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时政 >> 

责任与担当,在脱贫攻坚一线彰显

更新:2018-12-25 15:34:28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日,渠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感动了整个中国。在央视网公布的21位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中,渠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张渠伟榜上有名。

张渠伟多年从事扶贫工作,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带病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同张渠伟一样,我市数万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勇挑重担、克难攻坚,夺取了脱贫摘帽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当先锋

达州是革命老区、人口大市,每年输出兵员多、安置退役军人多,红色基因融入了每位巴渠儿女的血脉之中。党中央吹响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之后,市委鲜明提出,要把优秀退役军人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

2015年以来,我市针对贫困村组织涣散、基础薄弱、产业滞后、技能缺失、矛盾复杂等5类实际问题,从市县机关选派171名具有党建、农业、经济、政法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退役军人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以优秀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脱贫攻坚一线续写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动人风采。

走进渠县万寿乡灵感村的碧瑶庄园,犹如进入“世外桃源”,典雅的徽派建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现在临近年节,这两天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回乡后惊叹村里的喜人变化,其他村民都要宣传宣传灵感村的“憨书记”,“没得他带着大家埋头干,哪里有这么漂亮的灵感村。”

村民念叨的“憨书记”叫廖洋,因为留着短短的寸发,皮肤黝黑、为人憨厚,被大家亲切地取了这么一个外号。3年前廖洋刚到灵感村担任第一书记,村民们还多靠外出务工赚点现钱。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廖洋看上了灵感村的旅游资源,通过“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村里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如今,碧瑶庄园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解决了村里200多人的务工问题,全村32户贫困户人均增收8000元。

离灵感村不远的巨光乡金土村同样偏远落后,退役军人第一书记黄小军上任后,先是向上级争取到帮扶资金420万元,解决了村民饮水难、行路难问题。接着,又扩建党群服务中心,为村里引进投资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蜂糖李、大雅柑等产业。刚开始的时候,村里部分群众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给业主,他就软磨硬泡,依托坝坝会、农民夜校,挨家挨户走访,反反复复做工作。

在黄小军的带领下,如今的金土村产业兴旺,村里的1000亩蜂糖李和大雅柑已开始挂果,林下养鸡、生猪养殖、庭院经济、网络销售.…….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6元,不但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舍小家为大家,外来书记变亲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市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主战场,作为全市干部培养选拔的主渠道。针对全市828个贫困村和1849个辖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我市共选派了8652名干部驻村帮扶,实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农技员、法律顾问、农信员全覆盖和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法律服务巡回顾问团全覆盖,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川区安云乡党委副书记蒲政兰,下乡扶贫前是通川区工商质监局的一名优秀年轻干部。2015年4月,蒲政兰抱着襁褓中刚出生5个月的孩子,主动申请到安云乡木龙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不足一个月,便跑遍了全村779名村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建立民情记录卡161份,完善结亲档案236份,形成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在木龙村工作的3年多,蒲政兰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先后争取建设资金800余万元,改扩建集文化室、卫生室、会议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维修水渠1.7公里,新修村道3.2公里、人饮水池2口、灌溉水池4口、整治山坪塘3口,新修入户路4.8公里、硬化社道3.7公里。成立木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木龙脆李200余亩、地膜种植土豆300余亩、香椿种植100亩、庭院养殖10000只,木龙村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同样是2015年4月,大竹县29岁的王帅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黄滩乡平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平桥一日不脱贫,我就一直不回城”,2017年第一书记任职期满,他毅然申请继续担任第一书记,为实现平桥村整村脱贫退出、建设幸福美丽富裕新村继续拼搏。

三年多来,王帅和驻村工作队一道, 采取“支部+企业+专合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发展油牡丹、青花椒、生态养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五大产业,成功引进龙头企业2家,培育“智成农业”等农民专合社3家,建成万亩牡丹基地一期项目1200亩,建设油牡丹加工厂1个,将平桥村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探索出集体经济“股权量化”利益链接机制,建设村集体经济青花椒产业基地300亩3万余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2018年,不少村民在油牡丹、青花椒基地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形成了“产业发展好,群众致富快”的双赢局面。

月是故乡明,反哺家乡促脱贫

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五条意见》,各地大力实施千名书记专业提能、千名干部学历提升、千名学子定制培养“三千计划”和“一村两名”后备力量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了一大批退休干部、大学生、在外创业能人回到家乡竞选担任村党组织带头人,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主力军。

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地处大巴山深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3年,先后任过达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刚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吴传全,便收到一封来自家乡花石岩村的特别邀请函:请他回去当村党支部书记!

2013年7月,吴传全全票当选为龙会乡花石岩村党支部书记。有着宽广视野的吴传全,数次邀请省社科院的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商议,确定了秦巴生态农业观光村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一村一园”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太吉种植专业合作社、荣丰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业主单位,流转土地1000多亩,集中连片种植青脆李700多亩、无花果300多亩,发展起年产5万多斤的生态养鱼业,带动39户贫困户建起了果园,现已建成市级“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家乡的巨大变化,感染、影响着在外打拼的花石岩人。2014年春节,已在福建一家大型花卉基地务工13年,月薪1万多元的王斌主动找到吴传全想要回乡发展。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王斌如今已举家回迁,流转亮山湾荒地50亩,种植各种茶花5万多株。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这穷地方还成了旅游景区,坐到屋里都能挣到钱,念过大学的胡书记就是有眼光。”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内,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村民余恒琼发展旅游住宿,比之前在外务工的收入更赚钱。

余恒琼口中的胡书记,一开始还被黄连村村民戏称为“小丫头片子”。2010年,黄连村村支部换届,刚大学毕业不久的胡晓玲回村竞选起了村支部书记,“这小姑娘怕是回来整起耍的哟!”不少村民看她年龄不大,心里直嘀咕。

“我没有土地没做副业,专干这事,做得不好大家随时可以把我轰下去。”上任之后,胡晓玲带领村民发展基础设施,打造旅游产业,修通了28公里长的通村公路,集中连片发展了1万余亩的黄连、云朵玫瑰、云木香等中药村。

这两年,目光敏锐的胡晓玲看准了县里打造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机遇,主动谋划村里的旅游配套产业,10多户村民在她的建议下发展起了乡村民宿。黄连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7000余元,老百姓住在景区里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 罗丹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