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流传400多年!第十代传人丁耀庭想找到“土家余门拳”下一代传人

更新:2019-05-07 10:11:14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本报记者 杨蕙菱    编辑:庞岚月

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不仅有险秀幽奇的巴山大峡谷,独具风情的土家族民歌“薅草锣鼓”,还有传承400多年的“土家余门拳”。

作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家余门拳”,正在准备申请国家非遗。然而,这门已传承数个世纪的绝技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土家余门拳”第十代传人丁耀庭坦言,想找到“土家余门拳”下一代传人,还有很远的路。

来历 源起华佗

近日,记者历经辗转来到宣汉县天台乡,刚一下车,就看到街边四处挂着“土家余门拳”的招牌,跟随乡民的指示,在一家临街的中药铺子里,记者见到了丁耀庭。

据丁耀庭介绍,“土家余门拳”传自宣汉东乡镇余氏家族,这一拳种可以追溯至华佗创造的“五禽戏”。相传东汉末年,华佗被曹操杀害后,其弟子吴普和樊阿逃离中原,在赴云南的途中经过四川,并借宿在宣汉一余姓农家,见主人之父卧病呻吟,便将“五禽戏”中适宜治病的功法传下。几个月后,吴普、樊问再次路过此处时,卧病者已经体健神爽,余氏一家万分感激,并向两人请教“五禽戏”的全部功法。此后,余家世代练拳,吸取各派精华,逐渐将华佗的“五禽戏”演变成了“土家余门拳”。

“土家余门拳创立之初想学的人很多,但以前‘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执行得非常严格。”丁耀庭表示,即使是自家女儿也会被认作是外姓人,几乎学不了余门拳,最多就是嫁入余家的儿媳能学。但随着时代的演变,习武之人越来越少。想着“土家余门拳”强身健体的功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而且这一拳种也不能由此失传,自余氏第八代掌门人余有福起,“土家余门拳”开始接受外姓弟子,丁耀庭因此才学会了“土家余门拳”。由于拳法源起华佗,所以“土家余门拳”的传人还保持着“练拳必学医”的习惯。

苦练 功夫日增

通过了解,眼前身材壮硕、健步如飞的丁耀庭在3岁以前竟然体弱多病,还患有X型腿,根本无法行走。“我师父丁举皋也是我的曾祖,最初让我学土家余门拳只是想我强身。”丁耀庭表示,经过两年的锻炼,5岁时,他的X腿被彻底治好。从此,土家余门拳在他心中变得愈发神圣,虽然只是个孩子,但他决心要和其他师兄一起接受严格的训练。

“那片河滩以前很大,我们每天就在那里练拳。”站在钢索桥上,丁耀庭指着河对岸一大片布满石头的河滩讲道。40多年前,丁耀庭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每天早晨5点钟,他和师兄弟都必须起床练功。

“练桩功”是习拳初期的一个重要过程,站桩练静心和肌肉,跑桩练脚力和稳定性,串桩增强身体的协调感。当对身体的控制趋于成熟后,不论是在木桩上,还是在瓷碗和小石头上奔跑,他们都可以做到脚步轻而快,身体稳而活。打沙袋除了可以练习四肢的协调性和柔韧度,还能够通过沙袋的晃动和声音来判断出拳的时机、方式、力度。

此外,他们每天还要挑20桶水,师父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逐渐将手掌宽的扁担削窄,最后扁担只有小手指粗细。手指粗细的扁担完全承受不住两桶水的重量,他们不得不用手臂的力量来保持平衡。通过每日苦练,他们渐渐有了身轻如燕的感觉,面对突然冲向自己的物体,也可以通过声音和余光判断方位,下意识地稳稳接住。

修德 拳上立人

习武之人必修武德,丁耀庭在教拳之前,总要告知徒弟和学生,“拳头上要立得人”。这个习惯源自于他的师父丁举皋,以及年轻时习武的一些经历。

以前,习武之人在大家眼中都是受到尊敬的大师傅,但总有一些武德不高的人恃强凌弱。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在国内掀起了学武热潮,丁耀庭和几位师兄也兴致勃勃地来到电影院,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购票窗口早已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几位师兄等得不耐烦,猛地起身跳到了其他人头上,踩着别人的头顶飞奔到购票窗口。

很快这件事传到了丁举皋的耳里,他没有直接指责他们,而是让几个犯事的弟子做下蹲。10多分钟后,几个师兄弟陆续倒地,大呼“坚持不住”,丁举皋这才开始训斥,并告诫他们习武之人必须有武德才能行走江湖,应当时刻铭记习武只能用来除恶扶弱护身。师兄弟被罚的模样,师父的每句话都深深地印在了丁耀庭的脑海,影响至今。

寻觅 渴求传人

为了将每一个动作学好学透,丁耀庭还特地用相机记录了师父的一招一式,从1985年接手“土家余门拳”开始,丁耀庭通过到全国各地学习和比武,将“土家余门拳”的套路发展至100多个。但他告诉记者,习武除了要有热爱,还需要天赋,传人并不好找,他做好了用后半生来寻觅传人的准备。

“从师父开始,就开始将余门拳推广进学校,现在宣汉有的学校还在做我们创造的武术操。”丁耀庭称,他是余门拳的亲身受益者,很清楚这一拳种的强身健体之效。此外,除了“拳”进校园、社区、单位,每年暑假他还会招收学生,但这几年来学拳的人大多以兴趣爱好为主。目前,丁耀庭也收了2个徒弟,但要成为传人不仅需要悟透现有的拳法套路,还应该有能力创造新的内容,在他看来,想找到“土家余门拳”的传人,还有很远的路。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