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听!这里的石头会“说话”

——万源石窝石刻文化散记

更新:2019-04-03 10:41:22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廖晓伟    编辑:庞岚月

石窝,万源市西南的一个乡镇,与通江、平昌接壤。虽然地处偏远,但人文历史丰厚。尤具特色和亮点的是,这里的石头资源也很丰富,自然形成的石山、石墙、石壁,以及坚硬庞大的巨石,遍布各处,形态各异,果然“石之窝子”也。而它们,遂成为人们刻写记事的天然载体,在荒坡野草间,在风雨飘摇中,默默地发出无声的话语,传递着历史的回音。

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石窝镇党委书记张鸿翔的引导下,我们走进石窝,去聆听它们——石之语。

“列宁万岁”:

遍地红标

古社坪村,土舍农居,竹林掩映。有两块圆润的巨石突兀于地面,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鲤鱼石”。其中一块石面上,赫然雕刻有“列宁万岁”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气势不凡,落款为“中国工农红九军政治部”。繁体的“万”字右上的一点和最后一笔“横折勾”的尖端上,还用心錾出了特别的装饰。张书记告诉我们,这是当年红军有意为之的,意为“龙头凤尾”,象征着革命斗争最终将取得胜利。我不由得暗暗赞叹,为这一份残酷岁月中的红色浪漫情怀而折服。

    令人惊讶和佩服的是,在这块“标语石”上,除了文字,还有图案。那就是上部分錾刻的一面军旗,旗杆在“万”与“岁”之间插入,旗面上除了文字外,还有五角星和镰刀斧头叠合相交的图案。虽然时光已跨越了八十多年,但依然清晰可辨。像这种同一块石头上既有文字又有图案、图文并茂的红军石刻标语并不多见。

据达州日报网《达州红军石刻综述》载,当年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留下各类石刻标语约一万余件,其中达州境内有650幅,而万源就占了400余幅,为全达州之最。“据统计,石窝镇的红标石刻目前发现的有83 幅,在万源也是名列前茅。”张书记自豪地说。而下一步,作为达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扶贫帮扶点,他们将着力打造“红色第一村”,修建红军文物陈列馆。随后在“第一村”现场,我们看到了新建的红色广场、仿写的大幅石刻,和正在充实、装修的陈列馆,一切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石头作为红色标语的最佳载体,具有坚固不朽、易于保存、不易破坏的优点,且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这充分体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的英雄智慧。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

中国最早记载茶事的摩崖石刻

“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昨夜风雷先早发,绿芽和露濯春畦。”同样是在古社坪村的苏家岩,数年前的一次文物普查活动,发现了以这首诗为结尾的《紫云坪植茗灵园记》,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文字大意是,宋代府尹王雅与儿子王敏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从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引进茶种,在大巴山中的石窝古社坪开荒辟地,经过十余年的惨淡经营,终使茶园郁茂葱翠。为了纪念创业之功,王敏恳求蓬莱僧人撰写了这篇铭文《紫云坪植茗灵园记》。经专家考证,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完好、记载种茶活动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资料,极为罕见和珍贵。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还专程前来拍摄,并以《巴山蜀水——千年繁华荔枝道》为题,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现在,当地政府充分认识到其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已在原址加修了铁门和参观平台,进行保护。

而与此呼应的是,同一个村又发现了与茶事有关的石刻文字,出现在古社坪现村委会旁边(乔家湾)的一个池塘的石壁上。当地老人说,这个池塘石壁上“有字”。去年冬天,水位下降,当地干部和村民一道,取开池塘保坎后才得以发现。字体自由,字迹清晰,内容为:“天顺二年四月,种茶人邵永通。”是否还有其他文字尚不可知。张书记说,他们将做进一步的挖掘,让这些湮没已久的、极具农耕文化价值的古代石刻重见天日,早日“说话”。

“天摇地动”“忽起双虹”:

关于地震的民间石刻

在石窝众多的石刻记事中,这可能是最为特别因而也可能是最有价值的一处。在番坝村王家院子保坎下的一块巨石上,从右到左,竖排刻有文字:“民国九年庚申十二月初七/天摇地动十二月中旬/天上忽起双虹/传于后代/古见奇事。”经查,1920年12月16日,在今属宁夏(当时为甘肃辖管)的海源、固原两县,的确发生了里氏8.5级大地震,造成28万死30万伤,发生的时间与石刻记录高度吻合。同行的万源市委宣传部沈宏在朋友圈里发出此消息后,立即引来各方关注,四川省地震局也大感兴趣。这是否是关于地震和气象的最早的民间石刻记录尚无结论,但做这个石刻的无名氏,值得我们特别尊重。我们推测,他可能是当地一个较有文化的人,虽然刻字并不专业,但却特别“有心”。其一:他把关键词“天摇地动”“忽起双虹”刻得更大;其二:他原本是刻在这块巨石的上方的(现有半行小字),但可能太高不便操作,就改在现在的位置继续刻写。其三:他在这块刻字的上方,还特意凿刻了一条小沟,以免流水浸蚀而起到保护作用。

由此也可看出,石窝这个地方虽然偏远,但的确堪称这样四个字:人杰地灵。

不管是关于“红军革命”的红色标语,还是体现农耕文化的茶事记录,抑或是关于自然灾害(地震和气象)的简言片语,石窝的石刻文化蔚为大观,丰富多彩。站在金山水库的岸边,看着满山丛开的野花,和那一湾宝石般碧绿的春水,我不由想到,不知还有多少宝贵的石刻文化遗迹,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挖掘,让它们在今天这个盛世语境中,重新发声,重新说话。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