‘飞红’,现在想起来觉得还是有点好笑。”不过以现在的眼光觉得好笑的妆容,也是当年的潮流。

90年代-2010年代

从港台风到日韩风

上世纪90年代初,一股港台之风悄悄席卷全国,靓丽的港台明星妆容、发型都成了年轻女孩新一代的模仿对象。现年49年的彭女士年轻时就颇爱这些港台明星。“我学生时代也留着一头长发,剪一个齐刘海,再戴一个碎花发带,都是模仿当时的港台明星。”

而在这股潮流中,让“烫头”这个词成为不少年轻时髦女孩的选择。达城的大街小巷中,一家家发廊应运而生,不少人前往广州等沿海城市学习更为先进时尚的理发技术,学成归来后将“广东”二字打在招牌里,作为揽客的手段。靓丽的年轻女孩们则走进这些发廊,烫出自己想要的港台女星“大波浪”长卷发。

在千禧年过后,港台风渐退,时尚代表成了日韩风。日韩明星打扮大胆前卫,发型也不拘一格。现在被称为“杀马特”的发型在当年却是一股潮流,不管男男女女,都将刘海拉直,头顶的头发用锡纸烫成刺猬状,再染上大胆的色彩。“我当年可不年轻了,没赶这股潮流。”彭女士笑着说,“不过那时候的美发店项目的确多了很多,像染发、焗发、护理都是那时候出现的。”

除了美发店,90年代末期,美容院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满足了更多女性的美的追求。不过美容院常客彭女士却表示,90年代的美容院提供的项目都比较少,用的产品也不太正规,几瓶按摩膏、一瓶润肤乳,就可以挂起美容院的招牌。随着发展,现在的美容院才更符合她的期待。

2010年至今

一人千面 随心搭配

“平时上班的话,我会画一个简单的淡妆。要是出去约会,会更精致一点。晚上每天都要进行护肤,平时还会吃一些VC美白类产品。”谈到美容化妆,现年24岁的小赵头头是道,细数家里的化妆品与肤护品,防晒霜、隔离霜、粉底液、眼影、腮红、口红、眉笔,护肤用的面膜、面霜、眼霜……“太多啦,我都快记不住了。”小赵说道,“其实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我总忍不住买新款,感觉一辈子都用不完了,我每个月的工资就是这么没有的。”

正如小赵所说,在现在这个年代,许多年轻女孩把大把金钱投在了“美丽事业”上。在庞大市场的推动下,美容、美发、整容等行业蓬勃发展,有了更多纹眉、美甲、种睫毛等新奇的美容项目。女性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随意更换妆容、发型,秀出自己最美的一面。

从雪花膏都是奢侈品,到美容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追求美丽的脚步,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见证。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