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万源 >> 时政 >> 

四川万源“卖鸡哥”为啥点击量破了10万+

更新:2018-10-29 17:06:46       来源: 达州日报网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达州日报网消息  “这是我见过最帅气,活的最真实,最精彩,最有意义的男人!”

“妻子为了他坚决辞去年薪30万的工作!这样的付出和牺牲精神,支持他的工作!太伟大了!”

“我说呢,这黑鸡怎么这么好吃,原来背后有这么感人的故事。”

近日,一则《他可能是工行最会卖鸡的人!却因为儿子的一句话泪流满面……》帖子在网上火了,短短几天时间,阅读量超过10万+,网友留言几千条,全是满满的正能量。

帖子反映的主人公叫李兴柯,是中国工商银行派驻四川万源山区扶贫的第一书记。

他,从坐在办公室的工行架构师,成为蹲在贫困村的“卖鸡哥”;妻子,主动辞掉年薪30万的京城白领,担起“贫困书记”家的全职太太;他们,短短两周时间,吃掉了村里的4500只黑鸡,让集体经济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的10倍。

网友感动的,不是李兴柯的英勇帅气,而是他那平凡而传奇的扶贫故事。

“傻”夫妻?一个主动去扶贫,一个辞职跟了来

“如果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派往海外分行工作,一个是派去四川扶贫,我一定会选择回四川老家去。“2017年6月一天,李兴柯无意间看到了一则《关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那一刻起,他的心沸腾了。

从看到消息后的徘徊窃喜,到与家人沟通,再到递交扶贫申请,仅仅两个小时时间,李兴柯便作出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决定。

“兴柯,你可想好,别犯傻哦。你在北京有工作、有户口、有房子,妻儿也都在身边,这一去,恐怕以后要失去好多机会。”面对身边人的好言相劝,李兴柯早已心意已决。他说,工行人本身就喜欢拼搏奋进,架构师又是一个不断挑战、大胆创新的职业,这次能回老家扶贫,心里更是巴望不得。

“孩子的成长咋能离开爸,你这一走又得两年,我们和你一起去。”2018年春节,扶贫5个多月后,李兴柯第一次有了时间回家。看到满身疲惫的李兴柯,妻子一边帮忙掸去泥土,一边道出了心中想法。

妻子没了的工作,生活、房贷怎么办?去到一个陌生环境,小孩怎么适应?妻子的想法让李兴柯极度焦虑,又无比自责。“聚少离多让妻子吃了不少苦,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李兴柯知道,这一切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因为十年前,为了家庭团聚,妻子曾坚决辞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份银行工作。

春节后,趁李兴柯回到万源,妻子悄悄辞去了哈尔滨银行年薪三十万元的工作,还把北京的房子租了出去。2018年3月,妻子带着刚满四岁的儿子,来到了李兴柯扶贫的李家沟。

“爸爸,我们要在这儿呆多久,说好了的,过几天要回去找小伙伴玩呢。”李兴柯说,每次听到儿子这样发问,内心像刀割一样难受,这也是最愧对家人的地方。

“贫”咋扶?发放鸡苗拓展“造血”致富路

作为工行派驻李家沟村的第二任扶贫书记,村里贫困现状、帮扶举措、基础设施都不是李兴柯关注的焦点。按照计划,李家沟村将在2017年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均已合格达标。

扶啥呢?在前任扶贫书记的帮助下,通过密集走访,李兴柯发现了一些“贫困怪象”:尿毒症青年小张,自暴自弃失去了生活信心;一个家庭3户贫困户的冯大叔,两个儿子都是硅肺病,老两口又失去劳动能力;妻子重病过世的唐大哥,独自一人担起了三个女儿的“爸和妈”……

“他们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难,稳定脱贫更难。”眼前一幕幕个案,正是李兴柯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打造适合村情村貌的特色产业,强化村产业经济的造血功能,一户不落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

此时,李兴柯想到了工行旧院黑鸡养殖扶贫项目。旧院黑鸡原产于万源旧院镇,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别适宜在万源山区养殖,且劳动强度小,收益见效快。李兴柯说,加之工行从2016年开始在万源发展旧院黑鸡养殖扶贫项目,已探索出了成功的扶贫模式。

“年出栏总量1万只,每户养殖大户1千只,每户贫困户1百只。”李兴柯迅速在李家沟村推行旧院黑鸡养殖“千百十”工程。工行统一采购45日龄的大鸡苗,每只补贴12元,贫困户只需花3元就可以领到一只黑鸡。为降低饲养风险,工行还为黑鸡购买了保险,统一进行圈舍搭建和养殖技术指导。

身患残疾的张大叔,饲养旧院黑鸡年收入6万元,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尿毒症青年小张,年出栏黑鸡3000只,还创办了家庭农场……时下,满山飞跑的旧院黑鸡,成为李家沟村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凤凰”。

“鸡”咋销? 4500名工行人“吃”来收入15万

鸡生蛋,蛋孵鸡。随着黑鸡养殖规模在李家沟村不断扩大,黑鸡销路怎么办?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最大受益?这一切,李兴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娘家”不是有好几千号人消费吗?何不让旧院黑鸡飞到北京去?正在犯难之时,李兴柯想到了“消费扶贫”这一妙招。他随即将这一想法报告给了工行软件开发中心,请全体中心员工“每人吃一只鸡”。

李兴柯经过严格预算和论证,发现“中间商”获得了大部分利润,落到贫困户手里的收益并不多。

为何有钱不让村民赚?

收购、宰杀、包装、保鲜、快递运输……说干就干。李兴柯利用李家沟村现有的集体经济企业为平台,组织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寒假回乡大学生成立了“贩鸡突击队”。

跑了7、8个小时,好不容易凑足了100个鸡框;山路结冰湿滑,收鸡的小货车被困在悬崖边,只好用箩筐转运,一干就是凌晨4点;送货地点距离远、布点散、时间紧,得一车一车押运跟班……提起“贩鸡”辛酸路,李兴柯至今刻苦铭心,哭笑不得。他清楚记得,由于第一天没经验,鸡框到得晚,鸡早就放出去了,大伙儿就漫山遍野的去抓鸡。

从1月23日启动,到2月2日发完最后一批鸡,短短两周时间,李兴柯完成了从一个软件架构师到“鸡贩子”的华丽转身。他说,完了一算账,这次“贩鸡”活动为贫困户实现了近35万的黑鸡款收入。除去中间宰杀、包装、运输等成本,还净赚了15万多元,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下子超过人均6元脱贫标准的10倍。

目前,“消费扶贫”模式得到工行全面认可和推广。

尝到甜头的李兴柯正琢磨着创办村集体控股的养鸡场,建立统一的销售门店、产品商标和包装,建立微信公众号和贫困户电子档案,同时设立“工行帮扶基金”,致力于贫困群众精神文明扶贫,铺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长远路。使贫困户每年能直接享受到每只黑鸡10元的产业分红收益。

(本网通讯员  陈本强)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