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雕者匠心!“川东第一刀”王人丁的雕刻人生

更新:2018-10-19 10:48:38       来源: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远处的山峦、庙宇、古亭、游人,近处的小桥、流水、松柏、船家,随着花甲老人王人丁布满伤痕的糙手不停移动,一幅又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他的雕刀下呈现。

圈内人称王人丁为“川东第一刀”,自成一派的雕刻技法全靠摸索而来,他喜欢在楠竹做的笔筒、帽筒、臂搁上雕刻大千世界……

学绘画、学摄影、搞收藏……王人丁庆幸自己终于在花甲之年,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件事做到极致。

A 煤油灯下

用镰刀自学雕刻

王人丁生于1952年,大爷爷王君异师承国画大师王梦白、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画家、教育家;爷爷王君奇毕业于北平国立大学,在四川师范学院任教授。受家族的影响,王人丁3岁启蒙学画,5岁时的画作便在《通川报》(现达州日报)上刊载,7岁后靠着临摹王君异的书画底稿,自学国画。

1969年,17岁的王人丁下乡到达县石板镇石河村当知青。一天晚上,王人丁在老乡家的灶台边烤火,无意中看到几块竹片,就萌生了在上面刻画的念头,从那以后就开始自学雕刻。“当时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先用铅笔描图,再把镰刀尖磨利,用布把镰刀包起来进行雕刻。”由于无人指导,镰刀又颇不顺手,王人丁经常把手割破,“白天要挣工分,只有晚上学雕刻,那时候用煤油灯,脑袋稍微低下去一点就会把头发烧焦,因为一只耳朵听力不好,听不见‘噼里啪啦’的声音,只有闻到味道的时候才猛觉前额的头发被烧去了一大截。”

由于有绘画基础,一年后,王人丁的雕刻技术突飞猛进,雕刻的东西像模像样了。

B 老有所为

花甲老人重拾雕刀

“你知道我与雕刻告别了多久吗?整整40年呐!”当知青的王人丁为了多挣工分,除了农活外,还要到煤厂打工,艰辛的劳动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消磨了他对艺术追求的热情。

1971年,王人丁回城上班,结束了7年的知青生活。那时候上班工资低,绘画、雕刻都只能是爱好,为了补贴家用,王人丁利用自学的照相技术到河边给人照相。“2角钱一张照片,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50元。”随着从事摄影的人逐渐增多,生意渐渐冷清,上世纪80、90年代,王人丁又先后到成都、武汉、南京等地搞古玩收藏,并最终在达州古玩市场开了一个展柜。

“古玩这门生意,有的时候比较冷清,坐在那里没有什么事干,于是我又开始了雕刻”。就这样,2012年,刚满60岁的王人丁将丢了40年的手艺又“捡”了回来。

C 精雕细琢

有顾客一次买十个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王人丁将他雕刻的笔筒、帽筒、臂搁一一向记者展示,每一幅画面对应一句古诗。在他的刻刀下,景物的层次、松树的脉络、树叶颜色深浅和光线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要与古诗的意境相结合,是极费功夫的,有时候构图都要花一天时间。”王人丁擅长雕刻金蟾、山水图,刀工精细,画面灵动而有美感,在圈内有“川东第一刀”的雅号。

“我雕刻选用的都是极少见的老楠竹,这种老竹干后颜色呈暗红色,极其漂亮。”由于原材料不易寻找,王人丁倍加珍惜,一般不轻易雕刻作品。

“雕刻一个小笔筒需要花一周的时间,臂搁需要8—10天,而雕刻一个满工帽筒则要花一个月的时间。”王人丁将自己的雕刻作品和古玩摆在一起进行销售,售价在几百到几千不等,其中一个名为《访友》的满工帽筒,售价在5000元以上。

虽然有人觉得王人丁的作品价格有点高,但王人丁接待过重庆、成都、天津等地慕名而来的顾客,曾经有顾客一次性就买了十个臂搁。

D 雕者匠心

我要刻到体力不济

不分假期和四季,王人丁除了吃饭就一直坐在工作台旁雕刻,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些简易的工具、一个台灯、几个正在雕刻的半成品,就是他工作台的全部,他的手上满是老茧和刻刀留下的伤痕。

王人丁雕刻的秘诀是“心静、细心、慢”。“为了将竹子的纹理展示出来,需要一刀一刀将竹子表皮刮掉,每一刀力度要相当,才能确保整个表面的平整,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雕刻者心无旁骛、沉下心来;竹制品不易保存,梅雨季节易发霉,打蜡也是一道关键工序,需仔细,确保每一个凹凸画面都被蜡覆盖,这就考验雕刻者的细心;打完蜡后,再用干刷子轻轻刷遍竹身进行‘打磨’,反复重复数十次,直到作品的光泽度充分显现出来,这考验雕刻者的耐心。”王人丁说:“现在的年轻人静不下来,所以雕刻工艺很难找到传承人。”

“你准备雕刻到什么时候?”面对记者,王人丁说:“丢不脱了,成了瘾了,要一直雕刻下去,直到眼力体力跟不上为止。”

□本报记者 罗天琪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