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达川区 >> 时政 >> 

聚似一团火 散像满天星

——达川区探索抓好农民工党建工作纪实

更新:2019-01-24 11:21:10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作者:杨辉 陈卉彤 特约记者 陈小平    编辑:尹可


122万人口,农业人口占到80%,其中约32万农民常年在外务工。

如何让这些农民工聚起来似一团火,撒出去就像满天星?近年来,达川区结合农业大区、劳务大区实际,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多、农村“空心化”严重的实际,以农民工党建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农民工的水平,加大优秀农民工回引力度,不仅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再上台阶,而且还为农村聚集了人气、增添了活力,为全区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实现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去年底,142个贫困村经市级验收达到退出标准,8.8万名贫困户脱贫摘帽,全区贫困发生率从近10%的高位下降至0.6%。

派出工作组 引回“漂一代”

去年11月11日,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某酒店的会议室里热闹非凡。

一场达川区在粤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正在举行。74名在周边企业务工的达川籍农民工专门赶来参加会议。

达川区派出的工作组成员不仅向广大农民工宣传了脱贫攻坚政策,还详细介绍了家乡的发展变化。

通过观看家乡的形象宣传片,结合工作组的介绍,座谈会一结束就有1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主动找到工作组对接,表达了回乡创业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达川区每年都要派出工作组来到农民工相对聚集的省市,看望慰问农民工,在进行政策宣传和帮困解难的同时,重点介绍家乡的发展成就,动员和吸引广大农民工回乡参与家乡建设。

万家镇五洞村村民梁远芳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外出务工,是典型的“漂一代”。

看到家乡的政策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梁远芳在乡镇干部的动员下,与哥哥、姐姐和妹妹一起回到家乡,流转土地建成了集水果种植、生猪养殖、生态养鱼、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种养、观光、休闲循环生态家庭农场。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打拼,梁远芳不仅收入比在外务工时高出了许多,而且还因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农民增收,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外出打工的那一代农民工,很多都已经事业有成。这些‘漂一代’虽然在城里扎下了根,但却仍然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都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把力。”达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候说。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最近几年,达川区持续加大了在外务工人才,特别是“漂一代”的回引力度。他们派出的工作组像“猎头”公司一样到全国各地与达川籍优秀农民工或成功人士对接,成功回引3000多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并推动了万家镇银杏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建立党支部 壮大“老乡群”

由于年轻党员大都在外务工,在家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村级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一度是制约着达川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大瓶颈。

而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党员外出务工之后,由于流动性大,管理上也成为一个难题。个别甚至出现了“失管失控失联”现象。

面对这一新情况,达川区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依托在外商会建立党支部,负责农民工党员管理和服务的办法,使问题迎刃而解。

“区里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省市都成立有商会组织,这些商会组织人员相对固定,具备办公场所和相应条件,且与在外农民工联系密切,能够肩负起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的职能。”达川区委党建办负责人周全介绍,目前达川区在达州市农民工服务管理综合党委之下,依托商会组织成立了12个党支部,这些支部通过开展一次送学上门、组织一次集体返乡、提供一次就业服务,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在此基础上,达川区还借助商会党支部的独特优势,不断壮大达川区在外务工人员“老乡群”。通过微信、QQ等群为在外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权益维护和困难问题解决等服务,不仅为准确掌握全区农民工基本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农民工党员和优秀农民工台账打下基础,而且还创新了为农民工服务的形式,受到广大农民工欢迎。

南岳镇印子村党员唐开雄刚到广州务工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吃了不少的苦头。后来,当地商会党支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帮他渡过了难关。短短几年下来,唐开雄就由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家画廊的老板。谈到自己取得的成功,唐开雄感激地说:“没有组织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如今,外出务工首先到当地商会党支部“报到”已经成为达川区广大农民工党员的一个好习惯。

    出台好政策 留住“带富人”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乡村振兴核心在人。

    发展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面对农村年轻人流失严重,发展人才缺乏的问题,达川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头雁引领”计划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从选拔培养、待遇保障、未来规划等方面着手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村党组织书记每月2141元,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分别为每月1927元、1713元,并按照全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每3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农民工能够回得来、留得下、扎住根,达川区还在产业发展中为回引人才留足了空间和平台,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和鼓励有创业意愿、懂技术、有一定实力的农民工返乡参与到青花椒、安仁柚、达川大米等产业发展,让他们在共享家乡发展成果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达川区出台专门政策,每年留出部分名额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开展定向招录公务员、考核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些政策不仅解决了村“两委”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盼头、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也成功吸引了广大农民工党员和优秀农民工进入村级力量。

    区里因势利导,将符合条件的优秀返乡农民工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扎实开展农民工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引导农民工到村(社区)适岗锤炼,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扶贫济困、矛盾纠纷调解等为民服务日常工作。同时,在村(社区)“两委”干部空缺的时候,重点从优秀农民工后备力量中进行选拔。

    在外务工多年的金檀镇罗坪村民刘中柏回乡创业后,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结合本村实际和村民们一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成50亩小龙虾水产养殖基地,自己赚了钱不说,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10多个贫困户增收近40万元。

    更令刘中柏没有想到的是,镇里经过考察,还将其纳入了村级后备力量,作为未来的村干部人选进行了重点培养。

    “农村一村一社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能人经济’、‘草根经济’,一个能人往往就能带动一片,用好他们工作就能事半功倍!”金檀镇党委书记邓正菊说。

    据了解,近年来达川区先后有821名农民工被吸纳为村级后备力量,195名优秀返乡农民工担任村“两委”干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杨辉 陈卉彤 特约记者 陈小平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